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数字环境下的版权补偿金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数字环境下的版权补偿金制度
张今;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版权补偿金制度是通过向复制设备生产者收取费用用于补偿版权人的一种制度。目的在于协调版权专有和公众获取作品之间的利益平衡,促进作品创作和传播利用。从法理看,版权补偿金能够矫正私人复制作为合理使用的偏差,解决个人使用与版权的冲突。从经济学角度看,补偿金制度是以公共政策的介入,解决私人复制造成的市场失灵。

关键词(KeyWords): 版权;;补偿金;;数字技术;;集体管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今;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①See Prof.P.Bernt Hugenholtz,Dr.Lucie Guibault,Mr.Sjoerd Van Geffon,“The Future of Levies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From:ht-tp://www.ivir.nl/publications/other/ORM&Levies-report.②See Prof.P.Bernt Hugenholtz,Dr.Lucie Guibault,Mr.Sjoerd Van Geffon,“The Future of Levies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From:ht-tp://www.ivir.nl/publications/other/ORM&Levies-report.③《日本著作权法》第104条之2;第104条之4;第104条之6;第104条之5。引自日本著作权信息中心发行《日本著作权法》,1999年3月。①《法国知识产权法典》L.311-8条,个人复制报酬的返还;《日本著作权法》第104条之4,“个人录音录像补偿金的例外”。②荷兰实务上对于专业使用的复制设备与媒介予以排除,转引自章忠信:“著作权补偿金制度之初探”,资料来源:http://www.copyrightnote.org。①科斯定理具体规范的表述是:“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说无论产权如何界定,市场机制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卢现详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6页。白群燕、段平利:《写给法律人的微观经济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②国际版权学界一般认为,主张作者权利是人格权的观点自康德始。参见[德]M.雷丙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西]德利娅.利普希克著,联合国译:《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书组织2000年版,第41页。③See P.Bernt Hugenholtz,“The Future of Levies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From:http://www.ssrn.com.①See AndrewF.Christie,“Private Copying Licence and Levy Schemes:Resolving the Paradox of Civilian and Common LawApproaches”.From:http://www.ssrn.com.①See Prof.P.Bernt Hugenholtz,Dr.Lucie Guibault,Mr.Sjoerd Van Geffon,“The Future of Levies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From:ht-tp://www.ivir.nl/publications/other/ORM&Levies-report.罗莉:“德国的版权补偿费及其改革”,载张玉敏主编《中国欧盟知识产权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德]西尔克.凡.莱温斯基:“专有权的非自愿集体管理——与国际版权法和欧盟版权法兼容性的案例研究”,刘跃伟译,载《版权公报》2004年第1期。[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3][美]Paul Goldstein:《捍卫著作权——从印刷时代到数位时代的著作权法》,叶茂林译,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4]韦之:《著作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相关话题/日本 管理 知识产权 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