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论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论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
王利明;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我国《物权法》中明确规定了"公共利益"的概念,但并未对公共利益这一法律术语加以定义。为了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保障物权法所规定的公共利益能够得到正确的实施,更为了落实公益性和建设性建设用地征地制度的改革,有必要在法律上将公共利益类型化。从法学方法的角度来看,类型化存在着不周延、不完全的固有缺陷,除了正面列举之外,法律还可以通过采反面排除的方式,对不属于公共利益的情形予以直接排除,从而降低公共利益概念的不确定性。应当着重将公共利益的判断纳入程序控制的范畴,由司法机关解决公共利益的争议。

关键词(KeyWords): 征收;;公共利益;;类型化;;排除方式;;程序控制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重点课题“物权的正当性研究”(项目号06SFB1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王利明;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mmanuel Dockes,Valeurs de la démocratie,Huit notions fondamentales,Dalloz,2005,p.164.[2]Leif Wenar:The Concept of Property and the Taking Clause,97Colum.L.Rev.(1923).[3]Leif Wenar:The Concept of Property and the Taking Clause,97Colum.L.Rev.(1923).[4]Frank I.Michel man,Property,Utility,and Fairness:Comments on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of“Just Compensation”Law,80Harv.L.Rev.1165(1967),Joseph L.Sax,Takings and the Police Power,74Yale L.J.36(1964).[1]参见余洪法:“物权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的确定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第93页。[2]Leif Wenar:The Concept of Property and the Taking Clause,97Colum.L.Rev.(1923).[3]参见郭富青:“社会公共经济利益的法权形式及实现途径”,载北大法律信息网。[4]Emmanuel Dockes,Valeurs de la démocratie,Huit notions fondamentales,Dalloz,2005,p.164.[5]Erwin Klueger,Die Lehre vom“Oeffentlichen Interessen”in der Verwaltungsrechtswissenschaft,1932,S.5.[1]Larenz?:Typologisches Rechsdenkens,in?:ARSP34(1940/1941),S.20-21.[2]Strache,Karl-Heinz?:Das Denkenin Standards.Zugleich ein Beitrag zur Typologik,Berlin1968,S.26.[3]参见郭富青:“社会公共经济利益的法权形式及实现途径”,载北大法律信息网。[1]C.E.,4mars1964,R.,158?;AJDA,1964,p.624,note P.Laporte..[2]参见余洪法:“物权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的确定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第93页。[3]Richard A.Epstein,Takings: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Power of Eminent Domain85(1985).[4]Leif Wenar:The Concept of Property and the Taking Clause,97Colum.L.Rev.(1923).[5]KELO V.NEWLONDON(04-108)268Conn.1,843A.2d500.[1]Philippe Godfrin,Droit administrative des biens,Domaines,Travaux,Expropriations,5eéd.,Armand Colin,1997,p.329.[1]R.598,AJDA,1974,34,concl.,Bernard,note J.K.,AJDA,1973,586,chron.Cabanes et Léger.[2]Margaret Jane Radin,The Liberal Conception of Property:Cross Currentsinthe Jurisprudence of Takings,88Colum.L.Rev.1667,1680(1988).[3]比例性原则中的必要性原则,也称“最小侵害原则”,指公权力行为如果会侵犯人民的基本权,且有几种可能的途径可寻时,公权力机关应选择对于人民损害最小的方法而为之。参见姜听:“比例原则释义学结构构建及反思”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2]王轶:“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3][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4]张千帆:“‘公共利益’的构成”,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5期。[5]闫桂芳、杨晚香:《财产征收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6]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7]王轶等:“论《物权法》中的‘公共利益’”,载《判解研究》2007年第2期。[8]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台湾大学法学丛书,1982年增订再版。[9]韩大元:“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规范分析”,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10]邱聪智:“法律哲理与制度:基础法学”,载《马汉宝教授八十华诞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社2006年版。[11][德]拉仑兹:《法学方法》,陈爱娥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2]朱岩:“论民法典中的一般条款”,载《月旦民商法》2005年第2期。[13]王景斌、张剑平:“论公共利益在我国的立法表达”,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14]廖家龙:“关于‘公共利益’的范围”,载《人大研究》2006年第7期。[15]马德普:“公共利益、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载《教学与研究》(京)2004年8期。[16]钱天国:“‘公共使用’与‘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读”,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17]张旭东、谢云飞:“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其程序保障之设置”,载《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18]刘连泰:“公共利益的解释困境及其突围”,载《文史哲》2006年第2期。[19]胡建淼、邢益精:“关于‘公共利益’之探究”,载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主编:《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0]闫淑青:“建议规范‘财政收入’统计口径”,载《经济研究参考》,2005(31)。[21]刘红梅、张志斌、王克强:“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研究综述”,载《开发研究》2008年第1期。[22]许中缘:“论公共利益的程序控制——以法国不动产征收作为比较对象”,载《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3期。[23]褚江丽:“我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探析”,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24]胡小红:“公共利益及其相关概念再探讨”,载《学术界》2008年第1期。[25]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6][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陈爱娥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27]杨仁寿:《法学方法论》,台湾1995年版。[28]王利明:“《物权法》的实施与征收征用制度的完善”,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4期。[29]刘德祥、侯进荣:“以利益平衡解决纠纷之和谐语义实践”,载《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30]姜听:“比例原则释义学结构构建及反思”,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31]余洪法:“对公共利益内涵及其属性特征的考察”,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32]莫于川:“判断‘公共利益’的六条标准”,载《法制日报》2004年5月27日。

相关话题/法学 法律 山东 比例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