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传播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 /2013-08-01

        专业代码:050302

 

         一、学科、专业简介

        传播学专业从2012年开始招生,借助中国政法大学雄厚的法学资源,依托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法治传播研究中心,对新闻传播学学科范围内的文化信息、商业信息、法治信息的传播特点与规律以及保障信息传播的科学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包括文化传播、商业传播、法治传播和传播技术四个研究方向。传播学专业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以新闻传播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开展一系列跨学科的调查实践和实验,各个方向构建并完善相关传播学研究体系。同时,传播学专业注重与业界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联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等方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实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现代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国情,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传播领域高素质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遵守法律,恪守职业道德。

        2.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基础,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传播实务,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解决传播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培养知识基础宽、综合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宣传策划、企业公关、文化出版、专业传播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相关工作。

        4.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三、研究方向

        (一)文化传播方向 

        文化传播方向主要研究文化及娱乐信息的传播,其核心问题是围绕产品的版权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研究,目前主要包括版权、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三个方面。该方向高度重视理论的应用,与众多知名文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现代文化传播或文化产业人才,即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版权代理、策划、经纪、营销、管理、公关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商业传播方向

        商业传播方向面向现代企业的内外传播需要,以广告、公关和品牌等商业传播活动为重点,研究商业讯息采集、加工、整合、传播的规则与方法。该方向以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为依托,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与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硕士生毕业后能够系统地掌握以整合营销传播为代表的各类商业传播的规则与方法,适应现代企业的商业传播工作以及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相关工作。

        (三)法治传播方向

        法治传播方向主要开展新形势下法律法规普及活动的传播规律、政法舆情检测与分析、政法系统宣传等研究工作。该方向借助中国政法大学雄厚的法学资源,依托法治传播研究中心,与多家政府机构和知名法律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法治传播方向的研究生,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硕士生毕业后能够系统地掌握法治传播所需的写作、人际沟通、媒体应用等多项能力,适应公检法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相关工作。

        (四)传播科技方向

        传播科技方向主要关注传播科技的发展动态,分析传播科技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预测传播科技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设计并创新基于新兴传播科技的媒介产品。该方向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通过专题研讨与实验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硕士生毕业后能够系统地掌握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需要的各类传播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技能,基本把握传播科技的发展趋势,能够胜任媒体、政府和其他组织技术部门的工作。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一)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三年,在校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

       (二)对于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成绩优秀、并撰写完毕业论文的学生,由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可提前一年毕业;

       (三)课程学分修满后未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的,由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可以提前离校,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可延长至四年。

        (四)在规定的最长期限内不能完成全部学业的,以结业论。

        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1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7学分;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历考取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指定课程,补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其他课程学分。

        (一)必修课程(合计21学分)

        1.学位公共课(计9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学时    第一学期      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学时    第二学期      1学分

基础外语                          72学时    第一/二学期   4学分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36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2.学位基础课(计3学分)

传播学前沿问题研究                54学时    第一学期      3学分

        3.学位专业课(计9学分

新闻学前沿问题研究                54学时    第一学期      3学分

传播实务研究                      54学时    第二学期      3学分

受众研究                          54学时    第三学期      3学分

        (二)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

        1.专业限选课

文化经济学(文化传播方向)        54学时    第一学期      2学分

公共关系学(商业传播方向)        36学时    第一学期      2学分

        2.任选课

文化产品与市场研究                36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传播技术研究                      36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版权法专题研究                    36学时    第三学期      2学分

传播法学                          54学时    第三学期      2学分

法制新闻业务研究                  54学时    第一学期      2学分

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实务研究        36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网络传播法专题研究                36学时    第三学期      2学分

新闻侵权法专题研究                36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现代营销管理                      54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企业战略管理                      54学时    第一学期      2学分

        (三)补修课程(不计入学分

平面媒体技术

网络媒体技术

宪法学

民法学

        (四)其他培养环节、计划及要求(不少于6学分)

        1.文献阅读与综述(计2学分,必选)

        硕士研究生在第1至第4学期,每学期精读经典学术著作不少于两本,具体书目由导师指定,在此期间至少提交两份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通过文献阅读和综述掌握本学科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脉络,训练研究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学术思维、语言逻辑和表达能力,为而后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一定理论基础。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 学分。

        2.科研论文(计2学分,必选)

        硕士研究生在第一至第三学期需提交两篇3000字以上的学期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

        3.课题研究(计2学分,任选)

        硕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导师或其他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事一定的学术研究,并提交相应的科研成果,作为考核依据。两年内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研究项目不少于2项,并提交参与课题研究证明和相应的科研成果终稿或出版证明,经导师评阅,合格者计2学分。

        4、社会实践(计2学分,应届生必选,非应届生任选)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后,应参加为期3—6个月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通过专业实习、挂职锻炼、产学研基地联合培养和社会调查等走入社会的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可由导师和学院组织参与,并提交实践单位鉴定意见和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评价,合格者计2学分。

 

传播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类 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应修学分

 

 

 

 

 

课程

 

学位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1

考试

9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考试

基础外语

4

72

1-2

考试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2

36

2

考试

学位

基础课

传播学前沿问题研究

3

54

1

考试

3学分

学位

专业课

新闻学前沿问题研究

3

54

1

考试

9学分

传播实务研究

3

54

2

考试

受众研究

3

54

3

考试

选修课程

专业

限选课

文化经济学(文化传播方向)

2

54

1

考查

不少于10学分

 

公共关系学(商业传播方向)

2

36

1

考查

任选课

传播技术研究

2

36

2

考查

文化产品与市场研究

2

36

3

考查

传播法学

2

54

3

考查

版权法专题研究

2

36

3

考查

法制新闻业务研究

2

54

1

考查

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实务研究

2

36

2

考查

网络传播法专题研究

2

36

3

考查

新闻侵权法专题研究

2

36

2

考查

现代营销管理

2

54

2

考查

企业战略管理

2

54

1

考查

补修课程

平面媒体技术

 

 

 

 

 

网络媒体技术

其他培养环节

文献阅读与综述

2

 

 

考查

不少于6学分

科研环节

2

 

 

考查

课题研究

2

 

 

考查

社会实践

2

 

 

 

合计

 

 

 

 

 

37

 

        六、培养方式

        (一)本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二)把课题研究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着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加强培养计划的动态管理,使研究生的培养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实施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广泛开展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和论文评选,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

        (三)加强与业界的紧密联系,校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

        七、质量标准

        (一)本专业研究生应身心健康,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本专业研究生应系统地掌握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根据各方向要求,具备法学、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综合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相关方向的科学研究。

        (三)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撰写论文的能力;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新媒体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国际化视野,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了解国内外所在方向的研究及实践的发展动态。

        八、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按《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办法》和《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补充规定》进行。课程考核合格方可取得学分。

        读书报告及其他教学环节,采用考查方式进行,由导师或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及考查结果,方能取得学分。

         (二)中期考核筛选与分流

        硕士生中期考核是在硕士生课程学习阶段基本结束时(一般于硕士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第四学期初)进行一次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的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实行筛选分流办法并应公开进行,具体办法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办法》规定执行。

        九、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

        (一)硕士生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选题,第五学期前五周内撰写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开题工作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办法》实施。开题答辩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

        (二)硕士生毕业/学位论文具体要求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细则》执行。

        (三)硕士生毕业/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十、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本学科实行预答辩制度,论文的原创性检查、匿名评阅、导师回避等方面按照学位办相关规定进行。

        十一、参考文献

        (一)中文书目

        (1)一般著作

1.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陆扬等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殷晓蓉著:《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刘徐州著:《法律传播学》,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2)译著类

1.[美]施拉姆等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2.[美]埃德温•埃默里著,苏金虎等译:《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3.[美]威尔伯•施拉姆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4.[美]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5.[美]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美]德弗勒等著,颜建军等译:《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美]李普曼著,林珊译:《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8.[美]迈克尔•帕伦蒂著,韩建中等译:《美国的新闻自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美]约翰•费斯克著,张锦华译:《传播符号学理论》,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版。

10.[美]尼葛洛庞蒂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11.[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法]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3.[法]罗兰•巴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加拿大]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5.[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著,胡正荣等译:《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6.[美]斯科特•卡特李普等著,明安香译:《公共关系教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7.[英]约翰•费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英]尼克·史蒂文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9.[美]格伦•布鲁姆等著,明安香译:《有效的公共关系》,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0.[德]马克思•韦伯著,韩水法等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著,展江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3.[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4.[美]洛厄里等著,刘海龙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美]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台、港、澳地区著作

1.黄新生(台)著:《媒介批判——理论与方法》,台湾地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

2.陈昭郎(台)著:《传播社会学》,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版。

3.郑福林(港)等著:《大众文化批判》,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2年版。

        (二)外文书目

  1. DeFleur, M., & Ball-Rokeach, S. (1989).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5th ed). New York: Longman.
  2. Robert C. Allen (ed) (1992).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2nd edi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3.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3rd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4. Boyd-Barrett, O., & Newbold, C. (Eds.) (1995). Approaches to media: A reader. London: Edward Arnold.
  5. Mosco, V.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Thousand Oaks: Sage.
  6. Donald, S., Keane, M., Yin, H. (Eds.) (1997). Media in China: Consumption, content and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7. Lee, P. (Ed.) (1997). Telecommun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8. Curran, J. & Gurevitch. M. (Eds.) (2000). Mass media and society. (3rd ed). London: Arnold.
  9. Ellwood, Iain (2000). The Essential Brand Book. Kogan Page.
  10. Smith. P. (2001).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11. Brierly Sean (2002). The Advertising Handbook (2nd edition). Routledge.
  12. Hesmondhalgh, D. (2002).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Thousand Oaks: Sage.
  13. Webster, F. (2002).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14. Cottle, S. (Eds.) (2003). Media Organization and Production. London: SAGE.
  15. Harrison, A. (2003). Music: The Business (4th edn). London: Virgin.Robert Katz, E. et al. (2003). Canonic texts in media research. New York: Polity.
  16. Krasilovsky, M. William, Shemel, Sidney (2003). This Business of Music: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the Music Industry (9th edition). New York: Billboard Books.
  17. Clyde Allen, Annette Hill (eds)(2004). The Television Studies Reader. Routledge.
  18. Theaker Alison (2004). The Public Relations Handbook (2nd edition). Routledge.
  19. Handy, Charles(2005). Understanding Organisations (4th edition). Penguin.
  20. Fombrun,C(2007). Essentials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Routledge.
  21. Blundel, R. (2008). Effective Organisation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Thi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22. Bosko, Mark(2008). The Complete Movie Marketing Handbook. Focal Press.
    Fung, A. (2008). Global capital, local cultur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s in China. N.Y.: Peter Lang.
  23. Harwit, E. (2008).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 Zhao, Y. (2008). Communic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power, and conflict.Lanham, MA: Rowman & Littlefield.
  25. Zheng, Y. (2008). 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 The Internet,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6. Castells, M. (2009). Communication 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7. Yang, G. (2009).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Citizen activism onlin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8. Zhu, Y., & Berry, C. (Eds.) (2009). TV China, Bloomington, IN: Indian University Press.
  29. MacQueen, H. L., Waelde, C., Laurie, G. (2012).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签字: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