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法学理论专业/新闻学专业(传媒法学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 /2013-08-01

专业代码:050301

        一、学科、专业简介

        传媒法学研究方向系新闻学和法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自2007年起在新闻学和法学(法学理论)两个专业招收新闻政策与法规方向硕士研究生,2013年更名为“传媒法学”方向,是国内最早设立的传媒法学专业硕士授予点之一。

        传媒法学科方向凭借本校雄厚的法学资源,依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汇聚了一批传媒法学、新闻伦理学和新闻传媒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教学和科研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本学科方向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各级党政司法机关、行业组织和新闻媒体建立紧密联系,注重实践教学与传媒法实务训练。本学科方向在新闻侵权法、文化版权法、广播电视法、网络新媒体立法、传媒与司法关系规制、新闻传媒政策、新闻伦理和新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上居于学界领先水平,参与了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和媒体自律机构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和论证工作,积累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新闻传媒和文化产业的法治化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传媒法学方向培养兼具法学和新闻传播学知识背景、既精通新闻业务又通晓文化传媒行业法律实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

        1.熟练掌握新闻学与法学专业知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法治意识,富于敬业和创新精神,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国内外新闻政策与传媒法理论,精通新闻传播法律实务,具有政策把握和解读能力,较好的文字功底和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研素养。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主要面向党政机关、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文化传媒业立法和行政管理、媒体法律顾问、专业传媒法律师、传媒法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

 

        三、研究方向

        传媒法学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大众传播法理论与实务、新闻伦理、新闻传媒政策。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一)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三年,在校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

        (二)对于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成绩优秀、并撰写完毕业论文的学生,由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可提前一年毕业;

        (三)课程学分修满后未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的,由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可以提前离校,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可延长至四年。

        (四)在规定的最长期限内不能完成全部学业的,以结业论。

 

         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1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7学分;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历考取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指定课程,补修课学分不得代替其他课程学分。

        (一)必修课程(计21学分)

        1.学位公共课(计9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学时    第一学期      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学时    第二学期      1学分

基础外语                          72学时    第一/二学期   4学分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36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2.学位基础课(计3学分)

法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法学理论专业)54学时    第一学期      3学分

新闻学前沿问题研究(新闻学专业)  54学时    第一学期      3学分

        3、学位专业课(计9学分)

传播法学                          54学时    第一学期      3学分

新闻伦理前沿问题研究              54学时    第二学期      3学分

传媒政策与制度                    54学时    第三学期      3学分

        (二)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

        1.专业限选课(计2学分)

传播学前沿问题研究                54学时    第一学期      2学分

        2.任选课(不少于8学分)

新闻侵权法专题研究                36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网络传播法专题研究                36学时    第三学期      2学分

版权法专题研究                    36学时    第三学期      2学分

文化传媒产业法律实务研究          36学时    第三学期      2学分

外国传媒法专题研究                36学时    第三学期      2学分

法制新闻业务研究                  54学时    第一学期      2学分

媒介管理研究                      54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实务研究        36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人权原理                          54学时    第三学期      2学分

宪政史                            36学时    第二学期      2学分

政治学原理                        36学时    第一学期      2学分

        (三)补修课程(不计入学分)

平面媒体技术(非新闻学专业)

网络媒体技术(非新闻学专业)

宪法学(非法学专业)

民法学(非法学专业)

        (四)其他培养环节、计划及要求(不少于6学分)

        1.文献阅读与综述(计2学分,必选

        硕士研究生在第1至第4学期,每学期精读经典学术著作不少于两本,具体书目由导师指定,在此期间至少提交两份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通过文献阅读和综述掌握本学科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脉络,训练研究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学术思维、语言逻辑和表达能力,为而后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一定理论基础。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 2学分。

        2.科研论文(计2学分,必选

        硕士研究生在第一至第四学期需提交两篇3000字以上的学期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

         3.课题研究(计2学分,任选

        硕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导师或其他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事一定的学术研究,并提交相应的科研成果,作为考核依据。两年内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研究项目不少于2项,并提交参与课题研究证明和相应的科研成果终稿或出版证明,经导师评阅,合格者计2学分。

        4、社会实践(计2学分,应届生必选,非应届生任选

        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后,应参加为期3—6个月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通过专业实习、挂职锻炼、产学研基地联合培养和社会调查等走入社会的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可由导师和学院组织参与,并提交实践单位鉴定意见和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评价,合格者计2学分。

 

新闻学/法学理论专业传播法学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类 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应修学分

必修课程

学位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1

考试

9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考试

基础外语

4

72

1-2

考试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2

36

2

考试

学位

基础课

新闻学前沿问题研究(新闻学专业)

3

54

1

考试

3学分

法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法学理论专业)

3

54

1

考试

学位

专业课

传播法学

3

54

1

考试

9学分

传媒政策与制度

3

54

3

考试

新闻伦理前沿问题研究

3

54

2

考试

 

 

 

 

 

 

专业

限选课

传播学前沿问题研究

2

54

1

考查

 

 

 

 

 

 

 

不少于10学分

 

 

 

 

 

 

 

 

任选课

新闻侵权法专题研究

2

36

2

考查

网络传播法专题研究

2

36

3

考查

版权法专题研究

2

36

3

考查

文化传媒产业法律实务研究

2

36

3

考查

外国传媒法专题研究

2

36

3

考查

法制新闻业务研究

2

54

1

考查

媒介管理研究

2

54

2

考查

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实务研究

2

36

2

考查

人权原理

2

54

3

考查

宪政史

2

36

2

考查

政治学原理

2

36

1

考查

补修

课程

法学

专业

①平面媒体技术

②网络媒体技术

 

 

 

 

 

非法学专业

①宪法学

②民法学

 

 

 

 

其他

环节

文献阅读与综述

2

 

 

考查

不少于6学分

科研论文

2

 

 

考查

课题研究

2

 

 

考查

社会实践

2

 

 

考查

合计

 

 

 

 

 

37

 

        六、培养方式

        本专业实行导师负责制,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校内外双导师指导,组织校外兼职导师和专职导师共同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加强与媒体和行政管理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探索一条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培养模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以课程学习为主,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为辅。实施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广泛开展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和论文评选,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法律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本专业以科研课题为纽带,把课题研究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使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其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七、质量标准

        (一)本专业研究生应身心健康,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法治意识。

        (二)本专业研究生应应具备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三)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撰写论文的能力;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从事文化传媒法律实务的基本素质;

        (五)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了解国内外传媒法研究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

 

         八、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按《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办法》和《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补充规定》进行。课程考核合格方可取得学分。

        1.学位基础课采取口试与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口试成绩占40%,论文写作成绩占60%。

        2.学位专业课可以采取口试(或课堂报告)、笔试(专业论文、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3.专业选修课的考查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

        (二)其他培养环节考核:

         采用考查方式进行,由导师或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及考核结果,方能取得学分。

         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初进行,考核方式采取口试、笔试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

 

         九、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

         1.本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内。

        2.选题确定后,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证调查、资料收集和论文写作。

        3.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提交导师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论文经导师确认同意后,硕士研究生将学位论文定稿打印。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学位论文必须符合规定和学术规范,字数在三万字左右为宜;学位论文严禁抄袭剽窃。

        5.应届硕士硕士生安排在第四学期期末选题,第五学期前五周内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开题工作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办法》实施,开题答辩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论文初稿需在第五学期期末提交至导师。

 

        十、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本学科可实行预答辩制度,论文的原创性检查、匿名评阅、导师回避等按照学位办相关规定进行。

        1.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法定条件;

        2.学位申请材料内容齐全且真实;

        3.学院为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组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符合法定条件和要求;

        4.答辩委员会在认真审阅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对申请人进行公正、严肃、认真、负责的提问和无记名表决,并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授予或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

        十一、参考文献

        (一)传媒法

1. [美]唐·R·彭伯著,张金玺、赵刚译:《大众传媒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英]萨莉·斯皮尔伯利著,周文译:《媒体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美]吉尔摩等著,梁宁等译:《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第六版)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美]T·巴顿·卡特等著,黄列译:《大众传播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 [英]韦恩·奥弗贝克著,周庆山等译,《媒介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

6.[美]约翰·D·泽莱兹尼著,张金玺赵刚译,《传播法:自由、限制于现代媒介》(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7.魏永征著:《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8.宋克明著:《美英新闻法制与管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9.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著:《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孙旭陪著,《新闻传播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1.魏永征、张红霞著,《大众传播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版。

12.尤英夫著,《新闻法论》台湾世纪法商杂志社2000年版。

13.梁伟贤、陈文敏主编,《传播法新论》,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

14.吕光、潘贤模著,《中国新闻法概论》台湾中正书局1963年版。

15.张西明著,《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16.田磊著,《传播法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雷润琴著,《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黄蝴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刘迪著,《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0.徐迅著,《中国新闻侵权纠纷的四次浪潮》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

21.张西明等编,《新闻侵权:从传统媒介到网络》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22. 王利明主编,《新闻侵权法律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3. 顾理平著,《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4. 陈堂发著,《授权与限权:新闻事业与法制》,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5. 梁宁、范春燕编,《媒介法教学参考资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郭娅莉等编,《媒体政策与法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马光仁著,《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8.吴飞著,《大众传播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9.魏永征著,《新闻法新论》,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0.齐爱民等主编,《网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1.王云斌著,《互联法网:中国网络法律问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32.周庆山主编,《信息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张维迎著,《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

34.杨立新著,《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35.周汉华主编,《外国信息公开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36.蒋志培主编,《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7.张新宝著,《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8. 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39.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0.宋小卫著,《媒介消费的法律保护——兼论媒体对受众的底限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41.刘杰著,《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沈固朝著,《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侯健著,《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

45.展江、吴薇主编,《开放与博弈:新媒体语境下的言论界限与司法规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6.徐迅主编,《新闻(媒体)侵权研究新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二)人权法与表达自由

1.徐显明主编,《人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夏勇著,《人权概念的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修订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黄楠森、沈宗灵主编,《西方人权学说[上][下]》,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罗纳德•德沃金著,信春鹰、吴玉章译,《认真对待权利》,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7.[美]L•亨金著, 信春鹰等译,《权利的时代》, 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8.[英]A.J.M. 米尔恩著, 夏勇、张志铭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

9.[美]阿伦•艾德斯等,《宪法个人权利--案件与解析》,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10.杨宇冠著,《人权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万鄂湘主编,《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评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林喆主编,《当代中国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莫纪宏著,《人权保障法与中国》,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4.程燎原、王人博著,《权利及其救济》,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王振民著,《中国违宪审查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7.甄树青著,《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8.王四新著,《表达自由——原理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陈欣新著,《表达自由的法律保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著,侯健译,《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美]小哈里·卡尔文等著,李忠等译,《美国的言论自由》三联书店2009年版。

22. [美]安东尼·刘易斯著,徐爽译《言论的边界:美国第一修正案简史》,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版。

23. 林子仪著,《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台湾地区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

24. [英]弥尔顿著,吴之椿译,《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5. [英]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6. [美]德沃金著,刘丽君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7.[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8.[美]莱尔·T·阿尔弗森,杰罗姆·巴伦,托马斯·迪恩斯著,刘瑞祥等译,《美国宪法概论》,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29.[美]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仁译,《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0.[英]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三)新闻传播与社会

1.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袁方等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3.[德]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吴季松著:《知识经济-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5.郎劲松著:《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6.萧燕雄著:《新闻传播制度研究》,岳麓书社2002年版。

7.金冠军、郑涵、孙绍谊主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8.[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

9.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10.[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像力》,三联书店2005年版。

13.[美]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等译:《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4.[法]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学术前沿》,三联书店2003年版。

15文森特·莫斯可著,胡正荣等译;《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6.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7.[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千年终结》《网络星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8.[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9.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美]罗伯特•G•皮卡德著,冯建三译:《媒介经济学》,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

21.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等译,《公共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美]新闻自由委员会,展江等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美]施拉姆等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25.[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26.[美]沃纳·赛佛林,坦卡德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1日版。

27.[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28.张国良等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1日版。

29.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0.[美]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等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31.(迈克尔·埃默里等著展江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1日版。

32.[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著,蔡文美等译:《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3. [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著,萧严译:《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 [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著,谢岳译:《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5. 曹晋、赵月枝著:《传播政治经济学英文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 [美] 路易斯·阿尔文·戴著:《媒介传播伦理:案例与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 [美]史密斯著,李青藜译:《新闻道德评价》,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38. [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39.[英]马修·基兰编,张培伦、郑佳瑜译:《媒体伦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美]沃尔特·李普曼、詹姆斯·赖斯顿等著,展江译:《新闻与正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美]鲁斯·兰尼斯·史密斯等著,王海、胡帆、宋长青译:《宣传、传播和舆论指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

42.[加拿大]罗伯特·洛根著,何道宽译:《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3.李德顺、孙伟平著:《道德价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刘斌等著,《法制新闻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刘斌等著,《法治新闻传播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46.姚广宜编,《法制新闻采访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四)文献汇编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北京新闻学会编《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人民日报出版社1981年版。

2.孙旭陪等编《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续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3.联合国人权事务中心编:《人权国际文件汇编》(第一卷), 1994年版;

4.联合国人权事务中心编:《国际人权文书:各人权条约机构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一般性建议汇编》, 联合国2004年版;

5.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续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第一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ruments: Compilation of General Comments and General Recommendations Adopted by Human Rights Treaty Bodies,Distr. GENERAL,HRI/GEN/1/Rev.6,12 May 2003

        (五) 专业期刊

1.《新闻与传播研究》

2.《新闻与传播》

3.《新闻大学》

4.《国际新闻界》

5.《现代传播》

6.《中国记者》

7.《新闻战线》

8.《新闻记者》

9.《中国新闻年鉴》

10.《中国报业年鉴》

11.《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12.《中国广告年鉴》

13.《中国出版年鉴》

14.《中国报业》

15.《中国传媒报告》

16.《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7.《传媒》

18.《现代广告》

19.《电视研究》

        (六)学术网站

1.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http://www.cjr.com.cn/

2.中华传媒网 http://www.mediachina.net/

3.法律思想网 http://law-thinker.com/

4.中国公法网 http://www.chinapublaw.com/

5.中国私法网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index/index.asp

6.中国宪政网http://www.calaw.cn/

7.美国新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http://www.poynter.org/

8.美国俄勒冈大学大众媒体伦理学杂志 http://www.jmme.org

9.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EJMC  www.aejmc.sc.edu

10.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 http://www.sjmc.cla.umn.edu/cca/

11.中国媒体资讯网 http://www.cmni.com.cn/

12.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http://www.cddc.net/

13.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http://www.csm.com.cn/index1.htm/

14.广电在线http://www.sarft.com/

15.传媒指南http://www.chinatv-net.com/mediaguide/

16.传媒学术网 http://www.academic.mediachina.net/index.jsp/

17.新传播资讯 http://www.woxie.com/index.asp/

18.紫金网 http://www.zijin.net/

19.视网联 http://www.chinatv-net.com/

20.台湾传播学期刊论文索引 http://www.comparadise.com.tw/a7.htm/

21.央视市场研究 http://www.cvsc.com.cn/

22.现代传播评论 http://www.chinamediastudies.com/

23.中国记者 http://202.84.17.21/

24.新闻前哨 http://www.cnhubei.com/xwqs/

25.现代营销 http://www.xdyx.com.cn/

26.新闻战线 http://www.snweb.com/gb/xw/xw.htm/

27.新闻实践 http://journalism.zjdaily.com.cn/

28.新闻记者 http://www.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59/index.htm/

29.美国新闻业研究会 http://www.newspaper.org/news.cfm?jd=5/

30.美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http://www.prsa.org/

31.国际商业沟通协会(IABC)http://www.hooked.net/iabc.com/

32.美国报业在线 http://www.asne.org/

33.英国报业协会 http://www.newspapersoc.org.uk/

34.美国报业协会 http://www.naa.org/

35.美国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http://www.MediaManagementCenter.org/

36.华人传播研究学会(ACCS)http://www.hkbu.edu.hk/

37.华文报刊网 http://www.chinesebk.com/

38.中华传播学会(CCS) http://www.ccs.nccu.edu.tw/

39.中国传媒报告 http://www.chnmedia.com/

40.中国广告传播研究网http://www.adcr.com.cn/

41.传播论题 http://www.syr.edu/-befought/

42.新闻周刊媒介研究索引 http://www.vmr.com/

43.网络媒介历史计划 http://www.mediahistory.com/

44.新闻观察在线 http://ojr.usc.edu/

45.媒介中心 http://www.mediapolis.es/

46.媒介视野 http://www.mediascope.org/

47.媒体时代 http://www.naa.org/presstime/index.html/

48.京华传媒 http://www.jhcm.com/

49.中文传播数据库http://commdb.nccu.edu.tw/

50.21世纪大众传播网 http://21newmedia.nease.net/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