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机器人旋转超声钻削铝合金叠层构件毛刺特性*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飞机部件装配中普遍采用机械连接,需要在两层或多层结构的叠层构件上加工大量的连接孔。为了保证质量和可重复性,航空制造企业正逐步采用工业机器人取代人工对飞机部件进行钻孔。但机器人的弱刚性导致其在叠层构件的制孔中受钻削阻力的影响产生明显的颤振[1-3],而叠层构件为薄壁件也是弱刚性,使整个加工系统处于一个弱刚度环境下。在处于这种环境下加工时,层间和下层板出口极易产生较大的钻削毛刺。众所周知, 毛刺尺寸过大会导致孔径周边的应力集中,严重影响飞机结构件的疲劳寿命[4-6]。另外, 去毛刺工艺成本占整个产品制造成本的30%左右,延长了设备的制造周期, 并且增加了产品制造成本[7-9]
为了提高装配精度和降低去毛刺成本,科研人员开展了关于毛刺形成机制的研究。Kim和Dornfeld[10]对延展性金属的单层板钻削时出口毛刺为带钻帽的均匀毛刺的类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单层板钻削的出口毛刺理论模型,实现了对于出口毛刺尺寸的预测。清华大学的吴丹等[11]利用能量法建立了铝铝叠层钻削层间毛刺高度理论模型,揭示进给速度和层间间隙与层间毛刺的影响。Hellstern[12]提出了层间毛刺高度的理论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变化趋势上具有一致性。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毛刺的形成机理,为后续的毛刺抑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以上研究均基于机床开展,且未考虑超声振动以及系统刚性对毛刺尺寸的影响。为此本文将以铝合金叠层构件为研究对象,分析超声振动在弱刚度环境下对毛刺抑制的作用机制,阐明以上因素对钻削毛刺高度的影响。
1 机器人旋转超声钻削实验 钻削力是毛刺生成的直接原因,构建钻削力的数值模型对后续阐明毛刺生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机器人位姿、超声电流等参数为变量,分析各因素对钻削力以及毛刺的影响规律。
1.1 实验设备及方案 钻削实验将在KUKA公司的KR150-180-210-240六自由度机器人上进行,使用SY-2000旋转超声加工系统提供超声振动,如图 1所示。实验刀具为直径4.5 mm的硬质合金标准麻花钻,试件材料为7075铝合金,试件尺寸为250 mm×80 mm×4 mm,冷却润滑方式采用干切。使用Kistler 9257测力仪对实验过程的钻削力进行采集,用Keyence激光显微镜测量钻削毛刺高度。具体的实验方案如表 1所示,Pi为机器人位姿。
图 1 制孔实验平台与旋转超声装置 Fig. 1 Hole making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rotary ultrasonic device
图选项




表 1 实验中的因素和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in experiment
实验 因素水平
A B C D E
单因素
实验
主轴转速/(r·min-1) 2 000 2 500 3 000 3 500 4 000
进给速度/(mm·min-1) 60 72 84 96 108
超声电流/mA 0 200
机器人位姿 P1
正交
实验
主轴转速/(r·min-1)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5 000
进给速度/(mm·min-1) 36 48 60 72 84
超声电流/mA 150 175 200 225 250
机器人位姿 P1 P2 P3 P4 P5


表选项






考虑到工业机器人的刚度远低于机床,因此有必要在钻削力以及毛刺高度的计算中考虑到机器人位姿的影响。具体机器人坐标如表 2所示,θi为机器人相邻两轴转角。
表 2 各位姿下机器人在轴相关坐标系中的坐标 Table 2 Coordinates in axis-dependent coordinate system of robot under different position and posture
位姿机器人相邻两轴夹角/(°)
θ1 θ2 θ3 θ4 θ5 θ6
P1 -0.86 -77.31 76.6 0 90.72 -15.86
P2 -0.86 -77.3 77.06 0 90.25 -15.86
P3 -0.86 -77.3 77.55 0 89.76 -15.86
P4 -0.86 -77.27 78.0 0 89.29 -15.86
P5 -0.86 -77.23 78.42 0 88.83 -15.86


表选项






1.2 实验结果 使用Kistler 9257测力仪对不同加工参数下的轴向钻削力进行测量,铝合金叠层板钻削的轴向钻削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 2所示。使用Keyence激光显微镜对钻削毛刺高度进行测量,如图 3所示。
图 2 轴向钻削力随时间的变化 Fig. 2 Drilling axial force versus time
图选项




图 3 毛刺高度的测量 Fig. 3 Measurement of burr height
图选项




钻削力曲线可以分成5个阶段:阶段Ⅰ表示麻花钻钻头接触工件到钻头完全钻入,阶段Ⅱ表示钻削上层板时的稳定钻削阶段,阶段Ⅲ表示钻头从上层板钻出到钻头完全钻入下层板,阶段Ⅳ表示钻削下层板时的稳定钻削阶段,阶段Ⅴ表示钻头接触下层板出口面到钻头完全钻出。
分别测阶段Ⅱ和阶段Ⅲ交界处的钻削力F1和阶段Ⅴ的峰值钻削力F2,所测量的力分别为上层板出口和下层板出口毛刺开始形成时的临界钻削力。单因素实验中超声振动对钻削力以及毛刺高度的影响如图 4所示。其中图 4(a)(c)中固定主轴转速为2 000 r/min, 图 4(b)(d)中固定进给速度为84 mm/min。在相同的加工参数和机器人位姿下,旋转超声钻削时的钻削力以及毛刺高度同比普通钻削时有显著降低。随着进给速度增大,刀具每齿的切削厚度增加从而轴向钻削力增大,毛刺高度也随着进给速度增大而增大,如图 4(a)(c)所示。而随着主轴转速增大,刀具每齿的切削厚度减小从而轴向钻削力减小,毛刺高度也随着主轴转速增大而减小,如图 4(b)(d)所示。
图 4 旋转超声钻削和普通钻削下钻削力和毛刺高度对比 Fig. 4 Comparison of drilling force and burr height between rotary ultrasonic drilling and general drilling
图选项




基于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实验结果,构建钻削力的数值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13-16]拟合出轴向钻削力F1F2关于进给速度vf(mm/min)、主轴转速n(r/min)、超声电流I(mA)和机器人相邻两轴转角θi的轴向钻削力公式:
(1)

(2)

2 机器人旋转超声钻削毛刺高度 2.1 毛刺形成机理 如图 5示,在对于铝合金单层板钻削时,钻削毛刺的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钻头横刃接触工件到钻头完全钻入工件(阶段1);钻头横刃接触最小未切削厚度t之前稳定钻削阶段(阶段2);钻头的刀尖距离出口面一定距离后,刀尖前未切削的工件材料t不会继续被切削,而是在钻头的推动下产生塑形变形(阶段3);未切削材料随钻头的进给持续发生塑性变形阶段(阶段4);随着钻头的进给,未切削的工件材料将会在出口面孔边处发生断裂,形成带钻帽的均匀毛刺(阶段5)。
图 5 单层板钻削毛刺形成过程 Fig. 5 Single-layer plate drilling burr formation process
图选项




而铝合金叠层构件钻削中,上层板出口和下层板出口的钻削毛刺的形成过程可视作同样的方式,如图 6所示。
图 6 叠层材料钻削毛刺形成过程 Fig. 6 Laminated material drilling burr formation process
图选项




图 5中阶段2~阶段5所示,毛刺形成过程的钻削的总功WT是由轴向钻削力做功Wth和材料塑性变形做功Wdf两部分组成,且满足能量守恒方程:
(3)

2.2 基于工件刚度特性的毛刺高度数值计算 在铝合金叠层板的不同位置上钻孔时,工件的刚度不同,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钻孔时产生的工件偏转不同,对毛刺高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工件刚度的影响。由经典薄板弯曲理论可求钻削薄板任意一点处时材料的变形量,一个四边简单支撑的矩形薄板受力力学分析如图 7所示,其中ab为矩形薄板的边长,Fc为施加在矩形薄板上的集中载荷,力施加的位置x=ξ, y=η
图 7 四边简单支撑的矩形薄板力学分析 Fig. 7 Mechanical analysis of rectangular thin plates with four sides simply supported
图选项




此时矩形薄板的变形量可计算为
(4)

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δ为矩形薄板的厚度,μ为泊松比。
计算整个毛刺形成过程中钻削力所做的功时,要考虑钻头从接触最小未切削厚度t开始到钻头的外切削刃与出口面平齐为止钻削力总的行进距离L。而工件为薄壁件,为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计算L时需考虑工件的变形量ω。如图 4所示,将叠层构件视作一个整体来计算在动态钻削力F1作用下变形量ω1,而钻穿上层板之后上层板变形回弹。计算下层板出口毛刺尺寸时则视作单层板变形来计算在动态钻削力F2作用下变形量ω2,即
(5)

(6)

式中:D1D2分别为材料厚度δ1双层板和材料厚度δ2单层板的厚度。
层间毛刺形成过程中钻头总的行进距离L1=t1+R/tan p-ω1, 下层板出口毛刺的形成过程中钻头总的行进距离L2=t2+R/tan p-ω2。其中,t1t2分别为上层板和下层板的最小未切削厚度,R为麻花钻的半径,2p为钻头顶角。
图 2中阶段Ⅴ表示下层板出口毛刺形成过程钻削力的变化情况,依据钻削力的下降趋势可以假定钻削力的衰减遵循一个一阶多项式,则下层板出口的动态钻削力可以表示为
(7)

式中:F2图 2中阶段Ⅴ钻削力的峰值;Y为钻头从开始接触下层板最小未切削厚度t2时到钻削当前位置时钻头行进的距离。
同理,图 2中阶段Ⅱ表示上层板稳定钻削过程钻削力的变化情况,若无下层板支反力的作用下,假定钻削力的衰减也遵循一个一阶多项式,则上层板出口的动态钻削力可以表示为
(8)

因此,上层板出口毛刺形成过程中动态钻削力做功Wth1和下层板出口毛刺形成过程中动态钻削力做功Wth2分别为
(9)

(10)

当钻头接触最小未切削厚度t后,不再发生切削,材料随钻头的推进发生塑形变形,最终形成带帽的均匀毛刺,而这一过程上层板出口毛刺形成过程中材料塑性变形做功Wdf1和下层板出口毛刺形成过程中材料塑性变形做功Wdf2分别为
(11)

(12)

式中:σy为工件材料的屈服强度。铝合金叠层构件钻削过程中,上层板出口毛刺生成过程的总做功Wt1和下层板出口毛刺生成过程的总做功Wt2分别为
(13)

(14)

结合式(3)、式(9)、式(11)和式(13)可以求解出上层板最小未切削厚度t1,进而可以依据毛刺断裂时的体积守恒定律求出上层板出口毛刺高度H1,即
(15)

式中:Z为材料的断面收缩率。同理结合式(3)、式(10)、式(12)和式(14)可以求解出下层板最小未切削厚度t2,进而可以求出下层板出口毛刺高度H2,即
(16)

由于计算公式的建立未考虑钻削热和钻头磨损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毛刺高度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引入修正系数K, 测量出钻削实验中上层板出口的实际毛刺高度Hu1,利用上述计算方法求出上层板出口的毛刺高度H1, 则将对应的Hu1/H1的比值拟合关于进给速度vf(mm/min)、主轴转速n(r/min)、超声电流I(mA)和机器人相邻两轴转角θiK1值公式。取钻削实验的前30组进行拟合,剩余的5组数据进行验证精度。
(17)

同理可以拟合出相应的K2
(18)

上层板出口毛刺高度计算式为
(19)

下层板出口毛刺高度计算式为
(20)

计算方法的相对误差如表 3所示。由表 3可知,下层板出口毛刺高度显著比上层板出口毛刺高度更大,上层板出口毛刺高度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在13%以内。另一方面下层板出口毛刺高度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在12%以内。且预测值和实测值在上升趋势上保持一致,证明了该毛刺高度计算方法的可行性。计算过程中对钻削过程及材料特性的简化是预测误差的来源之一。
表 3 毛刺高度计算方法的相对误差 Table 3 Relative error of burr height calculation method
上下层板 序号毛刺高度/μm相对
误差/%
预测值 实测值
上层板1 116.24 124.10 6.33
2 115.98 125.04 7.25
3 114.45 130.91 12.57
4 117.98 119.50 1.27
5 122.45 124.13 1.35
下层板1 168.45 158.38 6.36
2 169.03 154.55 9.37
3 180.89 169.47 6.74
4 180.22 160.93 11.99
5 147.28 143.52 2.62


表选项






3 结论 本文开展机器人旋转超声钻削铝合金叠层构件毛刺研究,得出:
1) 在同样的加工条件下,旋转超声钻削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机器人的轴向钻削力,从而对钻削毛刺产生抑制作用。
2) 本文提出了基于弱刚度环境下的机器人旋转超声制孔毛刺高度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综合了机器人刚度超声振动,以及钻削位置刚度对毛刺形成的影响。
3) 实验结果显示,该计算方法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在上升趋势上保持一致,且相对误差在13%以内,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OZER A, SEMERCIGIL S E, KUMAR R P, et al. Delaying tool chatter in turning with a two-link robotic arm[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3, 332(6): 1405-1417. DOI:10.1016/j.jsv.2012.08.006
[2] 董辉跃, 曹国顺, 曲巍崴, 等. 工业机器人自动钻孔及锪窝一体化加工[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7(2): 201-208.
DONG H Y, CAO G S, QU W W, et al. Processing research of industry robots drilling and countersinking automaticly[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2013, 47(2): 201-208.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13.02.002 (in Chinese)
[3] 方强, 李超, 费少华, 等. 机器人镗孔加工系统稳定性分析[J]. 航空学报, 2015, 37(2): 727-737.
FANG Q, LI C, FEI S H, 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robot boring system[J].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15, 37(2): 727-737. (in Chinese)
[4] 卜泳, 许国康, 肖庆东. 飞机结构件的自动化精密制孔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2009(24): 61-64.
PU Y, XU G K, XIAO Q D. Automatic precision drilling technology of aircraft structural part[J]. Aviat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9(24): 61-64. DOI:10.3969/j.issn.1671-833X.2009.24.011 (in Chinese)
[5] 李哲, 张德远, 姜兴刚. 钛合金旋转超声辅助钻削的出口毛刺[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7, 43(7): 1380-1386.
LI Z, ZHANG D Y, JIANG X G. Exit burr in rotary ultrasonic-assisted drilling of titanium alloy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7, 43(7): 1380-1386. (in Chinese)
[6] 王珉, 薛少丁, 陈文亮, 等. 面向飞机自动化装配的单向压紧制孔毛刺控制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2011(9): 26-29.
WANG M, XUE S D, CHEN W L, et al. One-side pressed burrless drilling technology for aircraft automatic assembly[J]. Aviat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1(9): 26-29. DOI:10.3969/j.issn.1671-833X.2011.09.001 (in Chinese)
[7] DONG S, ZHENG K, LIAO W H. Stability of lateral vibration in robotic rotary ultrasonic drill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18, 145: 346-352. DOI:10.1016/j.ijmecsci.2018.07.004
[8] 胡坚.航空材料制孔缺陷抑制及工艺研究[D].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11-12.
HU J.Research on defect inhibition and technologyin drilling of aeronauticmaterials[D].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6: 11-12(in Chinese). http://www.ixueshu.com/api/search/info/2bf4da80914dcf5ced84ab078abc525c318947a18e7f9386.html
[9] TIAN W, HU J, LIAO W, et al. Formation of interlayer gap and control of interlayer burr in dry drilling of stacked aluminum alloy plates[J].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16, 29(1): 283-291. DOI:10.1016/j.cja.2015.11.002
[10] KIM J, DORNFELD D A. Development of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drilling burr formation in ductile material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Technology, 2002, 124(2): 192-198.
[11] 吴丹, 黄诗剑, 高雨浩, 等. 铝合金叠层板钻削层间毛刺高度预测模型[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57(6): 33-38.
WU D, HUANG S J, GAO Y H, et al. Predictive model for the interlayer burr height during drilling of stacked aluminum plates[J].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57(6): 33-38. (in Chinese)
[12] HELLSTERN C.Investigation of interlayer burr formation in the drilling of stacked aluminum sheets[D].Atlanta: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 15-20.
[13] 张飞龙, 贺云, 李秋实, 等. 空间站载荷转移机构机器人的力加载控制方法[J]. 机器人, 2018, 40(2): 249-256.
ZHANG F L, HE Y, LI Q S, et al. The control method of force loading of robot on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space station[J]. Robot, 2018, 40(2): 249-256. (in Chinese)
[14] 曹双倩, 袁培江, 陈冬冬, 等. 激光测距传感器光束矢向和零点位置标定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8, 44(6): 1321-1327.
CAO S Q, YUAN P J, CHEN D D, et al. Calibration method for laser beam direction and zero point of 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8, 44(6): 1321-1327. (in Chinese)
[15] 倪风雷, 邹添, 孙永军, 等. 空间大型机械臂末端12维传感器设计及应用[J]. 机器人, 2017, 39(3): 257-264.
NI F L, ZOU T, SUN Y J, et 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12-DOF sensor on the end of large space manipulator[J]. Robot, 2017, 39(3): 257-264. (in Chinese)
[16] 张业明, 蔡茂林.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执行器系统机械属性评价[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 40(7): 881-886.
ZHANG Y M, CAI M L. Mechanical properties evaluation based on least squares for actuators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4, 40(7): 881-886. (in Chinese)


相关话题/实验 材料 过程 计算 毛刺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发动机短舱泄压过程瞬态仿真*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1103(d)条款规定[1]:对于涡轮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装置的引气导管系统,如在空气导管引气口与飞机用气装置之间任意部位上的导管破损,不得造成危害。发动机引气管道发生破裂或泄漏时,迅速上升的短舱内部压力可能会破坏短舱结构甚至损坏发动机,因此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数据链信噪比估计算法*
    地-空数据链作为无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发送上行遥控指令和回传遥测侦察信息等重要作用[1]。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是评价无人机通信系统信道环境和通信质量的重要指标,精确的信噪比估计既可以为无人机数据链提供功率控制、信道分配所需要的信息,又可以促使数据链系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304不锈钢两相流冲蚀腐蚀的实验研究*
    材料表面的冲蚀磨损通常是由坚硬固体颗粒的冲击引起的,在中国西北等军用实验环境下,沙尘环境中的颗粒[1]对军用设备及直升机部件、机载设备的性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不锈钢材料常用于飞机的机身主梁、驱动装置、起落架等关键承力结构部件[2],在水陆两栖飞机执行特殊任务模式时,如长期在高温、高湿、高盐、海上任务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小通道并联管干涸热动力学特性实验*
    小通道的结构紧凑,单位面积传热效率高,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密封性好的优点。因此,小通道沸腾传热特性被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所关注,在航空航天、核反应堆、燃料电池等散热量大的设备中都有涉及。其中,小通道在解决航空航天器发动机散热冷却问题上展现出极大的优势[1-3]。小通道内的沸腾传热可以分为过冷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静电传感器测量固体颗粒质量流量实验研究*
    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航空发动机气路中的机械部件容易磨损并发生故障,对气路中的固体颗粒质量流量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获得气路部件的状态信息[1-3]。此外,航空发动机排放物中固体颗粒含量反映了发动机内燃料的成分及其燃烧情况,检测颗粒物生成量对监控发动机工作性能提供重要的信息。一部分航空发动机气路和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CFRP旋转超声辅助钻削的缺陷抑制机理及实验研究*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FiberReinforcedPlastics,CFRP)与金属材料相比,因具有强度高且质量轻、耐蚀性好以及疲劳强度优异等极其出色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航空航天领域,其在飞机中所占的比重,更成为衡量飞机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1-4]。在美国最新型的F-35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沉积环境下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
    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整个寿命期间,涡轮叶片会受到污染物的沉积、侵蚀和腐蚀。这些污染物来自吸入的杂质(沙子、火山灰等等),以及燃料燃烧产生的杂质和灰分颗粒。沉积是导致涡轮机叶片冷却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紧接燃烧室下游的第一级高压涡轮静叶上是最显著的,由于这是涡轮部件的最高温度区域,因此污染物颗粒在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融合高斯过程回归的UKF估计方法*
    高精度位置姿态测量系统(PositionandOrientationSystem,POS)本质是一个SINS/GNSS非线性组合系统,其通过非线性滤波方法,如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KalmanFilter,EKF)、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KalmanFilter,UKF),融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液氮温区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实验研究*
    深低温环路热管是一种深低温热传输器件,其应用主要面向空间深冷热控制系统。近年来,深空探测、天文观测等宇航任务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器载荷需要深低温工作环境,其中空间红外天文望远镜以及其他先进探测器和光学系统的工作温度都低于80~120K。随着探测器功率及工作温度要求的提高,空间低温环境的制冷器件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被动热沉性能*
    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其温控问题越来越突出,美国空军研究结果表明,因为电子设备过热而引起的系统故障问题约占总故障的55%[1]。因此,为保障电子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需要研究更加高效的电子设备温控技术。相比于主动温控技术[2],基于相变储能材料的被动式温控装置具有系统结构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