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振动特性的机场刚性道面传荷性能*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机场刚性道面的接缝处设置传力杆来降低道面的整体沉降,但传力杆在反复荷载下自身会产生疲劳破坏,导致传荷性能下降,引起道面沉陷、错台等病害,影响飞机的安全,因此接缝传荷性能和振动特性的检测对于指导道面的维护修补十分重要[1-3]。1991年,唐伯明和邓学钧[4]基于落锤式弯沉仪(FWD)提出用挠度值评估传荷性能。2003年,Kim和Hjelmstad[5]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胎压、面板厚度、传力杆松动以及起落架构型对传荷性能的影响。2004年,元松[6]研究了FWD半正弦曲线荷载激励下刚性道面的动态响应,探讨了板底脱空与传荷性能的作用机理。2008年,锁利军等[7]借助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有无传力杆对荷载应力和弯沉差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基模量和传力杆直径对传荷效率的影响。2010年,周正峰等[8]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重型落锤式弯沉仪(HWD)作用下的挠度传荷系数与接缝刚度的相互关系。2012年,刘旭峰[9]借助FWD证实贫水泥混凝土类基层的接缝传荷性能优于二灰稳定碎石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12年,李洛克[10]对接缝处传荷性能、偏位和松动进行了室内足尺试验。2017年,王宇翔和袁捷[11]通过足尺试验探讨了传力杆自身参数(如间距、直径、长度、埋设)对传荷性能和传荷分配规律的影响。
尽管FWD在机场刚性道面传荷性能检测方面应用广泛,但该设备体积笨重,运输费用昂贵,难以对位于偏远山区和交通运输困难地区的机场进行测试,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外试验的方法,用普通加载车辆的跳车试验替代FWD,分析动荷载下传力杆自身参数和道面结构参数对传荷性能和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多因素下道面振动特性与传力杆传荷性能的关系,并通过室外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1 理论分析 1.1 传荷性能评价 传荷性能是指受荷板通过传力杆向未受荷板传递剪力,常用直接指标(荷载比)和间接指标(应力比、应变比和挠度比)来评价[11]。其中车辆动荷载下受荷板与未受荷板的荷载比难以测量,应力比和应变比测试耗财费力,挠度比测试便捷准确、应用广泛。
(1)

式中:Lw为传荷系数;WU为未受荷板板边挠度;WL为受荷板板边挠度。
1.2 动荷载模型 假定车辆模型左右两侧的轮胎受到的不平整度激励是相同的,即车辆沿纵轴线为对称的,仅存在垂直和俯仰方向的运动;同时将车辆的悬挂质量分配系数假定为1,认为前悬挂系统与后悬挂系统的垂直运动为各自独立的;因此车辆模型可以看作弹簧和阻尼连接的双质量块体系,即四分之一车辆模型(见图 1)。图 1中:ms为车辆悬挂部分质量;mt为车辆非悬挂部分质量;ks为车辆悬挂部分的刚度系数;kt为车辆非悬挂部分的刚度系数;cs为车辆悬挂部分的阻尼系数;ct为车辆非悬挂部分的阻尼系数;zs为车辆悬挂部分的垂直位移;zt为车辆非悬挂部分的垂直位移;zw为路面不平整度。该模型不仅体现了车辆自身的特征,表现了不同频域下的车辆响应,反映了车辆悬挂系统的真实状况,而且模型参数赋值容易,计算简单[12]
图 1 四分之一荷载模型 Fig. 1 A quarter load model
图选项




1.3 道面模型 因为弹性多层体系模型假设结构层材料为无质量、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以弹性模量E、泊松比μ和密度ρ表征其弹性性质;最下层位为均质半无限体,其余层为等厚度层;层间接触的定义能够保证各层间良好的传力作用和结合特性,所以将刚性道面简化为弹性多层体系模型[13]
2 数值模拟 2.1 数值模型参数 基于ABAQU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每块水泥混凝面板的尺寸为5 m×5 m×0.35 m,基层的尺寸为5 m×5 m×0.3 m,板与板间的接缝宽度为1 cm;通过大量的试算,确定土基厚度为10 m,整个三维道面实体结构的平面尺寸为45 m×15 m。具体的传力杆参数与道面结构参数[14]表 1所示。用实体单元模拟横向接缝传力杆直径34 mm、长度600 mm,纵向接缝拉杆直径14 mm、长度600 mm。
表 1 传力杆和道面结构参数[14] Table 1 Parameters of dowel bar and pavement structure[14]
参数 水泥混凝土面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土基 传力杆
弹性模量/MPa 36 000 1 500 80 210 000
密度/(kg·m-3) 2 500 2 000 1 800 7 850
泊松比 0.15 0.25 0.35 0.30


表选项






边界条件:沿道面板宽度方向设置xyz 3个方向位移为零;沿道面板长度方向设置x方向位移为零;土基底面设置xyz 3个方向的约束。接触条件:传力杆与面层的一端用黏结模拟固定状态,另一端用切向摩擦系数0.005[15]模拟自由滑动;面层与基层接触参数取1.5[16];基层与土基接触设为完全接触。用后轴重10 t、胎压0.7 MPa,当量单轮加载面积0.072 m2的加载车,采用阶跃式荷载模拟跳车试验的冲击荷载;经试算确定跳车高度9 cm,行车速度10 m/s,荷载总作用时间0.02 s[17]
2.2 传荷性能分析
2.2.1 传力杆参数对传荷性能影响 基于2.1节中的相关参数,传力杆直径从30 mm变化到40 mm,间距为2 mm时,传荷系数随传力杆直径的变化规律如图 2(a)所示。传荷系数随着传力杆直径的增加而增加,由90.4%变化到93.7%。传力杆长度从450 mm变化到700 mm,间距为50 mm时,传荷系数随传力杆长度的变化规律如图 2(b)所示。传荷系数随传力杆长度的变化规律与传力杆直径相同,但增长幅度较大,由89.9%变化到93.9%。传力杆间距从270 mm变化到470 mm,间距为40 mm时,传荷系数随传力杆间距的变化规律如图 2(c)所示。传荷系数随传力杆间距的增加而减小,由94.4%变化到86.6%。传力杆弹性模量从2.1 MPa变化到210 000 MPa(即传力杆从失效到正常工作)时,传荷系数随传力杆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2(d)所示。传荷系数随传力杆弹性模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由75.4%变化到92.8%。因为传力杆直径和长度增加,与面层接触面积增加,有利于荷载应力扩散,提高了接缝传荷性能;传力杆间距增加,单位面积内传力杆数量减少,不利于荷载应力扩散,减弱了接缝传荷性能;传力杆弹性模量增加,提升接缝处的刚度,增强荷载应力扩散,提高了接缝传荷性能。
图 2 传力杆参数对传荷性能的影响 Fig. 2 Influence of dowel bar parameters on load transfer ability
图选项





2.2.2 道面结构参数对传荷性能影响 基于2.1节中的相关参数,面层厚度从300 mm变化到550 mm,间距为50 mm时,传荷系数随面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如图 3(a)所示。传荷系数随面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由93.6%变化到92.3%。面层弹性模量从28 GPa变化到48 GPa,间距为4 GPa时,传荷系数随面层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3(b)所示。传荷系数随面层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由90.7%变化到94.5%。基层厚度从220 mm变化到420 mm,间距为40 mm时,传荷系数随基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如图 3(c)所示。传荷系数随基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由91.5%变化到93.5%。基层弹性模量从1 300 MPa变化到2 300 MPa,间距为200 MPa时,传荷系数随基层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3(d)所示。传荷系数随基层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由90.9%变化到95.7%。土基弹性模量从40 MPa变化到500 MPa时,传荷系数随土基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3(e)所示。传荷系数随着土基弹性模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由97.1%变化到71.9%。因为面层厚度增加,单位面积内传力杆数量减少,降低了接缝处刚度,荷载应力扩散能力及接缝传荷性能;而面层弹性模量、基层厚度和基层弹性模量增加提高了接缝处刚度和传荷性能。由于接缝传荷能力由传力杆传荷性能和道面结构支撑强度共同决定,而且二者对接缝传荷性能的贡献是此消彼长,所以随着土基弹性模量的增加,道面结构支撑强度提高,受荷板和未受荷板的挠度差减小,传力杆传荷性能对接缝传荷能力的贡献随着道面结构支撑强度贡献值的增加而减弱。因此,实际情况下要结合道面变形幅度值与传荷效率值综合分析传力杆的力学性能。在地基强度较高且满足加载效率情况下,实测道面变形幅度较小,此时传荷系数较小并不意味着道面传力杆性能下降。
图 3 道面结构参数对传荷性能的影响 Fig. 3 Influence of pavement structure parameters on load transfer ability
图选项




2.3 道面振动特性分析
2.3.1 传力杆参数对道面振动特性影响 基于2.1节中的相关参数,传力杆直径从30 mm变化到40 mm,间距为2 mm时,道面板频率、幅值、相位差随传力杆直径的变化规律如图 4所示。随着传力杆直径增加,道面频率增加,受荷板与未受荷板幅值和相位差逐渐减小。传力杆长度从450 mm变化到700 mm,间距为50 mm时,道面板频率、幅值、相位差随传力杆长度的变化规律如图 5所示。随着传力杆长度增加,道面频率增加,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逐渐减小。传力杆间距从270 mm变化到470 mm,间距为40 mm时,道面板频率、幅值、相位差随传力杆间距的变化规律如图 6所示。随着传力杆间距增加,道面频率减小,受荷板及未受荷板幅值和相位差逐渐增加。传力杆弹性模量从2.1 MPa变化到210000MPa时,道面板频率、幅值、相位差随传力杆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7所示。随着传力杆弹性模量增加,道面频率增加,受荷板及未受荷板幅值和相位差显著减小。因为传力杆直径、长度和弹性模量增加,增强接缝处刚度,导致道面板频率增加,荷载应力扩散增强,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减小;传力杆间距增加,单位面积内传力杆数量减少,接缝处刚度降低,导致道面板基频减低,荷载应力扩散减弱,受荷板及未受荷板幅值和相位差增加。
图 4 传力杆直径对道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Fig. 4 Influence of dowel bar diameter on pavem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选项




图 5 传力杆长度对道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Fig. 5 Influence of dowel bar length on pavem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选项




图 6 传力杆间距对道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Fig. 6 Influence of dowel bar distance on pavem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选项




图 7 传力杆弹性模量对道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Fig. 7 Influence of dowel bar elasticity modulus on pavem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选项





2.3.2 道面结构参数对道面振动特性影响 基于2.1节参数,面层厚度从300 mm变化到550 mm,间距为50 mm时,道面板的频率、幅值、相位差随面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如图 8所示。随着面层厚度增加,道面频率、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缓慢减小。面层弹性模量从28 GPa变化到48 GPa,间距为4 GPa时,道面板的频率、幅值、相位差随面层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9所示。随着面层弹性模量增加,道面频率增加,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缓慢减小。基层厚度从220 mm变化到420 mm,间距为40 mm时,道面板的频率、幅值、相位差随基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如图 10所示。随着基层厚度增加,道面频率增加,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缓慢减小。基层弹性模量从1 300 MPa变化到2 300 MPa,间距为200 MPa时,道面板的频率、幅值、相位差随基层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11所示。随着基层弹性模量增加,道面频率逐渐增加,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缓慢减小。土基弹性模量从40 MPa变化到500 MPa时,道面板频率、幅值、相位差随土基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如图 12所示。随着土基弹性模量增加,道面频率和受荷板与未受荷板相位差显著增加,受荷板及未受荷板幅值显著减小。因为面层厚度增加,削弱接缝处刚度,降低道面板振动特性;面层弹性模量、基层厚度和弹性模量增加,增强接缝处荷载应力扩散,提高道面板频率,降低受荷板及未受荷板幅值和相位差;土基弹性模量增加,增强整个道面结构的支撑强度,提高道面板频率、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相位差,降低受荷板及未受荷板幅值。
图 8 面层厚度对道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Fig. 8 Influence of surface thickness on pavem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选项




图 9 面层弹性模量对道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Fig. 9 Influence of surface elasticity modulus on pavem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选项




图 10 基层厚度对道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Fig. 10 Influence of base thickness on pavem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选项




图 11 基层弹性模量对道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Fig. 11 Influence of base elasticity modulus on pavem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选项




图 12 土基弹性模量对道面振动特性的影响 Fig. 12 Influence of soil elasticity modulus on pavement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选项




2.4 传荷性能与道面振动特性的关系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未受荷板与受荷板振动幅值比和相位差与传荷系数关系的研究。
(2)

(3)

式中:A为未受荷板与受荷板振动幅值比;ω为未受荷板与受荷板相位差, (°)。
3 室外试验 3.1 试验参数 根据1:5的比例确定单块道面板的尺寸为1 m×1 m×0.07 m;同时选取传力杆的参数为:直径7 mm,长度12 cm,间距0.062 m;浇筑8块道面板,如图 13所示,来消除边界约束条件的影响。
图 13 试验模型 Fig. 13 Experimental model
图选项




3.2 试验仪器 主要的试验仪器有:美国BDI-STS-WIFI STRUCTURAL TESTING SYSTEM系统、智能传感器、位移百分表、磁性支座、无线数据传输节点、无线数据传输基站、瞬干胶、扳手、米尺等。
3.3 试验方案和数据处理 1) 静态加载
首先,用刚性横梁固定2块位移百分表,并将其对称布置在水泥混凝土道面板;然后,通过加装小车上的重物对道面板施加静态荷载(见图 14);最后,借助位移百分表测定受荷板与未受荷板的竖向位移,并计算道面板的传荷系数(见表 2)。
图 14 模型加载 Fig. 14 Model load
图选项




表 2 静态试验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static experiment
质量/
kg
受荷板位移/mm 未受荷板位移/mm 传荷系数/
%
传荷系数均值/%
480 0.232 0.220 94.8
720 0.355 0.335 94.6 94.6
960 0.463 0.437 94.4


表选项






2) 动态加载
首先,将2个加速度传感器沿道面板接缝对称布置,其中受荷板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为A1063和A1050,未受荷板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为A1045和A1058;然后,30 kg重物从30 cm高度处自由落体对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形成冲击荷载;接着,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受荷板与未受荷板的加速度(见图 15);最后,借助MATLAB软件对采集的加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受荷板与未受荷板幅值(见图 16)。
图 15 数据采集与监测 Fig. 15 Data acquisition and monitoring
图选项




图 16 加速度频谱分析 Fig. 16 Frequency spectra analysis of acceleration
图选项




取幅值平均值为最终受荷板与未受荷板幅值,由表 3知,动态加载的未受荷板与受荷板幅值比为98.73%,代入式(2)得传荷系数为93.07%,与静态加载试验传荷系数误差为1.62%,说明用普通加载车辆跳车试验替代FWD检测,不仅能够反映道面振动特性,而且满足测试可行性和准确性。
表 3 动态试验结果 Table 3 Results of dynamic experiment
基频/
Hz
受荷板幅值/(10-4g) 未受荷板幅值/(10-4g)
A1063 A1050 平均值(A1) A1045 A1058 平均值(A2)
12.84 7.49 7.47 7.48 7.39 7.38 7.385


表选项






4 结论 采用普通加载车辆跳车试验替代落锤式弯沉仪测试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1) 随着传力杆直径、长度和弹性模量增加以及间距减小,传荷性能和道面板频率增加,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降低。
2) 随着面层弹性模量、基层厚度和弹性模量增加,传荷性能和道面板频率增加,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降低;随着面层厚度减小,传荷性能和道面板频率增加,受荷板和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增加。
3) 随着土基弹性模量增加,道面板频率增加,受荷板及未受荷板的相位差增加,受荷板和未受荷板的幅值和挠度差减小,传荷系数减小;但并不意味着道面传力杆的传荷性能下降,只是传力杆传荷性能对接缝传荷能力的贡献减小。因此,实际情况下要结合道面变形幅度值与传荷效率值综合分析传力杆的力学性能。
4) 在传力杆自身参数和道面结构参数中,传力杆弹性模量和土基弹性模量对传荷性能和道面振动特性影响最为显著。
5)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道面振动特性(如受荷板和未受荷板的幅值和相位差)与传荷性能的关系,并通过室外试验验证了普通加载车辆跳车试验测试传荷性能的可行性,以及用道面振动特性表征传荷性能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FRIBERG B F. Design of dowels in transverse joints of concrete pavements[J].PLOS Pathogens, 1940, 9(3): e1003213.
[2] IOANNIDES A, ALEXANDER D, HAMMONS M, et al.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o concrete pavement joint evalu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1996, 1540(1): 56–64.DOI:10.1177/0361198196154000108
[3] MAITRA S R, REDDY K S, RAMACHANDRA L S. Loa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gate interlocking in concrete pavement[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10, 136(3): 190–195.DOI:10.1061/(ASCE)TE.1943-5436.114
[4] 唐伯明, 邓学钧. 刚性路面接缝传荷能力的评定与分析:FWD开发应用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21(6): 84–91.
TANG B M, DENG X J. Assessment of load transfer across joints in rigid pavements using the FWD[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1991, 21(6): 84–91.(in Chinese)
[5] KIM J, HJELMSTAD K.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doweled joints for airport pavement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03, 1853(1): 100–109.
[6] 元松.基于FWD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D].长沙: 长沙理工大学, 2004: 33-50.
YUAN S.The analysis of dynamic response in CCP based on FWD[D].Changsha: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 33-50(in Chinese).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36-2005109648.htm
[7] 锁利军, 王秉纲, 陈拴发, 等. 接缝设传力杆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力学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8(3): 30–35.
SUO L J, WANG B G, CHEN S F,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mechanics of concrete overlay in transverse joint with dowel bars[J].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8, 28(3): 30–35.DOI:10.3321/j.issn:1671-8879.2008.03.007(in Chinese)
[8] 周正峰, 凌建明, 袁捷, 等. 机场刚性道面接缝传荷性能的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6): 844–849.
ZHOU Z F, LING J M, YUAN J, et al. Evaluation of load transfer efficiency at joints for rigid airport pavement[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0, 38(6): 844–849.DOI:10.3969/j.issn.0253-374x.2010.06.011(in Chinese)
[9] 刘旭峰.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衰变试验研究[D].西安: 长安大学, 2012: 9-19.
LIU X F.Study on the decay of load transfer on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D].Xi'an: Chang'an University, 2012: 9-19(in Chinese).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10-1013018053.htm
[10] 李洛克.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的传荷失效机理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73-123.
LI L K.Research on the load transfer failure mechanism for dowel bar in concrete pavement[D].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2: 73-123(in Chinese).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13-1013035641.htm
[11] 王宇翔, 袁捷.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接缝传荷数值模拟及实测分析[J].交通科技, 2017(1): 5–8.
WANG Y X, YUAN J.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analysis of load transfer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with doweled joint[J].Transpor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 5–8.DOI:10.3963/j.issn.1671-7570.2017.01.002(in Chinese)
[12] 卢正, 王长柏, 付建军, 等. 交通荷载作用下公路影响深度研究[J].岩土力学, 2013, 34(2): 316–321.
LU Z, WANG C B, FU J J, et al. Research on influential depth of road subgrade induced by vehicle loads[J].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13, 34(2): 316–321.(in Chinese)
[13] 张献民, 刘小兰, 董倩.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用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6, 42(9): 1812–1818.
ZHANG X M, LIU X L, DONG Q. Take-off and landing adaptability of A380-800 large aircraft on existing pavement[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6, 42(9): 1812–1818.(in Chinese)
[14] 高玉换.基于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板传荷性能的传力杆设计研究[D].天津: 中国民航大学, 2015: 8-36.
GAO Y H.Design research of dowel based on the load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airpor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D].Tianjin: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5: 8-36(in Chinese).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9-1016776293.htm
[15] 蒋应军, 张伟宏. 传力杆对接缝传荷能力及临界荷位处应力的影响[J].工程力学, 2009, 26(3): 21–25.
JIANG Y J, ZHANG W H. Influence of dowel bars on load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thermal stresses in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J].Engineering Mechanics, 2009, 26(3): 21–25.(in Chinese)
[16]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民用机场道面评价管理技术规范: MH/T 5024-2009[S].北京: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09: 15-21.
China Airport Construction Group Corporation.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aerodrome pavement evaluation management: MH/T 5024-2009[S].Beijing: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2009: 15-21(in Chinese).
[17] 张献民, 胡鹏. 随机荷载作用下刚性路面动态响应研究[J].振动与冲击, 2015, 34(19): 126–137.
ZHANG X M, HU P. Dynamic response of a rigid pavement under random loads[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2015, 34(19): 126–137.(in Chinese)


相关话题/车辆 结构 混凝土 质量 测试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面向航天器综合测试系统的Web缓存替换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设备的自动化测试也越来越完善和便捷,但随之而来的是测试数据的爆炸式增长。特别是在复杂的安全苛刻系统的综合测试过程中,如在航天器综合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测试数据更是复杂和庞大。由于其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和数据的多维特征,这些测试数据需存放在多个数据表中。对于每个型号,每年的综合测试数据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快速测试线缆终端共模阻抗的方法*
    航空电子设备之间的互联线缆是电磁干扰的重要耦合路径。一方面,航电设备的干扰信号可以通过线缆干扰所联的另一台设备;另一方面,线缆环路本身可以作为天线耦合空间的电磁能量,从而产生沿线缆传播的干扰信号。为了准确建立线缆的电磁干扰耦合模型,分析和解决电磁兼容(EMC)问题,需要在较宽频带内获取线缆终端所联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固-膏体燃气发生器热结构分析和仿真*
    水下导弹具有机动性强、隐蔽性好和突防能力强等优点,是中国重要的威慑武器。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发射深度小,深度调节范围窄的问题。发射动力系统的燃气发生器使用固体推进剂,其燃烧规律主要依赖于推进剂的型面设计,一旦设计完成,其燃烧流量规律和能量释放规律便确定,无法实现固体推进剂燃烧能量控制。目前,中国水下导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填充式防护结构弹道极限方程的差异演化优化*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填充式防护结构成为航天器防护的重点[1]。在航天器的防护问题中,弹道极限方程一直是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航天器空间碎片撞击风险评估失效判断的依据[2]。为此,需要对填充式防护结构弹道极限方程的准确建模进行研究。文献[3]为获得适用于中国航天工程特定填充式防护结构的弹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温度扰动对ODW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爆震燃烧是一种效率极高的燃烧形式,其传播速度可达每秒千米级,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实现爆震推进的方式主要有3种:脉冲爆震发动机、斜爆震发动机以及旋转爆震发动机。其中工作方式最为简单的是斜爆震发动机,其基本原理为以一道驻定于燃烧室内的斜激波(OSW)来诱发超声速来流混气燃烧,从而得到稳定自持的斜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蜂窝夹芯挖补修理结构弯曲性能研究*
    近年来,复合材料由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强、疲劳性能好和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1]。但传统的复合材料仍无法完全取代金属材料的地位,所以迫切需要开发新型先进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除具有传统复合材料的大多数优点外,还具有耗材少、成本低、面积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新型单轴柔性铰链拓扑结构设计与柔度分析*
    柔性机构以其便于微型化、免装配、免润滑、运动灵敏度高、无噪声、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1],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航空航天、微操作机器人、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工业设备等领域[2]。而其中的柔性铰链以其小体积、无摩擦和间隙、运动灵敏度高等优点[3],可以解决传统刚性铰链间隙带来的冲击、摩擦、润滑等问题。在柔性铰链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结构输出响应概率密度估计中分数矩求解方法*
    在工程结构的优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中,普遍存在着参数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对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描述,利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统计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可靠性分析等[1]。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概率统计方法、非概率凸集方法以及模糊方法。对于一些实际工程问题,结构输入参数可能需要同时采用以上3种方法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非线性多项式模型结构与参数一体化辨识*
    随着控制过程复杂性的提高和对非线性问题认识的深入,非线性系统辨识越来越成为控制问题的关键。建立描述非线性现象的模型是研究非线性问题的基础,如Bilinear模型、Hammerstein模型、Wiener模型和输入输出仿射模型等[1-3]。但这些模型由于受到自身结构限制,只能描述部分特殊的非线性系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采用FRM的窄过渡带奇型排列结构改进方法*
    在数字信道化系统设计中,数字信道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滤波器组进行均匀或非均匀设计的过程。滤波器组技术作为信号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和手段,其应用范围很广,如通信、图像处理、语音、雷达等[1-3]。其中,具有窄过渡带特点的滤波器组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业已成为该研究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4]。频率响应屏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