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合肥工业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3-27

 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所属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080805  获得授权时间:2000年

2.学科、专业简介(400字以内)

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有: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电工电能新技术及其应用,医学信息处理,飞行器雷电电磁防护。目前,该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0人,6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该学科所在的电气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并进入“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SOC-IP设计技术、处理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电工电能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电能变换中的可逆变流及控制技术、高性能DC/DC变换器拓扑及控制、电工电能新技术应用中的共性问题研究等; 医学信息处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生物医学信息的获取、处理,包括医学信号测量与处理、医学图像的分割、融合、三维重建可视化、计算机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现代医疗仪器等;飞行器雷电电磁防护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飞行器雷电电磁防护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等。

3. 培养目标(150字以内)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掌握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1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较好的文化美学素养和身心素质;具有热爱祖国、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和团结合作的品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 主要研究方向(3-5个)

(1)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2)电工电能新技术及其应用

(3)医学信息处理

(4)飞行器雷电电磁防护

5. 学制及学分

学制2.5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跨专业及同等学力研究生需补修本科阶段至少两门主干课程,所修学分不计入课程总学分。

6.课程设置方案: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7.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

文献阅读从第一学期开始,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逐步安排文献资料阅读。每个研究生的文献阅读总量,一般不应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阅读总量不少于二十篇。阅读内容由指导教师围绕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拟定,考核方式是提交文献综述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答辩,原则上在第三个学期内完成。

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合格者取得1学分。

(2)学术交流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听8次以上学术报告,做一次1小时以上的学术报告,学院成立考核小组,对该环节进行审定,合格者可取得1学分。

(3)创新实践

学院成立考核小组,从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情况,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申请专利,撰写项目申请书,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研制新的机构、装置和产品,获得各类比赛奖励等方面进行审定,合格者可取得1学分。

(4)工作技术实践

工作技术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生的课程教学、辅导、实验、实习的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辅导,也可以是厂矿企业、科研部门、工程单位的生产、科研的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等。工作技术实践的具体实践内容及要求,导师应在制定培养计划时结合硕士生毕业后的基本去向进行确定。工作技术实践完成后,均应由负责实践的单位(校内为系、所或研究室)进行考核,写出评语,合格者给予2学分;

工作技术实践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在一个学期内进行。集中安排的时间不得少于3周;分散安排的总工作量学时数不得少于100学时。

对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在3年以上,并符合上述时间要求的硕士生,可以申请免修,由学院审查批准。

8.学位论文

执行《合肥工业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及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学位论文应具有学术性、完整性、创新性、工程应用性。

本学科的学位硕士论文必须提前提交同一二级学科的其他导师预审,通过后方能办理答辩手续。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对硕士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抽查。凡经院学位委员会认定学位论文水平达不到标准或其培养、答辩过程不符合规范的将视为无效答辩,学院学位委员会不受理其学位申请。

9.论文发表

在学期间,以合肥工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或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或申请1项发明专利(受理)或获批1项实用新型专利,且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10.能力要求

具备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系统掌握电工基础、现代控制理论、电磁兼容理论、电路设计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工电能新技术等;熟悉相应的工具软件和开发平台应用软件,如Protel,Pispice,Matlab等;具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及调试的技能;具有科学实验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本学科的研究前沿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具有展开科学研究的能力,善于跟踪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先进的研究工具;在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等方面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沟通,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查阅文献资料和文献综述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运用英语阅读和写作科技论文,并进行会话交流;具有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学术观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具有严谨治学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崇尚科学,具有崇高的学术道德,反对学术造假;具有全面的素质修养,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和艺术欣赏水平;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符合时代对本专业高层次人才的素质需求。

11.其他说明

无。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