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合肥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3-27

 1. 所属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电机与电器、080801    

获得授权时间:1981年

2.学科、专业简介

该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之一,经几代人的努力,该学科已经形成了新型电机与特种电机、电气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分析与控制、电气传动中的多电平电能变换与系统控制、新型数字化驱动系统与控制、风力发电系统运行及控制等多个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并且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

该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81%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师资队伍中有安徽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培养对象和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此外,该学科所在的电气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准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也将该学科纳入了“211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了“电机及传动综合实验室”,为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硬件支撑条件。  

该学科已培养出的博士和硕士主要分配在国家的研究所、大型企业和教学、研究单位,为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掌握扎实的电机与电器及其控制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和发展方向,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胜任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以及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学或工程技术等工作。

4. 主要研究方向

(1)新型电机与特种电机

(2)电气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分析与控制

(3)新型数字化驱动系统与控制

(4)电气传动中的多电平电能变换与系统控制

(5)风力发电系统运行及控制

5. 学制及学分

学制2.5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

6.课程设置方案: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7.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

文献阅读从第一学期开始,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逐步安排文献资料阅读。每个研究生的文献阅读总量,一般不应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阅读总量不少于二十篇。阅读内容由指导教师围绕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拟定,考核方式是提交文献综述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答辩,原则上在第三个学期内完成。

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合格者取得1学分。

(2)学术交流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听8次以上学术报告,做一次1小时以上的学术报告,学院成立考核小组,对该环节进行审定,合格者可取得1学分。

(3)创新实践

学院成立考核小组,从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情况,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申请专利,撰写项目申请书,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研制新的机构、装置和产品,获得各类比赛奖励等方面进行审定,合格者可取得1学分。

(4)工作技术实践

工作技术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生的课程教学、辅导、实验、实习的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辅导,也可以是厂矿企业、科研部门、工程单位的生产、科研的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等。工作技术实践的具体实践内容及要求,导师应在制定培养计划时结合硕士生毕业后的基本去向进行确定。工作技术实践完成后,均应由负责实践的单位(校内为系、所或研究室)进行考核,写出评语,合格者给予2学分;

工作技术实践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在一个学期内进行。集中安排的时间不得少于3周;分散安排的总工作量学时数不得少于100学时。

 对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在3年以上,并符合上述时间要求的硕士生,可以申请免修,由学院审查批准。

8.学位论文

执行《合肥工业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及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学位论文应具有学术性、完整性、创新性、工程应用性。

本学科的学位硕士论文必须提前提交同一二级学科的其他导师预审,通过后方能办理答辩手续。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对硕士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抽查。凡经院学位委员会认定学位论文水平达不到标准或其培养、答辩过程不符合规范的将视为无效答辩,学院学位委员会不受理其学位申请。

9.论文发表

在学期间,以合肥工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或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或申请1项发明专利(受理)或获批1项实用新型专利,且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10.能力要求

以数学、电工理论及各种现代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地掌握电机学、电子学、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电机及其有关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监测和控制等实际问题,掌握现代设计理论、电机电磁场理论、控制理论、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等应用方法,熟悉应用MATLAB软件和MS Office软件,熟练使用C/C++等开发语言,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应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要求研究生通过协助指导教师申报纵向或横向课题提高其自身的申请课题能力,能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开展科研工作,在中文核心期刊上或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外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本学科的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本学科要求研究生英语水平良好,并具备英文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学术道德规范,善于学习,勇于开拓,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

11.其他说明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