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3-27

 一、授权领域名称:电气工程  领域代码:430108  授权时间:1998年

二、领域简介

本工程领域是现代科学技术基础领域之一。电气工程以电磁场理论、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为为基础理论,以电力系统、电机电器、电力电子、新能源技术为实现基础,电力系统分析、高压工程技术、继电保护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特种电源技术、电机设计及优化是电气工程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领域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其二级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安徽省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为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并进入“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目前,该学科拥有教授15人,副教授35人,6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四、主要研究方向(3-5个)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电力电子与特种电源技术

(3)电机及其控制

(4)新能源发电技术

五、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5年。

六、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利用一年时间完成,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利用一年半时间完成。

七、课程设置方案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践教学采用学分制,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位课程不少于11学分。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位课程合格成绩为75分,非学位课程合格成绩为60分。课程设置方案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性质

备注

 

考试

考查

 

 

 

 

 

 

 

自然辩证法

36(18)

2

 

 

必修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12)

1

 

 

 

英语

90

2

 

 

矩阵理论

40

2.5

 

 

选修不少于2学分

 

数值分析

32

2

 

 

 

数理统计

32

2

 

 

 

高等电力电子学

32

2

 

 

选修不少于4学分

 

电机系统分析

32

2

 

 

 

现代控制理论

32

2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

32

2

 

 

 

 

 

 

 

论文写作

16

1

 

 

专业选修课(选修学分应满足规定最低总学分要求)

 

DSP技术实验

16

1

 

 

 

电力系统规划

32

2

 

 

 

继电保护新技术

32

2

 

 

 

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32

2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32

2

 

 

 

电力系统仿真

32

2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32

2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

32

2

 

 

 

DSP应用系统设计

32

2

 

 

 

电磁兼容原理

32

2

 

 

 

现代电源技术

32

2

 

 

 

电力电子系统仿真技术

32

2

 

 

 

现代电机专论

32

2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

32

2

 

 

 

最优化方法

32

2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补修2门

 

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工程电磁场

 

 

 

 

 

 

电机学A

 

 

 

 

 

 

实践环节

8学分,8000字实践报告

 

必修环节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0

1

 

 

 

不计入总学分

 

 

 

 

 

 

 

 

 

 

 

 

 

 

 

 

 

 

 

 

 

 

 

 

 

 

 

 

 

 

 

 

 

 

 

 

 

 

八、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鼓励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实践基地或相关企业实习,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1、  实践教学时间、学分

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采用学分制,须修满8学分。

2、  实践教学地点和内容

实践教学可以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或相关企业工程或生产现场进行,导师帮助所指导的研究生确定实践教学地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实践教学单位主要业务或产品;设计流程或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工程和生产管理等。

3、  实践教学报告及其要求

实践结束后,学生需填写《合肥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其中要求撰写的实践报告部分不少于8000字。包括:实践教学单位的主要业务或产品;设计流程或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实践教学单位技术或管理特色;技术或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你对实践教学单位技术或管理创新方面的建议等。

4、  实践教学学分的认定:

实践结束后,实践活动所在企业(单位)和学校指导教师分别就研究生实践学习情况和实践报告内容,在《合肥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上给出考核意见,然后由学院组织专家就实践报告进行面试考核,面试考核小组由由3-5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填写面试考核表。面试考核合格,实践教学记8学分。

九、学位论文

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具体内容和形式要求:

1)    工程设计与研究类

l       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

l       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    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

l       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

l       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

l       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实用性。

3)    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类

l       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

l       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

l       应有调试、测试乃至应用结果和评价。

4)    工程管理类

l       应有明确的生产与工程应用背景和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l        收集与统计的数据充分、可靠。

l        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十、论文答辩要求

1)    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2)    学位论文正文不少于3万字(其中产品设计、技术改造、软件开发类论文文字部分不少于1万字,且图纸或程序源代码需等效达30个标准版面以上),撰写格式参考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关规定。

3)    论文开题报告和中期阶段报告。

4)    《合肥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

5)    论文评阅:由2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且至少有1位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或相关公共管理部门的外单位专家。论文评阅时间不少于7天。

6)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由学院组织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成员中至少有1位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或相关公共管理部门的外单位专家。最多只能聘请1位论文评阅人参加答辩。指导教师可以参加答辩委员会。

十一、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专业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二、其他说明

实践教学为必修,8学分,包含在总学分内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