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安徽工业大学 /2014-03-31

 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36)

 

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

代    码:0852

 

一、学科介绍

工业工程(Industry 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设置和改善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该学科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生产系统的投入要素得到有效利用,达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取最佳效益的目的。

安徽工业大学在安徽省开展工业工程专业教育较早,2001年由机械工程学院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2007年拥有工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开展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该学科目前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省部级及具有重大工程背景的高水平科研项目,获得了一批先进的科研成果

对我国产业界和学术界来说,工业工程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大力推广应用工业工程将促使我国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方式,在不投资或少投资的情况下实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的目标,从而增加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目标:为大中型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与管理融合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业工程领域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较好地掌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懂得现代经济和现代管理理论,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产系统出现的实际问题。

3.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并掌握一门外语。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1.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2年,在职攻读的一般为3-5年。包括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2.全日制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1年左右,实践训练环节,8学分。在职攻读的课程学习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半脱产方式,到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以实习报告或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3.全日制学位论文可在学校完成也可在企业实习单位完成,时间为一年左右;在职攻读的学位论文在本单位完成,论文工作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应用课题,时间规定为1.5年,最长不超过3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工业工程学科特点,开设工业工程学科必要的基础课和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体现系统性、综合性和先进性,能够反映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发展趋势。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必须在规定年限内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3学分。

具体课程与学分见下表:

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课程编号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课程性质

1

自然辩证法

10360001

45

2

1

必   修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360002

30

1

2

3

研究生英语读写与翻译

10360030

60

2

1

4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10360031

30

1

2

5

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与编程

08523620

40

2

1

6

高等工程数学

10360014

60

3

1

7

高级管理学

08523621

40

2

1

8

现代优化理论与方法

08523622

40

2

1

9

现代工业工程

08523612

40

2

1

合          计

 

 

17

 

 

1

决策理论与方法

08523613

40

2

2

选   修

(不少于

13学分)

2

系统理论与方法

08523614

40

2

2

3

物流技术与装备

08523601

40

2

2

4

先进制造系统与技术

08523602

40

2

2

5

工程经济学

08523603

40

2

2

6

创造心理学

08523604

40

2

2

7

生产与运作管理

08523605

40

2

2

8

现代人因工程

08523615

40

2

2

 

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课程编号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课程性质

 

 

 

 

9

设施规划与设计

08523606

40

2

2

 

10

ERP原理及应用

08523616

40

2

2

11

现代质量管理与控制

08523617

40

2

2

12

知识产权基础

08520010

18

1

1

13

信息检索

08520009

18

1

1

14

现代企业管理

08523607

40

2

1

15

现代公司经营

08523608

40

2

1

16

系统建模与仿真

08523618

40

2

2

17

项目管理

08523619

40

2

2

18

电子商务

08523609

40

2

2

19

专业英语

08523610

40

2

2

20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08523611

40

2

2

21

运筹学

08523623

40

2

2

22

管理信息系统

08523624

40

2

2

23

专业英语

08523625

40

2

2

24

第二外国语(日语)

10360009

40

2

2

合          计

 

 

38

 

 

1

《工业概论》

00004001

32

2

2

 

2

《生产运作管理》

09584003

56

3.5

2

3

《系统工程》

09584002

48

3

3

备注:

1.对于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求补修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三门:《工业概论》、《生产运作管理》、《系统工程》,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研究生学分;

2.自2011级起,新生在入学前通过CET6(有效期不超过3年)级等的可免修《研究生英语读写与翻译》、《研究生英语视听说》并获得相应学分;

3.自2011级起: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号10360036  2学分  36学时 开课学期第1学期;原《自然辩证法》改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号10360037  1学分  18学时 开课学期第1学期。

 

五、实践环节

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学术活动和实践环节训练,要求在校期间必须参加3次各类学术活动。实践环节一般为教学实践(如本科教学辅导等)、企业生产实践(如到企业生产实习)。其中,企业生产实践不少于半年,并要求提交企业生产实践总结报告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答辩前将导师签字的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秘书保管,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并记8学分。

六、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必须在双导师指导下选定好研究课题并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及修改、论文送审及修改、论文答辩及修改等)都应按《安徽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的有关条款执行。

1.论文题目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一个系统(生产、物流等)的规划和设计,或者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2.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论文应能体现学员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应注重研究成果在工程上的实用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

学位论文答辩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4学期末进行。学位论文工作进程安排如下:

序号

内      容

时间安排

考核方式

1

文献综述(近10年国内外文献,主要是近5年的期刊)

第2学期末

导师或学科组

2

开题报告(报研究生学院)

第3学期9月初

导师、学科点、学院

3

论文工作

第3至4学期

导师或学科组

4

论文中期检查(报学院)

第3学期末

导师或学科组、学科点

5

论文预答辩和论文修改

第4学期4月

导师或学科组、学科点

6

论文内审,重复度检测

第4学期6月

导师、学院、研究生学院

7

论文送审和论文修改

第4学期5月

导师、学院、研究生学院

8

论文答辩和论文修改

第4学期6月

导师、学院、研究生学院

注:此表适用于全日制专业硕士

 

序号

内      容

时间安排

考核方式

1

近10年国内外文献综述(报研究生学院)

第4学期10月

学科点、导师

2

开题报告(报研究生部)

第4学期10月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3

论文工作

第4至6学期

研究生导师

4

论文审查

第6学期9月

学科点

5

论文预答辩

第6学期10月

学科点、导师

6

论文答辩

第6学期

导师与答辩委员会

注:此表适用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