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细菌。细胞膜含固醇,能通过0.45mm滤菌器,呈二分裂繁殖,含DNA与RNA。支原体是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过去曾称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leuropneumonia-like organism, PPLO),由于它们能形成有分枝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
第一节 概 述
支原体因其没有细胞壁故归属于柔膜体纲(Mollicute)的支原体目(Mycoplasmatales)。下分3个科:①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 ②无胆甾原体科(Acholeplasmataceae),生长时不需要外源性胆固醇; ③螺原体科(Spiroplasmataceae),生长至一定阶段呈螺形。在支原体科中又分支原体(Mycoplasma)和脲原体(Ureaplama) 等4个属。支原体属现知有96个种,对人致病的主要为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人型支原体(M. hominis)、生殖器支原体(M. genitalium)、穿透支原体(M.penetraus);而脲原体属有7个种,对人致病的主要为溶脲脲原体(U. urealyticum)。 (
一、生物学性状
(一) 形态与结构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具有高度多形性,但基本形态有三种,即球形、双球形及丝状。有时呈棒状、星状、环状、哑铃状等不规则形态。大小为0.2~0.3μm,很少超过1.0μm,是原核细胞生物中最小的。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用姬姆萨染料着色较好,呈淡紫色,但需染3小时以上。
电子显微镜下的支原体细胞膜超微结构分三层,内、外二层主要是蛋白质,中间层为约含胆固醇36%的脂质。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B、皂素、毛地黄苷等能引起支原体细胞膜的破坏而死亡。与其他原核生物一样,支原体胞质内含有核糖体。
有的支原体在细胞膜外还有一层由多聚糖构成的荚膜,有毒性,是支原体的致病因素之一。
有的支原体有一种特殊的顶端结构,能使支原体粘附在宿主上皮细胞表面。这与支原体在粘膜上的定植和致病有关。也有认为顶端结构在表面上呈交替粘附和释放,造成支原体在表面滑动。
(二) 基因组特征
支原体基因组是一环状双链DNA,其大小为大肠埃希菌的1/5。 其中,肺炎支原体基因组为0.816 Mb, G+C占40%,大约677 ORF;生殖器支原体基因组为0.58Mb,G+C占32%,大约470 ORF。
(三)培养特性
支原体的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一般都以牛心浸液为基础,除无胆甾原体外培养基中必须加入10%~20%人或动物血清,用于提供支原体合成胆固醇和其他长链脂肪酸,且能稳定细胞膜。支原体对pH要求较严格,一般在pH7.8~8.0间生长,低于7.0则死亡。溶脲脲原体因其分解尿素产氨,可使培养基pH升高,故它的最适pH为6.0~6.5。支原体一般为兼性厌氧,仅个别菌株专性厌氧。绝大多数的支原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2~41℃,最适温度为36~37℃。
支原体主要以二分裂繁殖为主,由于基因组小,代谢能力有限,故繁殖缓慢,在含1.4%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上孵育2~3天(有的需要2周)后形成细小菌落,直径为50~500μm,肉眼不易观察,低倍镜下绝大多数支原体的菌落呈荷包蛋样菌落,菌落核心较厚,向下长入培养基,周边为一层薄薄的透明颗粒区(图18-1)。肺炎支原体的菌落较大,直径100~150μm。溶脲脲原体的菌落最小,仅10~40μm,故曾称“T”株 (tiny strain)。
有的支原体以出芽、分枝或由球体延伸成长丝,然后分节段成为许多球状或短杆状的颗粒。
在液体培养基中支原体的生长量较少,且个体小,一般不易见到混浊,只有小颗粒沉于管底。溶脲脲原体在生长量最大时每ml不超过106~107个菌落形成单位(CFU),故液体清亮。支原体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达高峰后,若继续培养,则很快死亡。在低温下可延长存活时间。
图18-1支原体菌落 (×10)(肖家祁提供)
支原体是污染细胞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支原体在细胞培养中不一定都引起细胞病变,但可影响这些细胞用于病毒培养。
(四)生化反应
支原体可根据是否能利用葡萄糖、水解精氨酸和尿素来进行鉴别。
表18-1 人类主要支原体及生化反应
支原体
|
葡萄糖
|
精氨酸
|
尿素
|
吸附细胞
|
肺炎支原体
|
+
|
-
|
-
|
红细胞
|
人型支原体
|
-
|
+
|
-
|
-
|
生殖器支原体
|
+
|
-
|
-
|
-
|
穿透支原体
|
+
|
+
|
-
|
红细胞、CD4+ T细胞、巨噬细胞
|
溶脲脲原体
|
-
|
-
|
+
|
-
|
(五)抗原结构
支原体细胞膜上的抗原结构由蛋白质和糖脂组成。各种支原体均有其特有的抗原结构,交叉较少,在鉴定支原体时有重要意义。
(六) 抵抗力
支原体因无细胞壁对理化因素的影响比细菌敏感。对热、干燥的抵抗力弱,对紫外线敏感,容易被脂溶剂及常用的消毒剂如酚、甲醛灭活,但对醋酸铊、结晶紫的抵抗力大于细菌。在分离培养时,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醋酸铊可除去杂菌生长。但溶脲脲原体对醋酸铊敏感。支原体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耐药,但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强力霉素、氯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链霉素等敏感。近年来国内应用强力霉素较普遍。1999年有报道1/5的溶脲脲原体与1/4人型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已产生耐药。耐药株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仍敏感。二种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均高度敏感。由于它们大多携带耐四环素基因tetM,故大多对四环素耐药。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支原体广泛存在于人、动物体,而且一般在细胞外寄生,很少侵入血液及组织,故大多对宿主无致病性。对人致病的主要有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支原体黏附细胞的特性成为感染的先决条件。肺炎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及穿透支原体以其顶端结构能与宿主易感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黏附于细胞上,通过支原体与宿主细胞膜间相互作用,释放有毒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NH3和超氧离子,使宿主细胞受损。同时从宿主细胞膜获得脂质和固醇作为养料;溶脲脲原体可能有粘附精子作用,影响精子动力;且可能与人精子膜有共同抗原,可因免疫损伤而致不育。穿透支原体能粘附并侵入CD4+ T淋巴细胞引起免疫损伤。
(二)免疫性
支原体免疫机制比较复杂。对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较多。
感染早期,肺炎支原体可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急性期炎症因子IL-6和 TNF-α,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随着感染的继续,可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一般认为体液免疫由糖脂抗原引起,细胞免疫由蛋白抗原引起。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不完全,粘膜产生的sIgA在防止再感染上有重要作用。
肺炎支原体还可作为超抗原,吸引炎症细胞浸润,同时释放细胞因子。开始为TNF-α和IL-1,随后为IL-6。这些因子可进一步清除病原体。
穿透支原体可粘附、入侵人类红细胞、CD4+ T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损伤红细胞及破坏细胞免疫,诱发严重感染与加重艾滋病。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一、肺炎支原体
目前已从正常人和动物呼吸道粘膜上分离出多种支原体,其中能确定引起人类肺炎的只有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一种。(
(一)生物学特征
肺炎支原体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生长速度慢,一般为7~10天,反复传代后生长快,电镜下见丝状体尖端有特殊结构。蛋白抗原是肺炎支原体在其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抗原成分,所有肺炎支原体株共同具有P1蛋白,它是肺炎支原体的主要特异性免疫原,刺激人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反应较强且持久,是目前血清学诊断推选的主要抗原。P1蛋白又称粘附因子,是膜表面蛋白,位于肺炎支原体细胞膜尖端有特殊结构表面,能介导肺炎支原体粘附在红细胞和呼吸道上皮细胞。
(二)致病性
肺炎支原体主要侵犯呼吸道,一般通过飞沫传播,在一般人群中,它可导致大约20%的人患上肺炎;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它可引起50%的人患上肺炎。虽然肺炎支原体长期以来与学龄儿童、青少年和中青年所患的肺炎有关,但在近几年也引起了成人和5岁以下儿童的地方性肺炎以及偶尔的流行性肺炎。
它对宿主细胞的粘附是其定居和感染的必要条件。首先是P1粘附蛋白介导的细胞粘附,接着是纤毛滞动。
引起的肺炎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2左右。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季节性,亚临床感染多见,临床症状较轻,仅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近年来经PCR技术证明有些喘息性哮喘、支气管炎与之有关。在一些患者中可发生肺外并发症,包括脑膜脑炎、心血管症状、上行性麻痹、溶血性贫血、关节炎和皮疹,其他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肺外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也有可能是病原体的直接侵袭作用。
(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
1.分离培养 取可疑患者的痰或咽拭接种在含有血清和酵母浸膏的培养基中,用青霉素、醋酸铊抑制杂菌生长。初分离时生长缓慢,需要观察较长时间。长出的菌落没有明显周边。多次传代后生长加快,菌落呈典型荷包蛋样。分离的支原体可经形态、血细胞吸附、生化反应以及特异性抗血清作生长抑制试验(GIT)进行鉴定。培养阳性率差,血清学诊断阳性者培养仅64%阳性。
2.血清学检查 临床上常用冷凝集试验,但仅50%左右患者出现阳性。此反应为非特异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腮腺炎、流感等也可出现冷凝集素效价的升高。
3.PCR 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的检测方法敏感性低和与呼吸道其他支原体有交叉反应,又由于探针相对不敏感,所以对于许多支原体,已建立了基于16SrRNA基因的PCR系统,如可以检测肺炎支原体的P1粘附素。但在肺炎衣原体中,将PCR技术与培养技术、血清学方法相比较,PCR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没有呼吸道症状、培养也是阴性时,阳性的PCR结果提示其为假阳性,或感染后肺炎支原体的持续存在,或无症状带菌者。定量研究对定论是有帮助的。
(四) 防治原则
肺炎支原体灭活或减毒活疫苗的应用效果尚不能肯定,有待继续研究。
二、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
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有溶脲脲原体(U. urealyticum)、人型支原体(M. hominis)、生殖器支原体(M. genitalium)。因在大多数性活跃的成人下生殖道中可以检测到这些支原体,故现已被列为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
我国于1986年首次分离出溶脲脲原体,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在人和动物的接种研究结果和免疫抑制患者的观察结果都认为,溶脲脲原体是男性非衣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病因。在淋病患者中溶脲脲原体检出率比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溶脲脲原体高2倍多,可能因淋病奈瑟菌损伤泌尿生殖道粘膜有利于溶脲脲原体的粘附,也是淋病治愈后有些人仍有症状遗留的原因。
生殖器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有关。使用PCR技术检测的结果发现生殖器支原体在急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尿液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没有尿道炎的人群,而且在一些急性疾病的患者中,已检测到抗体。
目前有报道,人型支原体仅在有急性肾盂肾炎症状的患者的上泌尿道中分离到,并常伴有抗体反应,人型支原体可引起大约5%的类似病例。
生殖道的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出生缺陷、死胎均有关系。如在自发性流产的胎儿和死胎及早产婴儿内脏中,溶脲脲原体的分离率高于引产或满月产婴儿。人型支原体可致一些流产后或正常分娩后妇女发热。因为研究发现大约10%的发热妇女的血标本中分离到人型支原体,而在流产但不发热和健康的妊娠妇女中不能分离到。而且,在发热的流产妇女中大约一半可检出抗体,而无发热者中极少检出抗体。对溶脲脲原体所做的相似的分离病例报道提示,至少在部分人中,溶脲脲原体可单独导致自发性流产和早产。
尽管国内有许多报道认为溶脲脲原体可引起不孕,但是至今还不能十分肯定这一观点。
溶脲脲原体的分离可用加尿素和酚红的含血清支原体肉汤。肉汤内可加青霉素抑制杂菌生长。若酚红变红,但培养液澄清,表示阳性。在固体培养基上用低倍镜观察,可见有微小的荷包蛋样或颗粒样菌落生长。免疫斑点试验(IDT)是将待检材料滴加于硝酸纤维膜上,干燥后加免疫血清。若两者特异性相对应就不能被洗去,可用酶标SPA显色,表示阳性反应。此法可用于检测溶脲脲原体抗原或鉴定培养物。
此外尚可应用PCR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尿素酶基因等来检测溶脲脲原体。
三、穿透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M. penetraus)穿透支原体是1990年首次从1例艾滋病患者尿中分离出的一种新支原体,形态为杆状或长烧瓶状。大小(0.2~0.4)μm × (0.8~2.0)μm。一端为尖形结构。培养基中需加血清,生长较慢,菌落呈荷包蛋样,生化反应有别于其他支原体。抗原和其他支原体不同。
穿透支原体的致病性与其尖形结构有关,具粘附和穿入作用,感染2h后,即能粘附、穿入人或动物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并在细胞质中大量复制,导致宿主细胞受损和死亡。
有人对穿透支原体和HIV混合感染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穿透支原体可能促进HIV的复制和病程的发展。其诱导TNF-α的表达可能也是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ELISA和免疫印迹检测发现,艾滋病患者234例中,穿透支原体的检出率为41.5%,而HIV携带者者118例,该支原体检出率仅20.3%;其他性传播性疾病患者336人中此支原体阳性率仅 0.8%;而健康HIV阴性者384人中阳性率仅为0.3%。由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免疫缺陷增加了对穿透支原体的易感性,而穿透支原体的感染又可能促进HIV的复制,加速HIV感染患者的病情进展。
治疗可用对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