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甘勇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可以胃肠道吸收屏障同时具有靶向肝脏和葡萄糖响应释药特性的智能聚合物纳米囊泡(Pep-PMS)。Pep-PMS具有中空的结构,可高效荷载胰岛素。在高糖环境下,Pep-PMS囊泡可以迅速破裂进而释放胰岛素。更重要的是,在模拟体内血糖变化的过程中,Pep-PMS释放胰岛素的速率会随着血糖的变化而变化,显示Pep-PMS可能具有维持餐后血糖的能力。在克服肠上皮细胞屏障方面,Pep-PMS通过肠上皮表面GM1介导的转运途径,不仅提高了胰岛素的细胞摄取量也避免了胞内溶酶体降解,最终载体可以进行完整跨胞。体内研究表明,Pep-PMS口服后主要分布在肝脏,可以依据体内葡萄糖浓度智能释放胰岛素,并形成模拟体内正常环境特点的胰岛素肝脏-外周组织的浓度梯度分布。在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Pep-PMS在高血糖条件下显现了良好的单次和多次响应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效果。长期给药研究发现,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肝糖原水平显著提高,这意味着Pep-PMS口服后不仅可以合理控制餐后血糖,更可以像正常机体一样改善体内葡萄糖的利用和分布。同时,Pep-PMS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这将为该纳米囊泡的应用前景提供保障。
研究人员相信,这种根据机体自身胰岛素分泌特点设计的智能仿生型聚合物纳米囊泡将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10.1002/adfm.201910168)上。
(本文转载自:materialsviews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