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040108)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硕士应达到的要求:
1)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任务;
2)求学期间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发表科研成果;
3)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评审和论文答辩。
(二)研究方向
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主要导师:
李进教授、马树超研究员、惠中教授
2、 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主要导师:
胡国勇教授、陈焕章副教授
(三)学制
3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 学校公共课
1、政治1 2学分
2、政治2 2学分
3、英语 2学分
二 学位基础课
1、教师教育学 3学分
2、通识教育(学术讲座等) 3学分
3、计算机多元统计方法 3学分
三 学位必修课
1、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3学分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3学分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与管理 3学分
4、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 3学分
四 专业选修课
1、专业外语 2学分
2、教育哲学 2学分
3、职业测评 3学分
4、管理心理学 3学分
五 导师研究方向专题讲座(无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1、培养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堂研讨结合、学校教育与校外实习结合的方式
2、考核方式采用学生撰写科研论文形式,并以百分制计算成绩。
(六)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
1、论文选题和内容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具有一定的创意和前沿性。
2、论文的封面、中外文提要、目录、正文、附录、注释、参考文献的编排,都必须符合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所有注码必须注明国别、作者(或译者)、书刊名称、卷次章节、页码、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3、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由作者本人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秘书分送答辩委员。
(2)答辩委员会由5-7名与选题有关的教授(或研究员)组成。答辩委员会推举一名答辩主席,答辩人的导师不能担任答辩主席。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投票表决,答辩主席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
4、学位授予
论文在获三分之二(或以上)答辩委员通过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七)教学大纲
☆ 课程一: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总体把握该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动向
2、学习该学科领域的学术思维方式
3、培养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 职业技术教育学绪论
§1.1 职业技术教育学概述
§1.2 职业技术教育学简史
第二章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
§2.1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2.2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特征研讨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
§3.1 职业技术教育本质概述
§3.2 职业技术教育本质问题研讨
第四章 职业技术教育思想
§4.1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概述
§4.2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研讨
第五章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5.1 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概述
§5.2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
第六章 职业技术教育制度
§6.1 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概述
§6.2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制度
§6.3 主题研究课。内容涉及第五、第六章。
第七章 职业分工和发展
§7.1 社会分工与社会职业发展
§7.2 我国的社会职业结构分析
第八章 职业素质结构
§8.1 职业素质结构概述
§8.2 职业素质的形成特征研讨
第九章 职业资格制度
§9.1 职业资格制度概述
§9.2 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
第十章 生涯发展与职业指导
§10.1 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
§10.2 我国的职业指导体系
§10.3 主题研究课。内容涉及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章。
第十一章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11.1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概述
§11.2 主题研讨:问题与对策
第十二章 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12.1 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概述
§12.2 主题研讨:问题与对策
第十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方法
§13.1 职业技术教育方法概述
§13.2 主题研讨:问题与对策
第十四章 职业道德教育
§14.1 职业道德教育概述
§14.2 主题研讨:问题与对策
第十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师资
§15.1 职业技术教育师资概述
§15.2 主题研讨:问题与对策
(三)主要参考资料
1、《职业教育学》,马建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2、《职业教育学》,李 强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7月出版。 2010
3、CNKI数据库资料。
(四)任课教师:陈焕章
(五)总时数: 60学时
(六)考核方式:写论文
☆ 课程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国际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各主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及特点。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的方法,能够结合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分析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概况
第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
§1、职业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
§2、职业教育从中等教育相高等教育过渡
§3、体系化与特色的形成
第三章、主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特点
§1、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2、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3、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4、法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5、欧洲其他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6、日本、韩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7、澳大利亚、新西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第四章、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教育政策与劳动政策(教育与培训)
§2、教育体系中的职业教育体系
市场化模式与公共服务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公益性问题)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3、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问题
§4、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技术”与“技能”
§5、课程、教学模式
§6、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第五章、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中问题
§1、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
§2、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高等职业教育
§3、劳动雇佣制度与高等职业教育
§4、教育文化传统与高等职业教育
(三)主要参考资料:
1、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匡英《比较高等职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3、胡国勇《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1996年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
(四)任课教师:胡国勇
(五)总时数: 60学时
(六)考核方式:读书报告1篇,文献综述1篇,小论文1篇
☆ 课程三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与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管理体制和历史沿革,掌握我国职业教育法的政策要点;通过比较我国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各区域的政策措施;初步掌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发展历程
§1.1发展背景。
§1.2发展历程。
§1.3主要特征。
§1.4重要时期的政策制定分析。
第二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
§2.1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
§2.2各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
§2.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2.4新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2.5 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借鉴。
第三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3.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回顾。
§3.2 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发展与经验。
§3.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立法的基点、主要内容特点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
§3.4 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
第四章 我国不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政策措施比较
§4.1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4.2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4.3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资源。
§4.4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供给资源的适应性。
§4.5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就业。
§4.6 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比较。
第五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管理的方法论概述
§5.1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预警机制。
§5.2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5.3 对高等职业教育效益评价的探讨。
§5.4 高等职业教育效益评价中的统计分析技术。
§5.5 DEA方法在高等职业教育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三)主要参考资料
1、《职业教育的政策趋向》,孙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2、《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马树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3、《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效益评价方法》,陈嵩,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
(四)任课教师:陈嵩
(五)总时数:60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
☆ 课程四: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
2、学习和掌握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方式
3、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了解科研规范和论文写作规范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 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1.1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
§1.2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基本走向
第二章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对象系统分析
§2.1 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统特征
§2.2 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目标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特点分析
§3.1 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分析
§3.2 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特征
第四章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选题设计
§4.1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选题概述。
§4.2 主题研讨:热点问题研究及选题设计1。
§1.1 主题研讨:热点问题研究及选题设计2。
第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思路设计
§5.1 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思路概述
§5.2 主题研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案
第六章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方法分类
§6.1 常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法
§6.2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法分类
第七章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文献收集
§7.1 文献法研究概述
§7.2 主题研讨:文献法的运用案例
第八章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实证调研(1)
§8.1 问卷法研究概述
§8.2 主题研讨:问卷法的运用案例
第九讲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实证调研(2)
§9.1 访谈法研究概述
§9.2 主题研讨:访谈法的运用案例
第十章 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验研究方法
§10.1 实验法研究概述
§10.2 主题研讨:实验法的运用案例
第十一章 职业技术教育的个案研究方法
§11.1 个案研究法研究概述
§11.2 主题研讨:个案研究法的运用案例
第十二章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质性与量化分析
§12.1 定性分析特征
§12.2 定量分析特征
第十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成果总结
§13.1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成果体系
§13.2 主题研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成果评估
第十四章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论文写作
§14.1 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
§14.2 投稿论文的写作技巧
(三)主要参考资料
2、CNKI数据库资料。
(四)任课教师:陈焕章
(五)总时数: 60学时
(六)考核方式:写一篇科研设计
培养计划表
(硕士)
院(系、
所)
|
教育学院
|
学 科、
专 业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
研 究
方 向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
|||||||||||||||
课程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
学
时
|
各学期教学周时数
|
任课教师
|
考核方式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必
修
课
程
|
学
位
公
共
课
|
第一外国语
|
2
|
|
|
|
|
|
|
|
|
|
考试
|
|||
政治1
|
2
|
|
|
|
|
|
|
|
|
|
考试
|
|||||
政治2
|
2
|
|
|
|
|
|
|
|
|
|
考试
|
|||||
学位基础课
|
教师教育学
|
3
|
|
|
|
|
|
|
|
|
|
考试
|
||||
通识教育
|
3
|
|
|
|
|
|
|
|
|
|
考试
|
|||||
计算机多元统计方法
|
3
|
|
|
|
|
|
|
|
|
顾荣炎
|
考试
|
|||||
|
|
|
|
|
|
|
|
|
|
|
|
|||||
学位专业课
|
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
3
|
|
|
|
|
|
|
|
|
陈焕章
|
考试
|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
3
|
|
|
|
|
|
|
|
|
胡国勇
|
考试
|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与管理
|
3
|
|
|
|
|
|
|
|
|
陈 嵩
|
考试
|
|||||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
|
3
|
|
|
|
|
|
|
|
|
陈焕章
|
考试
|
|||||
选
修
课
程
|
专业外语 (限定选修)
|
2
|
|
|
|
|
|
|
|
|
钱扑
|
|
||||
教育哲学
|
2
|
|
|
|
|
|
|
|
|
陈建华
|
|
|||||
职业测评
|
3
|
|
|
|
|
|
|
|
|
顾海根
|
|
|||||
管理心理学
|
3
|
|
|
|
|
|
|
|
|
樊 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
培养
环节
名称
|
学术讲座
|
|
|
|
|
|
|
|
|
|
|
|
||||
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审
|
||||||
论文写作与答辩
|
|
|
|
|
|
|
|
|
|
|
答辩
|
|||||
同等学力者补修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