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工作成绩,激发工作热情,弘扬拼搏精神,促进研究所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上海巴斯德所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十大新闻事件”评选活动,在部门推荐、微信投票的基础上,经所务会审议,确定以下事件为上海巴斯德所2017年度“十大新闻事件”。
-------------------------------------------------------------------------------------------------------------------------------------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中心组学习为载体,以“支部建在实验室”为抓手,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结合党委、纪委换届选举,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实践,引导广大党员学思践悟十九大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
二、对标四类机构改革要求,创新机制体制,落实改革新举措

完成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撑两部门的结构性调整,建立岗责清晰、能上能下的定编定岗岗位体系和分类考核标准,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相称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进一步改革完善职工“三元结构工资”收入分配机制,出台新的薪酬方案和收入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包括休假、住房货币化补贴等在内的职工福利体系,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三、巴斯德国际网络亚太区域联盟首届学术年会——《自然》亚洲黄热病风险评估研讨会成功召开

成功主办“巴斯德国际网络联盟亚太区域——《自然》亚洲黄热病风险评估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区的“巴斯德国际网络联盟”成员单位共百余名科学家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主题报告从流行病学、疫苗学、蚊媒控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亚太地区黄热病研究的相关进展及对疾病的诊断、控制、应对措施和数据采集等工作现状。并深入讨论和评估了在亚洲地区黄热病病毒的潜在威胁,提出减缓和应对出现黄热病流行需要采取的行动建议。
四、“塞内加尔流行病联合研究中心”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

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上海巴斯德所与塞内加尔达喀尔巴斯德所就共建“西非健康产业园(BioSpark)”达成合作共识。此项目也是研究所倡导的 “中非彩虹计划”(暨“亚洲和非洲突发疾病预防控制的研究计划”)的重要启动部分。该联合中心将围绕流行病发现、预测与控制等方面,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合作,研发传染病防控适用型和特需型技术与产品,建立西非健康产业园。
五、聚焦高峰计划,人才工作取得新成绩

与法国巴斯德所和梅里埃基金会合作设立“梅里埃基金会(G4)人才专项项目”,加大国际高水平青年人才吸引力度;以上海市人才高峰计划为牵引,围绕重大突破与重点培育学科布局,积极推进人才引进工作,新引进学科组长4名,其中1人获批“上海市外专****”,2人获批中组部“青年****”。继续拓展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招收外籍博士后10人;此外,11人次获得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国家外专局、上海市外专局引进境外技术人才项目、中科院青促会等各类重要项目支持。
六、“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麒麟创新研究院”共建协议签署

与南京市麒麟科创园共建创新研究院,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标生物科技与产业推动长三角经济带发展,以满足生物安全防范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原始创新驱动共性瓶颈技术突破,融汇政产经资创新要素拉动产业板块发展。
七、与苏州大学签署共建巴斯德学院备忘录

与苏州大学签署备忘录,合作共建苏州大学巴斯德学院。将在具有一般实体学院的基础上,突出“国际性、研究型、精英化、全系列”的定位,致力于国际化的科教资源配置,专注于培养研究型精英人才,开展相关系科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与培养,共建相关博士后流动站
八、2017年巴斯德国际网络亚太地区传染病菁英培训课程

成功举办2017年巴斯德国际网络亚太地区“感染病发病机制”菁英培训,邀请近20名来自中国、欧洲、美国的世界一流科学家针对流行病热点研究题目授课,并指导学生实验,良好的交流模式使该培训课程成为师生及学生间充分了解彼此学术及文化背景的平台。培训得到2017年度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会议的重视和好评,并获得2018年的举办经费支持。
九、科学传播与创新文化建设做出新成绩

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抓好科研与科普同样重要”的要求,改进科学交流和科学传播载体和媒介,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门户网站改版上线,焕然一新;新开设“中科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创建“科学巴斯德人”、“走进重点实验室”专刊,传播我所科学家和科学知识,公众影响力明显提升。继续夯实“巴斯德讲坛”科学交流与知识传播平台,全年共举办22场讲座,吸引所内外2400余人参与。积极践行“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巴斯德精神,举办大型科普活动6次,申请中科院、上海市科普项目8项,获批科普经费17万元。
十、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成立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并召开两次会议,审议研究所工作汇报、财务报告、住房货币化补贴、补充住房公积金和薪酬改革方案等,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
“上海巴斯德所2017年度十大新闻事件”的评选,进一步彰显研究所创新发展中的新成就、新突破,激发广大职工知所、爱所、兴所的热情,鼓舞广大职工和研究生振奋精神,团结进取,推动研究所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