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刑事法学院承办、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协办的第三届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模拟法庭竞赛决赛在长宁校区东风楼模拟法庭举行。决赛邀请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刘娟娟、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王志亮、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华彦、上海日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洪梓桉和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律师白翔飞担任专家评委。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91/7d/1ed5bfaa40a3b99a98c0825eaa1e/6727519c-0b5c-47dd-950a-9652bda50af8.jpg)
本次模拟法庭决赛案件为一起真实刑事案件,旨在考验选手综合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庭审技巧的能力。决赛现场,经过半决赛考验的控方赵子恒团队及辩方廖荣欣团队为大家展示了唇枪舌战、辨法析理、情法辉映的精彩表现,法官适时发问,把握节奏,整个大赛赛程密集紧凑,气氛紧张热烈。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91/7d/1ed5bfaa40a3b99a98c0825eaa1e/b4d523cc-7f4a-4fab-bc18-35810b9a84ea.jpg)
颁奖仪式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周莉主持。模拟法庭决赛评委逐一对控辩双方成员表现进行点评。洪梓桉对控辩双方表现予以肯定,针对控方的起诉书及主观心态提出建议,对辩方回应方式进行指正,同时建议双方加强对适用法律的论述。白翔飞指出,控方对主观心态的论证应该更加明确,辩方论证应该更加深入,双方应该提升配合度。吴华彦认为,对案件的把握不仅在激辩,更在于团队协作与分工的有效安排。王志亮认为,双方应当加强对法律适用方面的论证。刘娟娟肯定了四位场上选手的能力,指出了双方不足之处,辩方的论点有优势但是攻击力度不够,而控方的观点有前后逻辑上的矛盾,对关键点的把握有所疏忽。
刑事法学院副院长李振林宣读模拟法庭比赛结果。评委为获奖选手和队伍颁发证书。冠军队伍选手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研究生院院长屈文生表示,回顾一个多月的比赛历程,法硕学子在比赛过程中展现了自己的法学功底,锻炼和提升了自身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从三个方面对竞赛进行总结:一是创新促发展。他指出,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开展一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进一系列包括模拟法庭竞赛在内的项目,取得良好成效。二是实践出真知。他强调,模拟法庭竞赛汇聚了全校最有创新活力和潜力的研究生,大家在比赛中互相学习、展现了自己的法学功底,促使自身得到提升,达到思想碰撞升华的效果。三是合作谋共赢。他希望能与司法实务部门加强合作与交流,不断探索新时代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培养出更多优秀法律人才的共同目标,并希望法律硕士模拟法庭比赛越办越好,由校级逐步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级别的比赛。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91/7d/1ed5bfaa40a3b99a98c0825eaa1e/8ef299e9-5c44-46c9-b311-ac9aa8112231.jpg)
![](http://news.ecupl.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91/7d/1ed5bfaa40a3b99a98c0825eaa1e/0afbe43b-28c5-4142-86ef-f75c105ca0fe.jpg)
会后,我校模拟法庭指导老师王恩海教授和白翔飞针对此次模拟法庭的案例为全体参赛队伍选手作了详细剖析,为选手将来的模拟法庭之路提出建设性提升意见。
来源丨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