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政治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以及公共管理等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
1. 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 要熟练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
3. 要能够阅读一般性的外文专业文献,并基本具备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4. 要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规范,有能力从事本专业创新性的学术研究。
5. 毕业后能够胜任教学与科研工作和党政机关的实际工作。
二、培养方式
本专业对研究生的培养,采用授课、自学、讨论、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除了研究生院规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外国语的课程外,还必须完成设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学位与方向课,并选修必要的课程。鼓励研究生到相关学科去听课,拓宽知识面。同时,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要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要理论联系实际,写出一份符合政治学规范的调查报告。
三、研究方向
1. 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政治与政府
本方向以政治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政治发展问题研究相结合为特色,着重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等各项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本方向也研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探讨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中国政府与政治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内容。
2. 研究方向之二:中外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潮
本方向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中外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分析历史上和当代出现的哪些政治思想与思潮或是其中的哪些因素对于人类政治发展有益,应合理汲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分析历史上和当代哪些思想家的政治思维存在失误偏颇之处,值得我们引以为戒,这是政治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政治学、历史学、比较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外历史上和当代出现的具有较强影响的政治思想与思潮进行研究,力图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揭示其发展规律及其实质,并挖掘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政治发展所具有的合理成分。
3. 研究方向之三:民族地区政治与社会发展
本方向首先要从理论上来进行探讨,即运用民族发展理论对中国民族地区政治发展进行理论研究,以探讨我国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实现途径。其次要从实践上进行个案研究,即运用政策科学理论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的个案进行具体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以具体探讨促进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民族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的过程和规律。本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通过本学科方向的研究,会极大地推进民族地区政治民主化、法律化和程序化的进程,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会从实践上为党和国家以及各民族自治地方政权机关制定和执行促进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4. 研究方向之四:国际政治与中国外交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观点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原则,学习研究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方法,研究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对中国的影响,掌握国际关系特别是中国对外关系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跟踪国际问题特别是中国外交研究的最新动态。从世界政治经济的大视野深刻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深入研究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使学生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重大问题、大国关系的走势,特别是中国的外交关系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能够从事世界政治经济及中国外交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国际知识、国际战略意识和眼光的全面人才。
四、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生一般为三年,在职(不脱产)硕士生一般为四年。
总学分:42学分
公共学位课 须修4门:14学分
专业学位课 须修 4门:16 学分
专业选修课 须修5门:10学分
实践环节:2学分
五、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六、中期筛选
本学科点实行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制度,一般定在修满学分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筛选合格者方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未通过者,作结业处理。具体办法按学校和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科学研究
1. 为了尽快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提高写作能力,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前两年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年完成一篇学年论文,并在学科点师生联席会议上汇报自己的收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大胆积极地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学习期间尽量争取在公开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1-2篇。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基础理论水平及专门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
1. 研究生在通过中期筛选的基础上,第3学期末,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开题和写作,论文的选题和体系须经学科组组织的开题报告会通过。从第4学期开始学位论文的写作。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实行汇报与阶段性学术报告制度。研究生须在制定的范围内报告论文的进展情况,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及时予以帮助;在申请论文答辩前3-5个月,须向本专业教师全面汇报论文的写作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果,以便进一步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应有开题报告、进展检查等过程,并有明确的时间安排。
2.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与剽窃。论文要体现出国内在所研究领域的较高学术水平,要求资料丰富翔实,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并且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或突破。
3.学位论文应符合国内学术界通行的学术规范,字数应在3万字左右。
4.学位论文水平必须达到国家学位条例对硕士论文的要求。
九、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由作者本人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秘书分送答辩委员。
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聘请2位(或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
3.答辩委员会由4-5名与选题有关的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组成。答辩委员会推举一名答辩主席,答辩人的导师和副导师不能担任答辩主席。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投票表决,答辩主席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
4.论文在获三分之二(或以上)答辩委员通过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1.申请学位必须符合国家学位条例规定的法定条件;
2.学位申请材料必须齐全,内容详实;
3.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符合法定条件;
4.学位论文的答辩及学位授予全过程,均应按有关规定严肃、认真、公正地进行。
十、实践环节
主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以提高研究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采取以下一种方式进行实践能力培养:
1.担任本科生课程的部分辅导任务,进行教学实习;
2.根据院系的安排,参加一定的教学、科研活动;
3.进行社会调查,在读期间至少应提交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核。
2007年11月制定
附表
“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周学时 总学时 | 学分 | 开 课 学 期 | 适用 方向 | 任课教师 |
公 共 学 位 课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32 | 2 | 1 | 1-4 | 公共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2/32 | 2 | 2 | 1-4 | 公共管理学院 | |
第一外国语 | 6/108 | 8 | 1-2 | 1-4 | 外国语学院 | |
专业外语 | 2/32 | 2 | 3 | 1-4 | 公共管理学院 | |
专 业 学 位 课 | 政治学前沿理论与研究方法专题 | 4/64 | 4 | 1 | 1-4 | |
中外政治思想史专题 | 4/64 | 4 | 1 | 1-4 | 张力均副教授 | |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专题 | 4/64 | 4 | 2 | 1-4 | 马 | |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专题 | 4/64 | 4 | 2 | 1-4 | | |
专 业 方 向 课
| 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研究 | 2/32 | 2 | 3 | 1 |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与基层政治研究 | 2/32 | 2 | 3 | 1 | 李慧勇讲师 |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专题研究 | 2/32 | 2 | 3 | 1 | 李慧勇讲师 |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研究 | 2/32 | 2 | 3 | 1 | | |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 2/32 | 2 | 3 | 1 | | |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研究 | 2/32 | 2 | 3 | 2 | | |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 | 2/32 | 2 | 3 | 2 | 傅锁根讲师 | |
西方民主理论研究 | 2/32 | 2 | 3 | 2 | 石婧讲师 | |
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 2/32 | 2 | 3 | 2 | | |
当代西方政治学原著选读 | 2/32 | 3 | 2 | |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 2/32 | 2 | 3 | 3 | 马 | |
民族政治学研究 | 2/32 | 2 | 3 | 3 | 马 | |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 2/32 | 2 | 3 | 3 | 赵丽华讲师 | |
当代世界民族主义与民族问题研究 | 2/32 | 2 | 3 | 3 | 张力均副教授 | |
当代中国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研究 | 2/32 | 2 | 3 | 3 | 赵丽华讲师 | |
国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 2/32 | 2 | 3 | 4 | | |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 | 2/32 | 3 | 4 | | ||
中国外交理论与外交战略研究 | 2/32 | 2 | 3 | 4 | | |
中美关系研究 | 2/32 | 2 | 3 | 4 | | |
中国与周边国家研究 | 2/32 | 2 | 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