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60106)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通过在校三年学习,能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史料,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基本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状况和学术前沿,能够运用现代研究工具和手段开展科研工作,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够适应科研教学工作,亦可从事文化行政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研究方向之一:秦汉史
内容: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体制形成和确立时期,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对整个封建社会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专业主要研究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民族关系、思想文化的特点,渊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注重运用基本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注重从新的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
特色:
本专业侧重研究秦汉时期的史学思潮、文化传统及汉王朝与北方民族的关系。
意义:
突出对影响秦汉时期统治政策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文化因素的研究,加深对秦汉时期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研究。以期拓展秦汉史的研究领域,将一些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2. 研究方向之二:元史
内容:
元朝是由蒙古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之一,其版图之大超过了以往历代王朝,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国现今版图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许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本专业主要研究元朝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
特色:
元史是世界性的学问,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研究;元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元代的统治民族是蒙古族,是研究的重点,同时研究汉族和其它民族;元史与语言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
意义:
元史是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鲜明的特点,开展元史研究对于了解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都不可或缺。同时,元史研究也是我国历史学的重要课题,更是内蒙古大学建校以来的重点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3. 研究方向之三:明清史
内容:
明清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朝代,沿续四百多年,历史内容极为丰富。深入研究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民族关系、边疆问题等,以更好地阐明明清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地位及影响。
在努力做到全面研究明清历史的同时,突出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如加强明蒙古关系、边疆问题、民族问题、内蒙古地区史等方面的研究。
意义:
研究明清历史有助于我们站在古代历史与近现代历史的交汇点上正确地对待历史传承,科学地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其中的若干方面对内蒙古的经
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本专业研究生各类课程的门数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 40 分
公共学位课须修 2 门:12 分
学位基础课须修 2 门: 8 分
学位专业课须修 2 门: 8 分
前沿讲座(含讨论班)须参加 4次: 2分
专业选修课(含一门跨学科专业课) 须修 4 门: 8 分
教学实习或社会实践2 分
四、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五、前沿讲座(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1.讲座或讨论班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基本范围:
学生在校期间,拟组织4—5次有关秦汉史、元史、明清史的学术讲
座,讲座由导师或聘请校外专家主讲。
除讲座外,组织1—2次专题学术讨论,讨论事前确定题目,由学生、导师共同收集有关学术动态,一同讨论。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讲座要求学生有记录,讨论要求有书面材料,最后写出总结报告,综合记入成绩。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学术水平:
论文选题要有意义,首先做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后开始写作。学位论文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掌握相关材料和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尽量扩大材料的使用,做到立论有新意,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具有学术价值。
工作量:
用一年半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评定标准:
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评定方式:
由论文答辩委员会(有的在答辩前需通过校外盲审)、历史学科学位分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逐级评定学位论文成绩。
七、本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教学实习:
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工作,教学对象为本学科的本、专科学生,工作量为36学时。内容主要是教辅工作,如协助导师辅导本、专科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批改部分本、专科生的作业等。
社会调查:
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结合专业参加为期一周的社会调查活动。
考核方式:
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工作效果,由教学对象提出评价意见,导师最后决定考核成绩。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
九、本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内容简介
讲授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方法,并简要介绍中国传统的治史方法和当代西方的一些史学流派。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历史学方法论与史学理论的运用。
分专题介绍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问题,主要内容包括:20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的研究;20世纪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演变;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历代教育及用人、选官、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儒、释、道主流文化与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民族与民族关系;中国历代的治边政策与中国疆域的形成等。
重点介绍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料,同时兼及史料的运用。主要内容包括:史料学的概念和范围;各类史料的性质和特点;史料的版本目录知识和查阅相关史料的方法;如何鉴别史料、斟选史料和运用史料。
按时代顺序,系统指导学生阅读现、当代著名史学家有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分析这些论著在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料利用、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流派史学家的得失长短。
课程设置表:
四——1本专业课程设置 |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周学时
总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适用的 研究方向 | 任课教师 (职称) | |
专 业 学 位 课 | 史学理论与方法 | 4/72 | 4 | 1 | 1—3 | 石斌编审 | |
中国古代史史料 | 4/72 | 4 | 1 | 1—3 | | ||
中国古代史专题 | 4/72 | 4 | 2 | 1—3 | 赵英编审 | ||
中国古代史论著导读 | 4/72 | 4 | 3 | 1—3 | 薄音湖教授 | ||
专 业 选 修 课 ︵ 含 跨 一 级 学 科 课 程 ︶ | 秦汉史通论 | 2/36 | 2 | 1 | 1 | | |
秦汉史学史 | 2/36 | 2 | 2 | 1 | 赵英编审 | ||
秦汉思想文化 | 2/36 | 2 | 2 | 1 | | ||
秦汉经济史 | 2/36 | 2 | 2 | 1 | 理绥讲师 | ||
秦汉简牍 | 2/36 | 2 | 3 | 1 | | ||
元史研究 | 2/36 | 2 | 1 | 2 | 薄音湖教授 | ||
《元史》精读 | 2/36 | 2 | 2 | 2 | 薄音湖教授 | ||
元人文集选读 | 2/36 | 2 | 2 | 2 | 薄音湖教授 | ||
宋辽金史 | 2/36 | 2 | 2 | 2 | | ||
民族史语文学 | 2/36 | 2 | 3 | 2 | | ||
明清史研究 | 2/36 | 2 | 1 | 3 | 孟姝芳讲师 | ||
明清政治制度 | 2/36 | 2 | 2 | 3 | 石斌编审 | ||
明清蒙古史 | 2/36 | 2 | 2 | 3 | 于默颖副编审 | ||
明清经济史 | 2/36 | 2 | 2 | 3 | 于默颖副编审 | ||
明清档案 | 2/36 | 2 | 3 | 3 | 孟姝芳讲师 | ||
前沿专题讲座 | 2 | 1—3 | 1—3 | 指导教师 | |||
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书目、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秦汉史》,吕思勉著
2.《秦汉史》,林剑鸣著
3.《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汉译本
4.《中国考古学通论》,孙英民、李友谋著
5.《元朝史》,韩儒林主编
6.《元朝秘史》复原本《前言》,亦邻真著
7.《史集》前言,商务印书馆汉译本
8.《中国通史》第八、九卷,蔡美彪主编
9.《明史》,南炳文、汤纲著
10.《明清史讲义》,孟森著
11.《简明清史》,戴逸主编
12.《清代通史》,萧一山著
1.《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中心
4.《清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5.《历史与档案》,国家档案局
6.《内蒙古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
7.《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8.《中国古代史》有关部分,人大复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