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蔡健荣

江苏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22

个人简介姓名蔡健荣性别男出生日期1966.4职称教授电话0511-88797308传真0511-88780201EmailJrcai@ujs.edu.cn详细介绍【学术简介】

学习经历:
1989年江苏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赴德国进修1年,进行收获机器人合作研究。
教学及研究经历:
主持和参与完成课题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50余篇,著书1部,参编手册1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等项目各一项,目前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分任务1项,目前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学术社会兼职及荣誉:
中国仪表协会农仪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中国食品与质量安全》学报编委


【主讲课程】

博士研究生:
图像识别概论
硕士研究生: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本科生:
试验设计方法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
农产食品质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新方法研究
硕士研究生:
果实收获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及应用


【研究领域】
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计算机视觉检测,果实收获机器人
【主要论著】
1.DeterminationofChineseAngelicahoneyadulteratedwithricesyrupbyanelectrochemicalsensorandchemometrics.Anal.Methods,2013,5(9),2324-2328(SCIIF:1.547)
2.Ultrasensitivephotoelectrochemicalsensingof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basedongraphene-TiO2nanohybridsundervisibleirradiation.AnalyticaChimicaActa,2012(745):131-136(SCIIF:4.555)
3.Determinationoftotalvolatilebasicnitrogen(TVB-N)contentandWarner?Bratzlershearforce(WBSF)inporkusingFouriertransformnearinfrared(FT-NIR)spectroscopy.FoodChemistry,2011(126):1354?1360.(SCIIF:3.655)
4.On-linedetectionofeggshellcrackbasedonacousticresonanceanalysis,JournalofFoodEngineering2013(SCIIF:2.414)
5.On-lineestimationofeggshellstrengthbasedonacousticimpulseresponseanalysis,InnovativeFoodScienceandEmergingTechnologies2013(SCIIF:3.03)
6.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果树三维信息获取及重构.农业机械学报,2012,43(3):180-184.(EI)
7.蜂蜜还原能力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业工程学报2011,27(2):366-369(EI)
8.柑橘采摘机器人障碍物识别技术.农业机械学报,2009,11(40):182-186.(EI)
9.基于SBL-PRM算法的柑橘采摘机器人实时路径规划.农业工程学报,2009,6(25):158-162.(EI)
等40余篇


【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计划:农产品产地分级处理成套装备研制与示范-禽蛋裂纹检测技术研究与集成,2011BAD20B12-01-4,2011-2013,负责人

【科研成果及奖励】
1.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10Z263)基于立体视觉的果实信息快速提取、定位及机械手避障研究,主持,结题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1243)果实收获机器人的多信息感知方法研究,主持,结题
3.食品质量智能化评判和数据处理研究,201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参加6
4.农产(食)品的亚临界流体萃取新技术,2012年中国粮油学会二等奖,参加5
5.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2008国家发明2等奖,参加4
6.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2006轻工业联合会发明1等奖,参加4
7.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2006机械工业联合会1等奖,参加4
8.多信息融合的农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及智能识别,2006江苏省科技进步2等奖,参加5


【所获专利】
1.一种蚕茧性别自动判别装置及方法,授权发明专利,ZL201010569911.8
2.一种水果采摘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授权发明专利,ZL200910036284.9
3.柑橘采摘机器人的柔性采摘装置和方法,授权发明专利,ZL200810024764.9
4.基于图像的果树枝干三维模型重建,授权发明专利,ZL200910232278.0


【在读硕、博士人数】
12
【已毕业硕、博士人数】
23
【指导本科生人数】
16
【以上资料更新日期】
2013-05-20
相关话题/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