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080904)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硕士研究生:
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具备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对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一到二门外国语,能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撰写科学论文。
2、博士研究生:
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所达到的要求基础之上,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理论和实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独立从事科研工作中,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在开展所从事研究方面的前沿研究工作中,具备创新和发展的能力。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
掌握一至二门外语,能用英语熟练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能撰写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科学论文。
二、学科介绍
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1) 电磁场理论;
(2) 人工电磁材料与结构设计与应用;
(3) 微波器件和微波测量技术与应用;
(4) 电磁波吸收与辐射;
(5) 太赫兹技术;
(6) 固态量子信息调控技术。
2、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
本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一批优秀学者,成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目前有教授9人 、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和高工3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以电子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现代实验技术作为手段,探索新型电子材料,研究其中有关物理过程和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据以开发新型的微波和太赫兹电子器件和系统,并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目前,本学科不仅开展了大量国际前沿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同时也开展应用和工程化研究,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3、近期承担科研项目和重大课题
本学科承担了大量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合作的研发项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期主要科研项目和重大课题有: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太赫兹辐射的高灵敏检测技术基础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超导结型器件的物理、工艺及应用基础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磁性复合材料以及光子共振介质中负折射特性研究;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原理及制备研究;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固体微结构的量子效应、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科技部863课题:新型遥感器技术/THz频段高灵敏度超导探测/接收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课题:新型人工电磁媒质的等效媒质理论、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
国家重点基金:应用于天文探测领域的超导太赫兹成像技术研究。
三、学制
1、硕、博连读和直博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5-6年;
2、分阶段培养的博士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术型硕士生学制为3年;
四、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2学分)
英语 (4学分)
B类:
电子信息前沿 (2学分)
(以上必修)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学分)
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 (3学分)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3学分)
(以上3门选修2门)
C类:
微波理论与技术(上) (4学分)
微波理论与技术(下) (3学分)
微波测量(实验) (4学分)
现代电子工程进展(3学分)
D类:
数值计算方法 (3学分)
电磁散射与测量技术 (2学分)
材料电磁特性测量方法与技术 (2学分)
薄膜结构与技术(3学分)
人工电磁材料(3学分)
超导电子学(4学分)
现代微加工技术(实验)(3学分)
太赫兹技术(2学分)
(二)博士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高温超导体的物性与结构
超导电子学高级教程
高级电磁理论
人工电磁材料理论和设计分析方法
现代微波和毫米波基础
五
1、博士研究生
针对每位博士生的培养设立专门的导师指导小组,“学位论文为主,课程为辅”。博士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应完成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二学期的第八周向全系作开题报告,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硕士生采用专业指导小组的形式,以课程为主,论文为辅。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A类、B类和大部分C类、D类课程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不迟于第三学期初完成选题报告,经硕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3、学分要求:一般为32学分,非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包括本科课程3-4门约6-8学分)。其中A类为8学分;B类:3门为8学分,C类2-3门共6-8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在D类课程中,原则上要求理工科硕士生跨二级或一级学科选读的硕士课程不少于3-4学分。
六、
1、A类、B类、C类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由有关任课教师负责考核工作。
2、D类课程可采取研究论文、答辩与写专题综述报告相结合的方法,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验性课程必须完成实验,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4、硕士生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已修课程、论文进展情况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并实行评优分流。提出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建议终止攻读硕士学位。
七、
1、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要体现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选题应和导师的科研任务结合,与国家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选定研究课题及课题方向、范围,并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完成的期限等,并在各阶段进行必要的检查。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计划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
2、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须按照南京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细则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论文答辩并申请学位。
八、硕博连读和直博生
1、 硕博连读研究生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考核选拔产生。硕士研究生应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平均学习成绩以及中期考核在优良以上者,可以申请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时开展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考核和选拔,考核内容包括:(1)考察对相关研究方向的了解和文献查阅的综合能力;(2)考察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核方式以专家面试为主。合格者于第3年转入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主要进行博士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科研工作。
为了保证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转入博士阶段培养的研究生人数应不超过参加资格考试人数的85%。
2、 直博研究生
直博研究生在免试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产生。其培养及考核办法参照硕博连读研究生进行。
九、参考书目:
正弦电磁场 R. F.Harrington著
电磁波理论 Jin AuKong著
常用计算方法 张善杰,唐汉,高瑞章 编著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 沙湘月,伍瑞新 编著
IEEE Trans. on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IEEE Microwave and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
IEEE Trans. onAntenna and Propagation
IEEE Antenna andPropagation Magzine
Microwave and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
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
电子学报
微波学报
电波科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