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科研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哲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介绍
中国哲学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发展及其特点与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
1. 博士生:(1)中国佛学 (2)儒家哲学 (3)道家与道教哲学 (4)中国近现代哲学
2. 硕士生:(1)儒佛道三教与中国哲学 (2)儒道与天人之学 (3)宋明理学研究 (4)中国近现代哲学。
师资力量:本学科有教授、博士生导师六名,副教授二名。其中,五十至六十岁之间的教授二名,四十多岁的教授四名。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六名博导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
科研水平:本专业以佛学、道家、道教以及三教关系研究为其特色。其中,中国佛学以及三教关系研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其科研、教学力量等方面在国内学术界名列前茅。多年来,由本专业的教师撰写的多种专著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必读参考书。
近期科研项目:
三、招生对象
1. 博士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及应届硕士研究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与复试合格者。
2. 硕士生: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1. 博士生:基本学制三年
2. 硕士生:两年半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马列原著选读(3学分)
英语(4学分)
B类:
哲学动态与评论(3学分)
C类:
儒佛道三教关系史与论 (3学分)
儒道与天人之学 (3学分)
中国哲学专题研究(3学分)
D类:
中国近现代哲学专题(3学分)
儒家伦理与东亚文明(3学分)
中国传统哲学与决策管理 (3学分)
佛教哲学史(3学分)
佛教哲学原著选读(3学分)
儒家思想研究(3学分)
中国佛教伦理研究(3学分)
(二)博士阶段:
博士外语
专业外语
第二外语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中国佛学
先秦诸子研究
儒学源流
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
佛教原著精读
道家经典研究
儒学专题研究
六、培养方式
1. 博士生在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确定培养计划,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条件成熟时将聘请校外知名教授担任指导小组成员。
2. 硕士生入学三个月后进行师生互选,学科组协调平衡,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
3. 公共课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课学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倡多读原著,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考核方式
1. 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或教学单位负责考核工作。
2. 专业课采取笔试、撰写学术论文或读书报告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中期考核:为保证研究生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组组织有关教师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学习情况、毕业论文的准备情况以及对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进行综合检查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疑业处理。对成绩优秀的硕士生或符合条件者,可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并独立完成。选题要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力求与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接轨。论文题目确定以后,由学科组组织有关教师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要在导师指导下拟出论文写作计划,写作计划经系学位委员会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应严格按照《南京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办理。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外单位专家不少于2人),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答辩一次。
申请博士学位者应发表3篇学术论文,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校定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完成上述论文指标者,校学位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和系学位分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最后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参考书目:
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下册)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印 顺《妙云集》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册)
吕 澂 《吕澂佛学论著选集》(五卷)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
赖永海《佛学与儒学》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洪修平《禅学与玄学》
李承贵 《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教转型研究》
徐小跃《禅与老庄》
徐小跃《罗教·佛教·禅学》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研究》
陈 来《朱熹哲学研究》
卢国龙《道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