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专业(030207)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系统的学位课程学习、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学位课程的研撰,本专业研究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国际关系史专业理论与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研究生毕业水平和学位要求;胜任国际关系史的教学和科研或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适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对较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
1、硕士学位
掌握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识基础和研究能力,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现实性,并有一定的创见以及深度和广度。
2.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研究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广博和坚实的学识基础、扎实的史学功底,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动态,能独立承担专业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社会意义,有较强的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
(一)硕士
(1)国际关系理论
(2)国际政治经济学
(3)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
(4)大国关系研究
(5)全球治理研究
(二)博士
(1)国际关系理论
(2)欧洲国际关系
(3)大国外交与战略
(4)当代美国外交
(5)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
三.招生对象
1.硕士学位
应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复试合格者。
2.硕-博连读
硕士研究生入学两年内完成基础课及学位课程,政治素质优良,外语成绩良好,专业课程优秀,中期考核成绩优秀,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可直接转为博士生,享受博士生待遇。
3.博士学位
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研究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与复试均合格者。
四.
硕士研究生:三年
硕-博连读研究生:五年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三年
五.
课程名称性质 学分
A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必修 2
2、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必修 2
3、英语必修4
B类
1、政治学原理 必修 2
C类
1、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必修 3
2、国际法概论必修 3
3、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必修 3
D类
1、大国外交与战略研究选修 3
2、国际经济关系选修 3
3、外交学概论选修 3
4、国际组织学概论选修 3
5、当代中国外交选修3
6、亚太研究选修3
7、欧洲研究选修3
8、全球化理论概述选修 3
9、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研究选修 3
10、中美关系研究选修 3
11、国际政治经济学选修 3
12、20世纪美国外交研究选修 3
13、国际安全研究选修 3
14、中外关系史研究选修 3
15、中国外交传统 选修 3
16、冲突与危机管理选修 3
17、中国对外战略研究选修 3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公共课)
外语(公共课)
国际关系理论(必修)
现当代国际关系研究(必修)
国际关系史编纂学述评(选修)
当代美国外交研究(选修)
中外关系研究(选修)
欧洲国际关系研究(选修)
美国对外政策研究
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学科组协调平衡,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硕-博连读研究生,中期考核后进行师生互选,确定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3、博士生在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确定培养计划,由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4.公共课(外语)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重在传授专业理论、方法和知识,指导独立研究。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广泛阅读有关专业文献资料和著述。
5.提倡研究生选修跨专业的课程,拓宽知识面,进行学科的交流和交叉研究。
6.研究生德育及思想工作由学科研究生德育领导小组、导师和辅导员负责。
七.考核方式
1. 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研究生院和外语、政治课教学单位负责相关课程考试,硕士生外语必须通过省级外语考试。基础课由学科组组织授课教师负责考核。
2. 专业课采取笔试、专题学术报告、读书报告、课堂讨论表现等形式,综合评定成绩,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正确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 中期考核。为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组组织相关教师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准备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求实的原则对研究生作出综合评价,评定成绩。考核优秀和符合条件者,方可进入做学位论文阶段;对不合格或完成学业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应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并独立完成。选题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接轨,或具有较高学术价值。题目确定后,研究生应作开题报告并由该专业组织审议,最后确定。论文题目确定后,研究生应拟定论文写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写作任务。该计划在导师审阅后经院系学术委员会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博士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应定期作阶段性报告。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在答辩之前必须严格按照南京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有关规定办理。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外单位专家不少于2人)。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答辩一次。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校定重要期刊发表1篇论文,申请博士学位者应发表3篇论文(其中1篇为核心期刊)。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上述指标,可在1年内补充。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完成上述论文指标者,学校方可授予学位。
十、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王绳祖主编:10卷本(国际关系史)
3.P.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N.Y.1988)
4.A.J.P.TAYLOR,THE STRUGGLEFOR MASTERY IN EUROPE (
5.G.A.CRAIG ANGA.L.GEORGE,FORCE AND STATECRAFT (OXFORK,1992)
6.W.R.KEYLOR,TWENTIETH-CENTURYWORLD (
7.J.VASQUEZED,CLASSICS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Y.1990)
8.K.WALTZ,MAN,THE STATE ANDWAR(N.Y.1959)
9.L.DEHIE,THE PRECARIOUSBALANCE(
10.G.BARRACLOUGH,ANINTRODUCTION TO CONTEMPAPR HISTORY(
11.H.KISSINGER,DIPLOMACY(N.Y.1994)
12.R.SCHULZINGER,20THCENTURY AMERICAN DIPLOMACY(O.Y.1990)
13.T.MACCORMICK,AMERICAN’SHALF-CENTURY(N.Y.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