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会计学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草稿)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创新性会计学术人才。因此在该类学生培养上先期重点集中于学术著作和书籍的研读和习作,后期集中研究能力的提高。
二、学制与收费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3年,学术型研究生属于计划内指标的不收学费,计划外指标按规定收取学费。
三、入学复试与录取
学术型研究生与双证会计硕士分开复试。学术型研究生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比例最高不超过120%
四、导师选择
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选择采取双向互选的办法。
每位导师(不区分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选择学生人数不超过平均数(4舍5入)。在上限以内,导师有权决定自己指导学生的具体人数。
实行导师组的,导师组所带学生人数的上限为导师组内各位导师上限的合计数。
双向互选时,没有被导师选中的学生,延至下一学年再选定。
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的留学研究生不受以上规定限制。
具体选择程序不变。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
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包括院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类(见附表1)。
专业必修课开设与调整,须经硕士生导师会议讨论决定。
系承担的院公共课以及专业必修课实行责任教师制度,责任教师应为硕士生导师,责任教师不仅要授课,而且要负责该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的开发,授课成员授课内容的协调,以及课程考核等,每门课程责任教师负责提出三本阅读书目并进行相应考核。
硕士生导师可以申请开设专业选修课。
跨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按学校规定补修四门课程,并在论文开题前完成补修。没有补修并通过考试则不能参加开题。
课程教学计划确定后,任课教师不得随意变动。
六、考核
本系将为入学新生开列十八本必读书单,分为几个模块,与其必修课程对应(每门三本),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将采用单独考试方式对这些必读著作进行考核,考核未通过者,不能取得相应必修课程的学分。
在第一学年学习期间,新生不仅要研读所列书目,进行课程学习,还必须练习写文章,提交不少于5篇习作,交系指定的教师审阅。
进入二年级后研究生需撰写不少于2篇学年论文,学年论文将由中期考核委员会组织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中期考核委员会将由会计与财务研究院李翔分管并负责,原则上由非硕士生导师组成,学术型研究生秘书负责协助。
七、学位论文
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偏重理论性或学术型,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
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需要外审。
硕士论文答辩前,必须通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审查,由系统一组织实施并出具书面结论。
课程名称 | 学分 | 1上 | 1下 | 2上 | 2下 | 3上 | 3下 | 责任教师 | |
院公共课 | 现代经济学 | 3 | 2 | 院指定 | |||||
管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会计学) | 3 | 2 | 陈冬华 | ||||||
现代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 | 2 | 2 | 黄志忠 | ||||||
现代财务管理(非会计学专业) | 陈志斌 | ||||||||
专业必修课 | |||||||||
会计基本理论 | 2 | 2 | 杨雄胜 | ||||||
财务会计研究 | 2 | 2 | 王跃堂 | ||||||
财务管理研究 | 2 | 2 | 李心合 | ||||||
成本管理会计研究 | 2 | 2 | 冯巧根 | ||||||
审计学研究 | 2 | 2 | 李明辉 | ||||||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 2 | 2 | 熊焰韧 | ||||||
专业选修课 | 税收筹划与国际理财 | 2 | 2 | 陈丽花 | |||||
会计与财务经典文献选读 | 2 | 2 | 陈冬华 | ||||||
资本市场与公司分析 | 2 | 2 | 李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