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1. 牢固树立爱国、爱校的思想,具备献身科学、探索、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品质,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
2. 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专业知识,具有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和科学文化修养。
3. 能利用现代多种信息媒体获取所需的知识,有的放矢、高效、灵活地加以应用,解决实际中的相关问题。
4. 掌握植物科学的最新发展动向,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并能在知识和技术开发方面有所创新。
5. 掌握一至二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书籍、文献,并较熟练地用外文撰写科学论文,并具利用外文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6. 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微生物来源的新药研究
2.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3.多肽药物的基因工程
4.酶抑制剂
1.报考硕士研究生者应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
2.报考博士研究生者应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
3.报考硕、博连读研究生(简称硕博连读生)应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
4.报考直接攻读博士的研究生(简称直博生)者应具有学士学位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
1.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分阶段培
2.硕博连读生或直博生学制一般均为5年。
(一)硕士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英语 (4学分)
B类:
现代生物学进展 (3学分)
分子生物学进展 (3学分)
C类:
分子免疫学 (3学分)
微生物发酵工程 (2学分)
真菌学 (2学分)
糖基化工程概要 (2学分)
酶抑制研究进展 (3学分)
基因工程药物概论 (3学分)
D类:
生化分析 (2学分)
生化分析实验 (3学分)
药物化学 (2学分)
生化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2学分)
现代植物学研究方法(3学分)
必修课程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一般采取课堂讲授及讨论两种方式进行,选修课采取讨论与自学方式为主。
采取硕士和博士分阶段培养模式、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和直博生培养模式。
1.分阶段培养模式的硕士生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应完成公共课和大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鼓励研究生第二学期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题的文献调研,并着手选题报告;第三学期的第十周前应完成选题报告,经硕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2.分阶段培养模式的博士生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应完成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在导师指导下着手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准备开题报告,第二学期的第十周前应向全院作开题报告,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3.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博士生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年内应完成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博士生资格考试小组对申请攻读博士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后,进入博士生培养阶段,未通过资格考试的按硕士生要求进行培养。通过考试的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应不迟于第五学期的第十周向全院作开题报告,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4.直博生培养模式的博士生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在一年或最长一年半内完成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应不迟于第四学期的第十周向全院作开题报告,经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的实施阶段。
1.分阶段培养模式研究生的中期考核
考核时间由院考核小组统一规定,硕士研究生不迟于第三学期的第四周;博士研究生不迟于第二学期的第十周。基本完成了课程学习和选题工作的研究生可向院里提出接受中期考核的申请,中期考核小组由本院植物科学或相关专业的五位专家组成,另设一名秘书。考核内容包括:1)检查是否完成了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完成的课程学习,特别是必修课和学位课程的完成情况,2)检查课程考试成绩、试卷难易程度、课程论文、专题报告、文献综述,3)查看选题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检查立题的科学价值、新颖性、计划的可行性等,作出选题学术水平的客观评估,4)考察完成论文及创新的能力,5)最后由考核小组进行综合打分。
2.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
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博士生应在两年内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平均学习成绩在优良以上者在第五学期的第二周以前进行博士生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1)考察文献检阅的综合能力,2)考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以专家提问为主,并补充2—3门本专业研究领域的笔试,合格者方可转入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
3.直博生培养模式的中期考核
直博生的中期考核应不迟于第二学期的第十周,考核方式同分阶段培养模式博士生的中期考核。
八、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要体现植物科学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论文选题要和导师的科研任务挂钩,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选定研究课题及课题方向、范围,并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要求完成的期限等,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计划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并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研究生院备案。
博士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应定期作阶段性报告,并要求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基础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至少三篇(第一作者,其中有一篇是在SCI、EI刊物上发表);或至少二篇(第一作者,均在SCI、EI刊物上发表)。应用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至少一篇(第一作者),并至少有一项专利证明或经过省部级以上(含厅局)主持鉴定、验收的重要应用研究成果(排序前三名)。
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学位论文在答辩前需请两位在植物学科造诣较深并发表有学术论文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外单位专家。
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独创性见解,学位论文或论文摘要在答辩前需请5—7位责任心强、在本研究领域学科造诣深,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成绩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二位是外单位专家。
评阅人对论文作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学校要求,由植物学或相关专业方向的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另设一名秘书。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包括审阅论文、商定评价论文标准、评定论文、提出学术评语,并最后对论文是否通过进行投票表决。同时,根据论文水平及答辩情况,对是否建议授予学位或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投票表决。
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首先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进行审查,对论文质量、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等严格把关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批准,可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硕士或理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