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戏剧与影视学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04

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年修订)

指导思想

根据艺术学学科的特点和国家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在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塔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材施教,体现特色;追踪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硕士研究生

一、硕士生培养目标

1. 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与影视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传媒、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 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二、硕士生招生

1. 统招生

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及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统招生考试和录取均在一级学科进行,分初试、复试两段:

初试科目:(1)戏剧影视基础;(2)评论写作。

复试:

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成绩排序,差额复试。复试包括专业知识面试、外语口语听力面试、专业课程笔试。笔试科目为考生报考(二级学科)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

戏剧戏曲学专题、电影学专题、电视艺术学专题。

2.免试生

“985”、“211”学校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免予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查并面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三、硕士生课程设置

为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硕士生课程设置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增设前沿性学科,为学生在较为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其个性的自由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硕士生须修满32学分(非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本科毕业及同等学力学生须补修4学分戏剧影视学专业本科段课程),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全部硕士生课程由A、B、C、D四类组成:

(1)A类必修课(校级公共课程,9学分);

(2)B类选修课(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程,学生选修不少于6--9学分,;

(3)C类选修课(以二级学科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程);

(4)D类选修课(其中跨一级学科选修不少于1门)。

为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修外校(原则上限定为首批“985”学校)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暑期学校(本校和外校【界定同上】)课程,该课程作为D类课程,计入学分。

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1)中国概况(4学分);

(2)汉语课(4学分),自修为主,毕业时要求达到HSK8级(经批准用英语进行研究的除外);

(3)其余同中国硕士研究生。

四、硕士生培养

硕士生学习时间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两年,撰写学位论文1年。

硕士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不定导师,实行年级导师负责制。第一学期末进行师生互选,进入专业(二级学科),制定培养计划。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同时实施三级分流。

1. 师生互选

为提高教学、教育及管理水平,实行师生互选,把竞争机制引入研究生培养工作。

具体办法:硕士生基于第一学期部分课程的学习和对专业、老师的了解,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志趣,选择适合指导自己学位论文的导师;院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向硕士生介绍全系各专业及导师情况(包括各专业的性质及各导师的自然状况、研究领域、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等,通过网络供学生查阅,或采取其他适当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发放师生互选表;专业按学生所选导师志愿的次序,依次同有关导师联系和协商,以确定师生关系。遇有特殊情况,专业可进行调整、平衡。师生互选表由专业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院研究生办公室备案。

“师生互选”原则上尊重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志愿,但专业可以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其他具体情况,对“互选”工作进行适度调整。

2. 制定培养计划

硕士生第一学期的培养计划由院统一制定。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院备案。培养计划到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网址是:http://grawww.nju.edu.cn/content/py.asp

3. 中期考核

为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院研究生办公室将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德智体诸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具体办法:

A. 考核在院考核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导师、主要任课教师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3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 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及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能力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相关人员进行。

C. 详细填写“南京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4. 中期分流

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1)提前攻博;(2)进入硕士论文阶段;(3)终止学业。

(1)提前攻博:思想作风好,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课程成绩优秀,A类课程良好以上),C类课(二级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15学分,有良好的科研素质(以论文为主要参照),明显具备培养前途的优秀硕士生,可于中期考核时提出提前攻博申请。专业考核小组审查合格,报考导师同意,可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通过,经系学位委员会分会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不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于第五学期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享受博士生待遇。提前攻博的硕士生,同时可以获得硕士学位。没被批准的硕士生,可在第五学期继续修改论文,重新参加答辩,答辩合格,获硕士学位。

(2)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根据量化指标),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3)终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终止其学业;根据其学业情况,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5. 论文答辩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进行学位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由各专业(二级学科)组织实施。专业应对硕士生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2)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且成绩合格,论文撰写达到导师要求,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由硕士生所在专业(二级学科)组织。专业指定专人做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领取、交送答辩材料。专业应为每位学位申请人聘请1-2位与论文有关的专家评阅论文,组成3-5人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教授或相当专家担任。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1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博士研究生

一、博士生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范围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从事创造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博士生招生(统招)

博士生招生(统招)在一级学科进行。考试科目为:(A)外语;(B)专业课(一级学科统考两门:戏剧影视理论、戏剧影视史)(C)面试。

面试在报考专业(二级学科)进行。分为3个二级学科专业:戏剧戏曲学;电影学;电视艺术学。

三、博士生培养

1. 学习年限和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为3-4年(本校在职博士生为4-5年)。

博士生应完整地把握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对某一专门领域应有较深入的研究,并能创造性地完成博士论文。

2. 制定培养计划

为发挥学科的整体优势和实现知识互补,形成博士生博采众长的良好氛围,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领导下的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制。博士生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组成,其中一人为相邻专业的教师,导师担任指导小组组长。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填写,在第一学期末完成,一式两份,一份由学生自己保存,一份交系备案。培养计划中应体现出集体培养的特色,有宽口径培养博士生的具体措施。

3. 课程设置

博士生课程为: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2)外语;

(3)专业课。

文学院博士生专业课程共设40门左右(原则上每位博士生导师开一门),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5门。其中2-3门为主修,2-3门为辅修。辅修课为跨二级学科课程。

博士生课程实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华留学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

(1)中国概况;

(2)汉语课,自修为主,毕业时要求达到HSK8级(经批准用英语进行研究的除外);

(3)专业课程同中博士研究生。

4. 论文答辩

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学位课程结束以后立即进行,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论文阶段,指导教师应及时检查论文的可行性,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确保论文如期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学位论文答辩前,还应进行论文预审或预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一般应当公开举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两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者,授予博士学位。


硕士生课程

A

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1

马列文论选读

汪正龙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

外语

B

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1

2

文艺学的方法和体系

汉语文化学

赵宪章

杨锡彭

3

文献学理论与方法

武秀成

4

中国文学史专题与方法

巩本栋等

5

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

许 结

6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倪婷婷、王爱松

7

西方文学批评史专题研究

昂智慧

8

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

陆 炜

C

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1

西方美学专题

周 宪

2

文艺管理学

胡有清

3

《文心雕龙》研究

孙蓉蓉

4

中国古典美学文献学

周 群

5

中国古典美学史专题研究

包兆会

6

中国中古美学史

李昌舒

7

语言统计学

徐大明

8

汉语方言学

薛 遴

9

语义学

盛 林

10

汉语语音学

顾 黔

11

历史语法学

柳士镇

12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

高小方

13

音韵学

刘晓南

1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杨锡彭

15

佛经文献语言研究

陈文杰

16

汉语方言调查方法与实践

陈立中

17

语义语法专论

马清华

18

石刻文献学

程章灿

19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研究

程章灿

20

佛藏文献研究

曹 虹

21

唐宋文学文献

严 杰

22

计算机辅助古籍整理研究

姚 松

23

道教文献研究

赵 益

24

清代学术与文学研究

徐雁平

25

古代文论专题研究

张伯伟

26

唐宋诗歌专题研究

张宏生

27

苏、黄诗研究

巩本栋

28

辞赋研究

许 结

29

经学研究

徐兴无

30

中国古代文学与性别专题研究

俞士玲

31

通俗文学文献学专题研究

苗怀明

32

域外中国文学史料学

金程宇

33

《诗经》研究

孙立尧

34

词学文献学

冯 乾

35

中国乡土小说史论

丁 帆

36

现当代重要作家比较研究

王彬彬

37

文化保守主义与现代性

沈卫威

38

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刘 俊

39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黄发有

40

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研究

倪婷婷

41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学研究

王爱松

42

启蒙主义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张光芒

43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

吴 俊

44

都市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

傅元峰

45

沈从文研究

翟业军

46

西方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

余 斌

47

现代派研究

唐建清

48

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专题研究

董 晓

49

解构和后现代主义理论批评

肖锦龙

50

中国古代曲学研究

解玉峰

51

戏剧影视研究

陆 炜

52

中国现代戏剧史论

胡星亮

53

现代电影理论与实践

周安华

54

比较戏剧学

吕效平

55

电影艺术史论

杨弋枢

56

戏剧艺术研究

马俊山

57

电视艺术史论

张建勤

58

电视剧理论与批评

李兴阳

59

中外电影比较史论

洪 宏

D

序号

课程名称

1

跨一级学科任选

2

专业英语

3

计算机网络


博士生课程

公共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张异宾

2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从丛等

3

英文文献检索与阅读

昂智慧

专业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1

形式美学专题研究

赵宪章

2

现代与后现代文学理论

周 宪

3

中国现代文论史专题

胡有清

4

魏晋南北朝文论专题研究

孙蓉蓉

5

明清文论专题研究

周 群

6

言语社区理论

徐大明

7

对外汉语教学

徐大明

8

方言学理论与方法

顾 黔

9

汉语语法专题

柳士镇

10

近代语音史

刘晓南

11

汉语史语料学

高小方

12

欧美汉学原著选读

程章灿

13

校勘学研究

武秀成

14

唐宋文学专题

莫砺锋

15

域外汉籍研究

张伯伟

16

明清文学专题研究

张宏生

17

中国文学史背景研究

巩本栋

18

中国古代散文流派研究

曹 虹

19

中国赋学研究

许 结

20

左传研究

徐兴无

21

中国20世纪后半叶文学选题研究

丁 帆

22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人物

沈卫威

23

多元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王彬彬

24

文学传媒研究

黄发有

25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

吴 俊

26

近百年中国文学学术思潮史

张光芒

27

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余一中

28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

余 斌

29

戏剧理论

董 健

30

中国古代戏剧专题研究

解玉峰

31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

胡星亮

32

亚洲新电影研究

周安华

33

中西戏剧美学比较

陆 炜

34

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

马俊山

35

36

现代戏曲理论

中国电视剧专题研究

吕效平

李兴阳

附:参考书目: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诗学》,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2009年。

《美学》(三卷,戏剧部分),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2009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五套,其中戏剧、电影、理论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2009年。

《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三册),斯泰恩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

《戏剧结构》,霍洛道夫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汉堡剧评》,莱辛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论戏剧艺术》,狄德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狄德罗美学论文选》1984年。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王国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吴梅戏曲论文集》,吴梅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

《元曲选》,[明]臧懋循编,中华书局1958年。

《元曲选外编》,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59年。

《六十种曲》,[明]毛晋编,中华书局1958年。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60年。

《历代曲话汇编》,俞为民、孙蓉蓉主编,黄山书社2006年。

《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美]布罗凯特(Oscar G﹒Brockett)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认识电影》,[美] 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著,中国电影出版社。《世界电影史》,[美] 克莉丝汀.汤普森( Kriston Thompson )、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1905-1949)》 陆弘石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 尹鸿、凌燕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电视艺术通论》,陈志昂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仲呈祥、陈友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电视与日常生活》,[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美]伯格著,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学科介绍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是“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下设戏剧戏曲学、电影学、电视艺术学等二级学科专业。

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历史悠久。在我国,作为现代学人而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王国维是第一人。在大学里研究戏剧,则始自吴梅先生。他在20世纪20年代,先后将戏曲引入北京大学和今南京大学之前身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之中。此后戏曲之学不绝于我校教坛,陈中凡、卢冀野、钱南扬、吴白匋、吴新雷诸教授,于此道皆有专攻,研究成果举世瞩目。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拓展,现当代戏剧研究,在陈白尘、陈瘦竹、董健教授带领下成就卓著。1977年以来,一部《戏文概论》(钱南扬)的问世,两部戏剧史著《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董健、胡星亮主编)的推出,两套共六册《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戏剧卷》(陈白尘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戏剧卷》(董健主编)的出版,三部大型工具书《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董健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吴新雷主编)、《历代曲话汇编》(俞为民主编)的编撰,以及《田汉传》(董健)、《中国戏曲史论》(吴新雷)、《李渔评传》(俞为民)、《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胡星亮)、《田汉剧作论》(陆炜)、《20世纪中国问题剧研究》(周安华)、《戏曲本质论》(吕效平)、《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马俊山)、《20世纪中国戏剧学研究》(解玉峰)等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的发表,这些研究实绩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并获得诸多学术奖励。《中国现代戏剧史稿》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田汉全集》(董健等编)获全国优秀图书奖荣誉奖,《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胡星亮等)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胡星亮)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陈白尘创作历程论》(董健)、《中国戏曲史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宋元南戏考论续编》(俞为民)、《田汉剧作论》、《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胡星亮)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等。一流的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和一流的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在此合流,形成了中国学术界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戏剧学研究重镇。

197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专业建立戏剧学硕士点,1984年批准建立博士点。1995年、2001年、2006年、2011年,该专业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同时还是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重要支撑学科。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该专业培养的硕士中涌现了李龙云、姚远、赵耀民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剧作家;数十位博士研究生从这里拿到学位,他们中许多人已是教授、研究员、博导,成为全国戏剧戏曲学教学与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董健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布莱希特与中国当代戏剧》(周宪)、《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马俊山)分别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和提名奖。

该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董健、胡星亮、陆炜、吕效平、马俊山、解玉峰六位教授(均为博导),设中国古典戏曲、中国现当代戏剧两个方向。中西融合、古今沟通,以更深更广地探讨戏剧艺术奥秘,是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获有博士学位和在国外学习、交流一年以上的学术经历。学科带头人董健教授,是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和资深学科带头人。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一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一人。

目前,该专业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戏剧总目提要》(董健、陆炜)、《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创作主潮》(胡星亮),“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中国近现代戏剧史》(董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韵文文与乐研究》(解玉峰)、《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史》(马俊山)、《现代戏曲研究》(吕效平),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中国韵文文体研究》(解玉峰),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租界时期戏曲生态研究》(陈恬)、《台湾香港澳门话剧创作研究》(胡星亮),南京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昆曲研究》(许莉莉)。另有CSSCI集刊《南大戏剧论丛》。

南京大学电影学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我校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于1922年从美国引进幻灯机、电影放映机、电影摄影机等设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将现代视听媒介引入现代大学教育,由此拉开了电影教育事业的序幕。1930年设立科学电影组;1934年改为科学教育电影委员会,摄制本国教育影片;1938年成立影音专修科,是国内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进行电影、播音、录音等新兴艺术教育的系科;1947年开始探索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培养,吸收大学毕业生作为研究生到影音部研究电影与播音教学。1942年该系创办了《电影与播音》(后改为《影音》),这是中国大学出版的最早的研究电影学的综合性刊物。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的影音部和专修科与同时调入的其他院校相关系科共同组建了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著名电影艺术学者和电影艺术家孙明经、魏学仁、陈裕光、孙良录等早年曾在金陵大学影音专修科执教。20世纪80年代,南京大学重续电影艺术研究和教育传统,开展电影艺术研究,相继开展博士、硕士、本科等各层次的培养工作。经过80余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历史悠久、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较强、课程设置完备、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周安华教授的《亚洲新电影研究》、杨弋枢副教授的《电影机制研究》。洪宏副教授的中外电影比较研究、杨柳博士的独立电影研究等,也在学术界产生较好的影响。

南京大学的电视艺术学学科也有长足的发展。李兴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电视剧研究》,张建勤副教授的电视剧创作,和罗慧林博士的电视文化学研究等,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电影学、电视艺术学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南京大学重点培养的特色学科。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共同主办学术集刊《影视文化》。

电影学、电视艺术学专业依托综合大学雄厚的文学、历史、教育和计算机技术等综合学科优势,以创建大学背景下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使大学拥有真正高水准的影视艺术教育为理念,影视文化理论研究视野广阔,教育理念独具新意。电影学、电视艺术学专业拥有影视理论研究的多种人才,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形成老、中、青三代结合富有创新精神与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共有教师10位,其中全职教授4人,兼职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获得博士学位者9人。

电影学、电视艺术学专业拥有影视视听资料万余件,并全部电子化和网络化;影视工作室配有先进的摄录设备和非编系统,设备配置齐全,可供30名学生同时上机实习,该实验室经费充足,为多层次影视艺术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条件和技术保障。

相关话题/培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宗教学
    宗教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010107)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具有比较扎实的宗教学专业基本理论和较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满足国家战略决策、社会公共服务和专业科研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植物学%20
    植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1.牢固树立爱国、爱校的思想,具备献身科学、探索、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品质,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2.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专业知识,具有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和科学文化修养。3.能利用现代多种信息媒体获取所需的知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自然地理学专业
    自然地理学专业(070501)研究生培养方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圈层系统相互作用下的环境结构功能、形成演化过程和区域分异特征的科学,是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持续发展体系的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应用基础型的科学特点。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能力、坚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肿瘤学
    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科研与教学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肿瘤疫苗及免疫治疗新技术2、肿瘤靶向治疗3、抗肿瘤中药的研究三、招生对象应届医学本科毕业生、或有临床或/和科研工作经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政治经济学(博士生)
    理论经济学博士生培养计划(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方向) 一、招生1.本专业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录取条件录取新生;2.在符合学校的破格标准的条件下,科研成绩突出的,方可破格录取。科研成绩突出的衡量指标是:在南京大学规定的研究生核心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或者获得省级以上政府科研成果三等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政治经济学%20
    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政治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系统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和政策。本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学术素养、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基础理论扎实、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中国哲学专业
    中国哲学专业(010102)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科研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哲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运筹学与控制论
    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070105)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应21世纪运筹学与控制论科学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原子与分子物理
    物理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课程建设直接关系研究生基础知识的拓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位论文的质量。因此,课程教学在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分要求:本专业本科入学者32个学分,非本专业本科或同等学历入学者36个学分。在培养方案中所列出的A是必修课;B类课程是重要的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
  • 南京大学2012硕士培养方案-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专业(070104)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胜任科研院所、教育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分析、管理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 ...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