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级学科0703)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人才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树立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思想。
1.硕士学位
具备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熟练的外语能力,初具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博士学位
具备化学方面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具备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坚实的实验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际、国内发展动态,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创造性地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化学是当代基础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方向:
1.现代无机化学 2.现代分析化学 3.现代物理化学 4.现代有机化学 5.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 6.化学生物学 7.理论与计算化学
三、招生对象
(l)硕士研究生:已获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2)硕一傅连续:已获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人学后1—2年内完成基础课及学位课程,享受硕士生待遇,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合格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直接转为博士生并享受博士生待遇。中期考核未通过者按硕士生规格培养。
(3)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论文工作两年。
硕一博连续研究生:一般为五年
博士研究生:一般为三年,根据研究进度由导师掌握。
在职博士生:一般为四年,根据研究进度由导师掌握。
五、课程设置
(-)硕士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英语 (4学分)
B类:
量子化学 (3学分)
谱学基础 (3学分)
合成化学 (2学分)
现代化学进展(研究生专题讲座)
硕士生二年半听完8场高水平专题报告(2学分)
博士生二年半听完6场高水平专题报告(1学分)
C类:
配位化学 (3学分)
电分析化学基础(3学分)
近代分子光谱法(3学分)
分离科学(2学分)
高等有机化学(4学分)
高分子结构研究法 (3学分)
高分子超分子化学 ( 2学分 )
高分子结构的光谱分析(2学分)
分离过程专题(2学分)
生物无机化学(2学分)
固体表面化学(3学分)
统计热力学( 2学分)
计算量子化学(2学分)
D类:
计算化学(2学分)
介观材料化学(2学分)
电子顺磁共振 (2学分)
配位磁化学(2学分)
晶体结构分析(2学分)
固体无机化学 (2学分)
催化化学 (4学分)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3学分)
纳米化学(2学分)
有序高分子材料(2学分)
分子电化学(2学分)
金属有机化学(2学分)
生物医用材料(2学分)
电化学研究方法(2学分)
环境分子科学(2学分)
生物分析化学(2学分)
表界面波谱学(2学分)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2学分)
金属有机化学(2学分)
有机超分子器件(2学分)
功能高分子(2学分)
多组份高分子与生物医用高分子(2学分)
现代高分子物理(2学分)
高分子可控合成与功能材料(2学分)
高分子实验(2学分)
说明:
A类:全校公共外语、政治理论等学位课程;
B类: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必修);
C类:以一级学科研究方向为特色的学位课(必修,选择一定学分);
D类:全校公共选修课、各院系开设的选修课程和有关研究方向的学位课(选修)。
* 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在D类选修课中本院开设的选修课程和有关研究方向的学位课程选修学分必须达到6个学分。
(二)博士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外语
高等无机化学
研究报告
光电功能配合物
生物配位化学
有序纳米材料
研究方向文献综述课
超分子化学
高等电分析化学
材料分析化学
生物分析化学
表面分析化学
水化学----天然水体化学平衡导论
现代有机合成方法学
不对称合成化学
合成药物化学
量子化学新进展
催化新进展
沸石化学新进展
材料化学新近展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
高分子功能材料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硕一傅连读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师生互选,确定导师,然后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并监督执行。
(3)博士生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博士生导师和培养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并监督执行。
(4)公共课(外语和政治)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以自学为主,辅以重点讲授和提高。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阅读有关的专业文献。
七、考核方式
(l)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本学科发展掌握的情况。
(3)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每位博士生可以根据论文方向选修上述各专业课程,各门课程的学习主要通过自学、教学答疑、质疑、读书报告、讲解等,最后进行考试或考查。
博士生主要课程考试可由有关的三位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主持考试;博士生课程考查由博士生导师和有关主要答疑教师进行考查。
“研究报告”作为一门课程开设,不仅提高了博士生自身的口头表达及文字书写能力,而且对拓宽思路、广泛汲取各研究方向的精华,有着积极的意义。
八、学位论文
1.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受到科研能力全面训练的重要环节。选题应结合国民经济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论文工作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应注意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要求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或至少有一项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除一般的论文报告外,亦可以是技术成果鉴定书(含附件),专利申请书(含附件)等形式。
2.博士学位
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选定研究课题及课题方向、范围,同时,结合本课题小组的科研任务,确定论文题目,并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完成的期限等。学位论文计划表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并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研究生院。博士生在科研工作进行中,应定期作阶段性报告,并要求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至少三篇。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要求对化学领域中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作出有独创性的成果。博士生的学位论文或论文提要,应在答辩前约请5位责任心强、在这一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成绩、并发表有学术论文的专家评阅论文,其中至少有二位是外单位的专家。评阅人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1.硕士学位
由一级学科内9---11位专家组成的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对通过论文评阅和答辩者进行严格审核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
2.博士学位
由一级学科各专业方向上的9---11位专家组成的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首先对通过博士学位答辩者进行审核,对博士论文质量、博士阶段的科研成果等严格把关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批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博士学位。
十、质量监测
(1)每年检查一次培养方案执行效果,不断改进提高。
(2)对每届学生毕业论文情况进行合理的质量分析,以便作为方案改进依据之一。
(3)每两年进行一次毕业后研究生潜力的调查分析。 将上述情况汇总,得出规律,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