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早石炭世腕足动物古地理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是地质历史中的关键时期之一,当时全球板块处在由分散向聚合转折的重要阶段。这一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导致中-低纬度地区连接泛大洋和古特提斯洋的东西向海道(Rheic Ocean)逐渐关闭,全球板块和海陆分布格局、气候和洋流循环模式发生显著改变,但这些变化对当时海洋底栖生物群的发展和演化的影响以往研究较少。

  最近我所乔丽博士等整合早石炭世杜内期(Tournaisian),维宪期(Visean)和谢尔普霍夫期(Serpukhovian)全球1156个产地的腕足动物化石记录,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分别建立了早石炭世三个时期全球腕足动物古生物地理区系的格局,并分析了其演变过程。研究揭示出早石炭世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分布和生物区系与晚泥盆世相比具有明显的转折和变化。早石炭世早期全球腕足动物的分区性不明显,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以及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等地的腕足动物群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然而从维宪期开始腕足动物的世界性地理区系特征逐渐减弱,北美腕足动物群与欧亚地区腕足动物群的联系逐渐减少。到早石炭世晚期已经可以明显地区分出西伯利亚、古特提斯洋(或欧亚)和北美三个腕足动物地理大区。

  文章进一步分析指出从泥盆纪到早石炭世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区系的变化与欧美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逐渐靠拢、拼合过程以及海西造山带的隆起紧密相关。随着海西造山带的形成和隆升,位于欧美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海水通道(Rheic Ocean)逐渐缩小并消失,并进一步导致了环赤道暖流的消失和转向。二者产生的地理隔离成为了北美和欧亚地区浅海腕足动物群隔离和新的生物地理区系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早石炭世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气候变冷以及冈瓦纳冰川发育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腕足动物的迁移和扩散,并进一步影响了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地理区系变化。

  论文相关信息:Qiao L., Shen S.Z., Global paleobiogeography of brachiopods during the Mississippian—Response to the global tectonic reconfiguration, ocean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changes. Gondwana Research (2013), http://dx.doi.org/10.1016/j.gr.2013.09.013
相关话题/动物 地理 生物 过程 地质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生代隐翅虫化石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生代隐翅虫化石研究是我所古昆虫研究的方向之一。2013年以来,我所博士研究生蔡晨阳与导师黄迪颖研究员及国内外同行在SCI期刊先后合作发表研究论文9篇,主要针对中国东北中生代隐翅虫科甲虫化石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新进展。  一、对先前报道的中生代隐翅虫种属分类位置进行厘定,详细讨论了Megolist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寒武纪奇虾类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奇虾是寒武纪海洋的大型掠食者,位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目前至少报道了5个属。奇虾类化石在中国寒武纪特异埋藏动物群中有广泛报道,包括澄江动物群、牛蹄塘动物群、关山动物群、马龙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等,最近在河北地区寒武系馒头组也发现了奇虾化石。摩洛哥早奥陶世奇虾化石则代表了这类动物的最晚化石记录。  关山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华东奥陶纪末大灭绝后腕足动物系统研究取得新成果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最近,我所戎嘉余院士、黄冰副研究员、詹仁斌研究员与英国学者DavidHarper教授合作,在英国SPECIALPAPERSINPALAEONTOLOGY上发表了题为“中国东南部奥陶纪最末期至志留纪最初期(赫南特贝动物群之后)的腕足动物”专著。系统描记了腕足动物42个属和亚属,涵盖26科17超科12目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中国主要地块晚奥陶世区域性构造事件研究取得新成果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由我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的自主创新研究项目“华南广西运动起始和进程的笔石证据”执行两年来已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引起同行间的关注。近日,《科学通报(英文版)》(ChinSciBull)发表了项目负责人、我所陈旭院士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S.M.Bergstr?m教授、我所张元动研究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澄江生物群群落生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我国云南的澄江生物群是迄今为止全球寒武纪最早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群,以大量精美保存的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而举世闻名。澄江生物群展示了5.2亿年“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奇妙的海洋生物面貌,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演化事件最为重要的化石宝库之一。  众所周知,群落生态学研究对于了解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群落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埃迪卡拉生物群综合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新元古代末期的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Biota)是一个分布广泛、形态各异的宏体多细胞生物组合,虽然它们确切的生物属性还存在争议,但研究者通过保存环境和功能形态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认为其中大部分为海生的动物化石。该生物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夕海洋生态系统中宏体多细胞复杂生命的代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5.2亿年前动物已进化出“好视力”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眼睛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科学界为之着迷的科学问题。眼睛具有令人费解的精细结构和扑朔迷离的演化历程。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对于眼睛的进化是否也适合自然选择理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假定眼睛能由自然选择而形成,我坦白承认,这种说法听起来确实有点荒诞不经。”然而,早期后生动物眼睛的出现和演化也被认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瓮安生物群中发现正处于细胞分裂期的动物胚胎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瓮安生物群是发现于我国贵州瓮安磷矿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的一个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化石库。其中以三维立体形态保存的动物胚胎化石,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的后生动物化石记录之一,为人们了解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程提供了精美绝伦的研究材料。自1998年以来,瓮安生物群就以动物化石的发现而引起了国际古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我所GBDB数据库建设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数据库建设是我所创新2020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的新兴研究方向之一。  我所樊隽轩研究员等人于2006年创建了GBDB数据库(GeobiodiversityDatabase,http://www.geobiodiversity.com/),并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追索海桑属古生物地理演变历史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基于化石花粉与现生类型的对比研究  现生海桑属(Sonneratia)归为千屈菜科的单型属海桑亚科(monogenericsubfamily),分布于东非至热带亚洲、澳大利亚北部及太平洋岛屿即旧热带,是组成热带海岸红树林的关键类群之一(插图1)。弗氏粉(Florschuetzia)是海桑属花粉的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