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澄江生物群群落生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我国云南的澄江生物群是迄今为止全球寒武纪最早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群,以大量精美保存的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而举世闻名。澄江生物群展示了5.2亿年“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奇妙的海洋生物面貌,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演化事件最为重要的化石宝库之一。

  众所周知,群落生态学研究对于了解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群落演化机制至关重要。因此,近年来“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生态研究倍受学术界关注。自1984年以来,澄江生物群中众多具有现生门类特征的生物化石的发现显示现代动物门一级的生物快速出现在寒武纪的化石记录中,这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那么在寒武纪早期的海洋里,生态群落的整体面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它和现代海洋的生态群落面貌是否可以类比呢?这一系列的科学问题都有待我们去探索和回答。难能可贵的是,我国澄江生物群在开展回答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澄江生物群大量原位埋藏的软躯体化石组合在揭示以澄江生物群为代表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最近,我所朱茂炎研究员团队成员赵方臣副研究员等人在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学术期刊Paleobiology上发表了澄江生物群群落生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澄江化石保存核心地区海口马房剖面进行了系统化石发掘,获得了10组化石组合总共10,238化石个体,并首次基于这些化石的丰度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古群落分析。

该项研究描述了以海口地区化石为代表的澄江生物群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揭示了化石组合之间相对稳定物种组成和种群分布特征,并指出澄江生物群中生态功能群主要以底栖活动捕食或食腐生物、底栖固着滤食生物、内栖活动捕食或食腐生物为主,分别以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曳鳃动物为代表。研究数据表明澄江生物群由丰富多样的门类和大量具有不同复杂生态功能的物种组成, 证实了寒武纪早期物种间高强度捕食压力不仅已经存在,而且还形成了由多层次营养级结构构成的金字塔式复杂食物网。这一结论表明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海洋群落生态系统在寒武纪初期就已经出现。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将澄江生物群数据和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两个生物群具有相似多样性指数值范围和生态功能群比例关系,证明在寒武纪生态群落演化的初期他们已经具有相同的生态演化机制和相对稳定群落结构。

  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Zhao, F.C., Caron, J.B., Bottjer, D.J., Hu, S.X., Yin, Z.J., Zhu, M.Y. 2013. Diversity and Species Abundance Patterns of the Early Cambrian (Series 2, Stage 3) Chengjiang Biota from China. Paleobiology, 40(1), 24-44. DOI: 10.1666/12056.

相关话题/生态 生物 动物 数据 海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5.2亿年前动物已进化出“好视力”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眼睛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科学界为之着迷的科学问题。眼睛具有令人费解的精细结构和扑朔迷离的演化历程。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对于眼睛的进化是否也适合自然选择理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假定眼睛能由自然选择而形成,我坦白承认,这种说法听起来确实有点荒诞不经。”然而,早期后生动物眼睛的出现和演化也被认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瓮安生物群中发现正处于细胞分裂期的动物胚胎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瓮安生物群是发现于我国贵州瓮安磷矿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的一个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化石库。其中以三维立体形态保存的动物胚胎化石,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的后生动物化石记录之一,为人们了解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程提供了精美绝伦的研究材料。自1998年以来,瓮安生物群就以动物化石的发现而引起了国际古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我所GBDB数据库建设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数据库建设是我所创新2020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的新兴研究方向之一。  我所樊隽轩研究员等人于2006年创建了GBDB数据库(GeobiodiversityDatabase,http://www.geobiodiversity.com/),并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追索海桑属古生物地理演变历史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基于化石花粉与现生类型的对比研究  现生海桑属(Sonneratia)归为千屈菜科的单型属海桑亚科(monogenericsubfamily),分布于东非至热带亚洲、澳大利亚北部及太平洋岛屿即旧热带,是组成热带海岸红树林的关键类群之一(插图1)。弗氏粉(Florschuetzia)是海桑属花粉的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1.25亿年前的有花植物再现辽西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在现代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兴衰密切相关,因而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难解的植物学谜团。为了解决这个植物学难题,十余年来科学家先后在辽宁朝阳地区的义县组地层中发现了梁氏朝阳序、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始花古果、十字中华果、迪拉丽花、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古元古代疑源类化石似核状内含物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细胞核能否保存为化石,一直是研究真核生物起源的古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些前寒武纪细胞化石内部的微结构相继被解释成细胞核或降解聚缩的细胞质,如澳大利亚新元古代早期苦泉组(BitterSprings)的微体化石等,但都颇具争议。最近,在中国南方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磷酸盐化动物胚胎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生物地层学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新元古代大冰期结束之后的埃迪卡拉纪,真核生物特别是多细胞真核生物发生了较大规模的辐射。相比较而言,大冰期前夕的新元古代早期,可靠的真核生物化石资料却很少。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具有时代指示意义的标准化石,新元古代早期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也一直是未解决的难题。    最近,我所硕士研究生唐卿等人利用改良后的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铁角蕨分子谱系年代学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于生物类群的起源时间,分子定年(分子钟)和化石记录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分子定年和化石记录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是对造成差异因素的探讨不多。近日,我所分子古生物学研究小组以蕨类植物中的铁角蕨(Asplenium)为例,首次探讨了造成分子钟和化石记录之间差异的因素。现代铁角蕨属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利用化石和分子证据阐明天牛的演化历史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天牛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昆虫。天牛和叶甲组成的叶甲总科,是鞘翅目(甲虫)中最丰富类群之一。中生代叶甲总科化石极其稀少,迄今尚未发现明确的天牛化石。由于化石记录缺失,学界对天牛及叶甲总科的起源和辐射时间仍有较大差异。不同分子数据和计算方法也给出了相差极大的结果。先前不同研究组分别基于分子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德国科学家发掘78000年前肯尼亚Panga ya Saidi洞穴古人类遗址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德国科学家发掘78000年前肯尼亚PangayaSaidi洞穴古人类遗址  (化石网报道)据以色列《国土报》(Haaretz)报道,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与教育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掘并研究了肯尼亚PangayaSaidi洞穴的古人类遗址。    PangayaSaidi实际是一个洞穴链,总长度达数千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