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潘风光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11


   潘风光,男,1973年4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性食品深加工及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后勤部军需部、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吉林大学青年基金等项目。在功能性食品加工与免疫、食品精深加工与安全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获吉林省科技厅育厅三等奖各一项(排名第二),已独立培养7名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7部。现任吉林省微生物学会会员、吉林省食品学会会员、吉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


教育背景:
1993.09~1997.07年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2001.07~2004.07年 解放军军需大学军需工程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04.07~2007.07年 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97.09~1999.07年 解放军农牧大学农产品加工教研室任教,助教
1999.07~2004.07年 解放军军需大学军需工程系任教,助教,讲师
2004.07~2008.07年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任教,讲师
2008.07~2014.09年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任教,副教授
2009.05~至今 吉林大学遴选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3.05~2014.05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avis)访问学者(国家CSC公派)
2014.09~至今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教授


课题研究:
[1]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富铁血红素肽在开发低硝肉制品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2] 国家质检总局-应用工程噬菌体检测大肠杆菌O157的研究(2012IK163)
[3]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生猪屠宰副产物规模化深加工技术的开发(**)
[4] 长春市科技局重点项目-多肽与血红素肽复合体生产低硝肉制品技术开发(11KZ54)
[5]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猪血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
[6] 长春市科技局重大专项-猪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研究(08KZ26)
[7]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猪凝血酶的分离纯化激活、内毒素去除及稳定性的研究
[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羊布鲁氏菌吞噬小体调控表达基因作用机制的研究()
[9] 吉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鹿茸活性多肽的高效提取及其保健功效的研究》(1)


社会兼职:
现任吉林省微生物学会会员、吉林省食品学会会员、吉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


出版著作:
1.《食品安全与选购》,化学工业出版社,副主编2006年
2.《乳品微生物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参编2007年
3.《食品病原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参编2007年
4.《粮食制品加工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主编2007年
5.《豆制品加工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参编2007年
6.《蔬菜制品加工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参编2007年
7.《现代中国保健食品配方及注解》,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副主编2011年


发表论文:
[1] Fengguang Pan, Lu Han, Yan Zhang, Yiding Yu, Jingbo Liu. Optimization of Caco-2 and HT29 co-culture in vitro cell models for permeability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 Published online: 2015, 66(6). DOI: 10.3109/**.2015.**.
[2] Fengguang Pan, XunDe Li, Jennifer Carabez, Guy Ragosta, Kristine L. Fernandez, Elanine Wang, Anyarat Thiptara, Elizabeth Antaki, Edward R. Atwill*.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Indicator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on Vegetables Sold from Asian Vendors at Farmers’ Markets in Northern California.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2015,78 (3): 602–608.doi:10.4315/0362-028X.JFP-14-095.
[3] Fengguang  Pan, Yaya Zhao, Seng Zhu, Changjiang Sun, Liancheng Lei, Xin Feng, Wenyu Han*. Different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RAW264.7 Infected wi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37Rv and BCG Identified via Deep Sequencing. PLOS ONE. 2012;7(12):e51988. doi: 10.1371/journal.pone.**.
[4] Feng Guang Pan, Zhen Fang , Ri Zeng Meng , YaNan Qin, Wen Ju, Jinhua Liu, Han Wu.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of Fluorescent Microsphere Immunoassays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Using Dimethylacetamide. Analytical Letters.,2013, 46:14,
2203-2212.
[5] FengGuang Pan, Han Wu, JinHua Liu, YongXing Ai, XianMei Meng, RiZeng Meng , Qingfeng Meng.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lytic phage JL1. Archives of Virology. 2013,5(158): 2429-2432.
[6] Meizhu Zheng, Chunming Liua, Fengguang Pan*, Dongfang Shi, Yuchi Zhang.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 of hyperoside isolated from Apocynum venetum leaves: Possible cellular mechanisms. Phytomedicine. 2012,19 (2):145-149.
[7] YaNan Qin, Zhen Fang, FengGuang Pan*,YaYa Zhao, HongShan Li, Han Wu, Xianmei Meng. Signi?cance of Tyr302, His235 and Asp194 in the a-amylase from Bacillus licheniformis. Biotechnology Letter. DOI 10.1007/s10529-011-0843-x.
[8] Yu Zhou, Yuan-yuan Zhang, Feng-guang Pan, Yan-song Li, Shi-ying Lu, Hong-lin Ren, Qing-feng Shen, Zhao-hui Li, Jun-hui Zhang, Zeng-shan Liu. A competitiv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based on a novel probe for the detection of mercury (II) ions in water sample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0,25 (11): 2534-2538.
[9] Meizhu Zheng, Chunming Liu, Fengguang Pan, Dongfang Shi, Fengshan Ma, Yuchi Zhang, Yujing Zhang. Protective Effects of Flavonoid  Extract from Apocynum venetum Leaves Against Corticosterone-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PC12 Cells. Cell Mol Neurobiol, 31(3): 421-428, DOI 10.1007/s10571-010-9635-4.
[10] Yu Zhou, Yan-Song Li, Feng-Guang Pan, Yuan-Yuan Zhang, Jun-Hui Zhang, Shi-Ying Lu, Hong-Lin Ren, Zeng-Shan Liu. Development of a new monoclonal antibody based 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detection of brevetoxins in food samples. Food Chemistry. 2010, 118 (2): 467-471.
[11] Yu Zhou, Yan-song Li, Shi-ying Lu, Hong-lin Ren, Zhao-hui Li, Yuan-yuan Zhang, Feng-guang Pan, Wen-sen Liu, Jun-hui Zhang, Zeng-shan Liu. Gold nanoparticle probe based immunoassay as a new tool for tetrodotoxin detection in puffer fish tissues. 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0,146 (1): 368-372.
[12] Yu Zhou, Feng-Guang Pan, Yan-Song Li, Yuan-Yuan Zhang, Jun-Hui Zhang, Shi-Ying Lu, Hong-Lin Ren, Zeng-Shan Liu. Colloidal gold probe-bas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brevetoxins in fishery product sample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09,24(8): 2744-2747.
[13] Y. Zhou, Y.S. Li, F.G. Pan, Z.S. Liu, Z. Wang. Identification of tetrodotoxin antigens and a monoclonal antibody. Food Chemistry. 2009, 112(3):582-586.
[14] Yu Zhou, Yuan-Yuan Zhang, Qing-Feng Shen, Shi-Ying Lu, Hong-Lin Ren, Yan-Song Li, Zeng-Shan Liu, Feng-Guang Pan, Xian-Mei Meng, Jun-Hui Zhang. Development of a novel antibody probe useful for domoic acid detection.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09, (24):3159–3163.
[15] F. G. Pan*, Y. Y. Zhao, S. Zhu, H . S. Li, H . Wu, Z. Fang, Y. N. Qin, H.Q. Xing, Y. Pang, M.D.Zhang*. An Effiecient Way to Extract Pilose Antler Polypeptide and Evaluation its Role in the Immune Respons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Health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1.11,434-437,EI Compendex.
[16] F. G. Pan*, Y. Y. Zhao, W. Y. Han*, C. J. Sun, L. C. Lei, X. Feng, C. T. Du, S. S. Liu, S. Zhu. IL-7 potential Function in Pulmonary TB.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Health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1.11,429-433,EI Compendex.
[17]潘风光,李洪山,刘静波*,赵娅娅,秦亚楠,方 珍,吴 涵.超声预处理微波辅助酶解生产猪血活性肽工艺优化。农业工程学报,2011,Vol.27.12:282-287(EI核心收录).


获奖情况:
[1] α-耐高温淀粉酶的高效表达及新工艺的研究。2009.吉林省教育厅三等奖.
[2] 微生物酶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发酵特性研究。2012. 吉林省科技厅厅三等奖.


联系电话:(O);(Fax)
电子信箱:panfg@jlu.edu.cn





相关话题/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 吉林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郭娜
    郭娜:女,1980年3月生,博士。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吉林大学优秀青年基金后备人才培育计划暨吉林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人才春苗培育计划”获得者。几年来主持若干项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研究成果获2012、2013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2013和2017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申请者近年来致力于抗食源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于亚莉
    于亚莉:女,1975年09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功能特性的研究及人类运动失调的分子调节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厅、长春市科技局、吉林大学博士基金、吉林大学青年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副主编6部,参编12部,总计38万字。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报国家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张晓光
    张晓光,男,汉族,1985年7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硕士毕业后荣获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博士生奖学金资助赴日本九州大学留学,于2014年3月获博士学位,所学专业为生命机能科学。研究方向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与检测,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在于利用抗体、核酸适配体、噬菌体等为识别元件开发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近年来以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级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王虹苏
    王虹苏,女,1978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中酶的提取、固载化及应用方面的研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食品的抑菌保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及特别资助等项目。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特等奖,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闫海洋
    Name: 闫海洋/Haiyang Yan E-mail: yanhy@jlu.edu.cn Title: 副教授,硕士导师/Associate Professor,MS Supervisor 教育与工作经历/Education and Occupation:吉林大学理学博士,新西兰梅西大学访问学者,专业英语学科组长。PhD in Jilin University; Visiting Aca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张婷
    张婷,女,汉族,1988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亚洲蛋品协会理事,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营养与功能食品,主要研究兴趣在于蛋制品精深加工及产业化应用、功能因子高值化开发与作用机制、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功能活性和吸收代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吉林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高校“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1项、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徐艳阳
    徐艳阳,女,汉族,1972年9月出生,吉林公主岭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江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资源食品的开发利用、功能因子提取、营养及安全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在国际和国内著名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授权发明专利4件,参编教材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其中毕业13名:蔡森森 吴海成 于静 张凡 李科静 朱志红 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张凌
    张凌,女,1966年4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留学日本,在日本昭和女子大学完成食品营养学专业本、硕、博连读,取得营养师及管理营养师资格证书,于1995年获得食品营养学博士学位。在日本食品企业多年从事营养生理解析及功能性食品研发工作,曾多次参加日本厚生省与日本食粮协会主持的亚洲膳食营养现状及改善措施的研究项目。2013年作为吉林大学引进人才回国,目前任职于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李欣欣
    李欣欣 女 出生于1964年8月。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参加工作于第一食品厂从事技术工作。1995年4月调入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工程与包装工程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5年8月合并进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自1995年调入吉林大学以来,一直从事教师和科研工作。本科生课程主讲《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和《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生课程主讲《工程伦理》《食品风味化学》《可食可降解包装材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王笑丹
    王笑丹,女,汉族,1978年6月生人。现任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01年在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学院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04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2008年在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自2001年以来,一直从事肉品品质检测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其中一项国家科技部课题,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四项吉林省科技厅课题,两项吉林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