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坚持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原则,通过培养,使硕士研究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达到以下要求: 1、 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身心健康。 |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
培养方式: 1、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相结合的方式。 2、知、能并重,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并重,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及其他的各种学术活动,力争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 ,学位论文 33学分。 |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指导教师 |
1 |
世界华文文学
|
研究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中国文学如何在世界传播演变,研究各地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研究中国文学对世界各地华文文学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
张俏静 张渝生 熊 岩 |
2 |
中国当代文学
|
研究1949年以来的中国大陆文学,对其间的复杂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对了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有较大的意义。 |
张渝生 胡 辛 张俏静 张升阳 |
3 |
中国现代文学 |
研究1917年至1949年中国大陆发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对了解中国文学革命和文学的现代化有深远的意义。 |
熊 岩 张升阳 何玲华 |
三、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课内/实验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任课 教师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
必修 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20005 |
英 语 |
144 |
6 |
1、2 |
|
|
必修 |
002000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30 |
1 |
1 |
|
|
必修 |
||
0020002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42 |
2 |
1 |
|
|
必修 |
||
专 业 核 心 课 |
5021082 |
西方文论专题★ |
36 |
2 |
1 |
|
考试 |
必修 |
|
5021083 |
现代语言学专题★ |
36 |
2 |
1 |
|
考试 |
必修 |
||
5021084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题 |
54 |
3 |
1 |
|
考试 |
必修 |
||
5021085 |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
54 |
3 |
1 |
|
考试 |
必修 |
||
选修 课 |
专 业 方 向 课 |
5022086 |
文学批评学 |
36 |
2 |
2 |
|
考查 |
专业公选课 |
5022087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
36 |
2 |
2 |
|
考查 |
专业公选课 |
||
5022088 |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论 |
36 |
2 |
2 |
|
考查 |
专业公选课 |
||
5029089 |
中国现当代文学前言讲座 |
36 |
2 |
2 |
|
考查 |
专业公选课 |
||
5022090 |
海派文学研究 |
36 |
2 |
2 |
|
考查 |
中国现代文学方向选课 |
||
5022091 |
中国当代散文研究 |
36 |
2 |
2 |
|
考查 |
中国当代文学方向选修 |
||
5022092 |
中国报告文学史 |
36 |
2 |
2 |
|
考查 |
中国当代文学方向选修 |
||
5022093 |
新移民文学研究 |
36 |
2 |
2 |
|
考查 |
世界华文文学方向选修 |
||
素 质 教 育 课 |
公共选修课 |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
|
2 |
|
|
|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2学分 |
|
|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
|
2 |
|
|
|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2学分 |
||
必修 环节 |
|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
|
3 |
|
|
|
|
|
|
学术活动 |
|
2 |
|
|
|
|
||
|
社会实践 |
60 |
2 |
|
|
|
|
||
|
外语学术论文 |
|
1 |
|
|
|
|
标有★者为双语教学课程。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 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
学位论文形式: 学术性论文。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涉及理论研究工作的学位论文可在论文主体中增加理论部分。 |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以及各个必修环节,取得相应学分,并完成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后,按照《南昌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