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用黑体四号)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4-08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用黑体四号)

(专业代码)(040102)

一、培养目标(用黑体五号)

主要培养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信息时代教师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能担负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重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身心健康。

2、掌握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课程和教学研究和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教育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培训和开发工作。

3、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4、熟练掌握信息化学习与教学技能,以时代发展、职业需求和个性发展为参照,能为学习者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有效发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5、在学习、做事、生活、体格、心理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学会职业生涯设计、执行与实现能力。

 

二、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允许硕士生提前毕业,但硕士生的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硕士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三、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每方向字数在50字以内)

研究生导师

1

语文教育学

以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育学原理、语文阅读技能学与写作思维学、语文学习心理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艺术、语文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为主要研究内容。

欧阳芬

熊大冶

邹花香

2

英语教育学

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研究范畴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如认知和心理过程的研究,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研究。

饶振辉、刘春燕、唐雄英、林跃武、晏小琴、黄慧

3

数学教育学

1.数学教育发展过程及比较;

2.数学教育的方法研究;

3.数学教育的内容研究;

4.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5.教育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

刘咏梅,陈惠勇,刘锡光

4

物理教育学

以物理教育的基本规律、学习方法、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实验设计、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为主要研究内容。

胡银泉、周新雅、黄亦斌

5

化学教育学

1.化学课程与教学;

2.化学教师教育;

3.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

李永红、刘晓玲

6

思想政治教育学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标解读与教材、教例分析,课堂讲课、说课及教研能力,培养运用型人才。

孙菊如副教授

曾建平教授

彭隆辉教授

7

地理教育学

以地理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研究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叶滢

8

生物教育学

以生物学习方法、生物实验研究、生物课程改革、生物教学规律、中学、大学生物教育改革为主要研究内容。

 

涂艺声,龙中儿

 

9

历史教育学

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中关于国内外历史教育发展和研究动向的探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是主要课题.

万振凡、李江

10

信息化教育

研究IT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探讨如何运用IT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有效培养数字化公民的信息素养。

钟志贤

11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学习与教师知识研究、教师成长与教师心理特点、教师培训的设计与评价

钟志贤

杨南昌

李 斌

谢翌

12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课程原理、课程开发、教学原理等

罗蓉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

1.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为主导负责硕士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硕士生掌握学科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前沿问题。要求每位硕士生都应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使硕士生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努力提高硕士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硕士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学期末)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应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

1.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共4门,8学分)

公共必修课包括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由研究生院于第一学年内统一组织开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提高硕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水平;外语课旨在加强硕士研究生使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①思想政治理论课(2门,3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全校硕士生必修,2学分,36学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硕士生指定选修,1学分,18学时)

②外国语课程(1门,4学分)

外国语以英语为主要语种,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侧重培养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③专业外语(1门,1学分)

专业外语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设置,由一级学科内的所在二级学科共享。

(2)专业基础课(3门,9学分)

专业基础课是硕士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按一级学科设置,开设3门,9学分。

(3)专业核心课(3门,9学分)

专业核心课是硕士研究生了解本专业的研究领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和领悟本专业精髓的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按二级学科的方向设置,每方向开设3门,9学分。

(4)专业选修课(3门,6学分)

专业选修课是硕士研究生为拓宽知识面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选修的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每方向学生选修3门课程,6学分。

(5)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2门。需补修的课程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补修课程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合格以上成绩,但不计学分。

2.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位课程75分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各学科专业可根据本学科专业和课程特点,自行选择考核方式,无论采取哪一种考核方式,都要注重对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

 

六、实践环节

1. 学术活动(1学分)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凡在本校举行或学校、研究生院及各院、室、所组织举行的学术活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均应参加。凡校外学术组织和省、部、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及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5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各学位点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学术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学术活动占1学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考核成绩由导师综合评定。

2.实践活动(1学分)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等类别。教学实践是体现我校师范特色,培养硕士生的教学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检验研究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的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答疑解难等;科研实践是锻炼硕士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途径。科研实践的形式包括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完成自主申报科研课题及参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科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等;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咨询、专业实习及公益劳动等。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导师依据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

1.鼓励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在培养科研能力的过程中推动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或拓宽硕士生的理论和知识面。

2.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聆听有关学术报告5次,并做笔记;每个研究生至少要做两次学术报告(内容、对象、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导师和学院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并有具体的时间安排。

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研究目标,确定自己的技术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和开题报告。硕士生一般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一般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预期价值、论文的基本纲目、时间安排等内容。论文选题可以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鼓励从事情境性(实际)问题的研究。

2.论文进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学位点应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

3.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才能进行专家评阅和答辩。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附件一: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公共必修

9992001

9992002

公共英语

4

216

1和2

学校统一安排

英语学科修二外

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学校统一安排

全校必修

999201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学校统一安排

文科指定选修

999201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2

学校统一安排

理科指定选修

0052001

专业英语

1

18

曹东云

各学院自行开设

专业基础课

0052002

课程与教学论

3

54

1

杨南昌

 

 

005200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

54

2

曹东云

0052004

学与教的心理学

3

54

2

罗 蓉

专业核心

0052005

语文教育学原理

3

54

1

欧阳芬、曾洁

 

0052006

阅读技能学

3

54

2

邹花香、曾洁

0052007

语文教育心理学

3

54

3

曾洁、欧阳芬

0052008

语言教学原理

3

54

3

饶振辉

0052009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3

54

3

黄慧

0052010

外语学习与记忆

3

54

3

晏小琴

0052011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3

54

2

刘咏梅

0052012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3

54

3

刘咏梅

0052013

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3

54

4

刘锡光

0052014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3

54

2

胡银泉、周新雅

0052015

物理实验设计与研究

3

54

2

胡银泉

0052016

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3

54

3

黄亦斌、周新雅

0052017

化学课程与教材分析

3

54

1

刘小玲

0052018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3

54

2

姜建文

0052019

化学实验研究与设计

3

54

1

李永红

0052020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

3

54

3

孙菊如

005202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3

54

3

罗亦奇

005202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3

54

2

孙菊如

0052023

地理课程论

3

54

1

叶滢

0052024

地理教学论

3

54

2

叶滢、舒俊

0052025

地理教学设计和案例研究

3

54

2

蒋梅鑫

0052026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I

3

54

2

涂艺声、曹玲珍

0052027

中学生物教育课程论I

3

54

2

龙中儿、余继红

0052028

生物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I

3

54

3

胡桂平、姚宝骏

0052029

中国历史专题研究

3

54

2

万振凡

0052030

世界历史专题研究

3

54

2

李江

0052031

中学历史教学法

3

54

2

万振凡

0052032

信息化教育概论

3

54

3

钟志贤、邱婷

0052033

信息化教学设计

3

54

4

钟志贤、谢云

0052034

网络学习理论

3

54

3

钟志贤

0052035

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研究

3

54

2

李 斌

0052036

教师学习与教学设计专题研究

3

54

3

杨南昌

0052037

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3

54

3

蒋喜峰

 

 

0052038

课程原理与课程开发

3

54

1

罗 蓉

 

0052039

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

3

54

1

胡虹丽

 

0052040

课程与教学评价

3

54

2

姚志敏

 

专业

选修

0052041

语文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2

36

3

雷良启

欧阳芬

 

0052042

写作思维学

2

36

3

予锋、曾洁

0052043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2

36

4

熊大冶

邹花香

0052044

语言测试

2

36

4

唐雄英

0052045

心理语言学

2

36

4

刘春燕

0052046

外语教学科研方法

2

36

4

唐雄英

0052047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2

36

3

陈惠勇

0052048

数学课件设计与制作

2

36

4

鄢克雨

0052049

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研究

2

36

4

刘锡光

0052050

物理学专题研究

2

36

3

黄亦斌

0052051

中学物理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2

36

3

周新雅、高火贵

0052052

物理课件设计与制作

2

36

4

周新雅

0052053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2

36

2

李永红

0052054

高等无机化学

2

36

2

王玉玲

0052055

化学学科发展前沿

2

36

2

张小亮

盛寿日

王玉玲

0052056

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党建理论专题

2

36

4

郭凌

0052057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专题研究

2

36

4

彭隆辉

0052058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改前沿研究

2

36

4

孙菊如

0052059

地理学进展

2

36

1或2

郑林

0052060

地理教师专业发展

2

36

3

钟业喜

0052061

中学地理教育改革前沿专题

2

36

3

叶滢、喻金水

0052062

实验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I

2

36

3

罗向东、颜日明

0052063

科学方法与生物学史I

2

36

3

龙中儿、姚宝俊

0052064

中学生物典型教学案例分析I

2

36

4

胡桂平、姚宝骏

0052065

江西地方乡土史教学

3

54

3

万振凡

0052066

中国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

3

54

2

万振凡等

0052067

中学历史教案分析与研究

2

36

3

万维其

0052068

信息化教学实验研究

2

36

3

谢云

0052069

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2

36

4

谢云

0052070

远程教育研究

2

36

4

邱婷

0052071

教师心理与教师职业专题研究

2

36

3

邱婷

0052072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2

36

4

谢云

0052073

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2

36

4

蔡连玉

曹东云

0052074

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

2

36

2

傅书红

0052075

国外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

2

36

3

邱 婷

0052076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2

36

3

谢云

实践

环节

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5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1

 

 

 

 

实践活动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

1

 

 

 

 

补修

课程

 

文艺学理论

 

 

 

赖大仁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古代文学

 

 

4

刘松来

 

高级英语

 

 

 

董闽花

 

写作与翻译

 

 

 

喻锋平

 

近世代数

 

 

 

王颂生或跟本科班

 

复变函数

 

 

 

徐章韬或跟本科班

 

物理学史

 

 

 

雷敏生

 

普通物理学专题研究

 

 

 

黄亦斌

 

无机化学

 

 

 

王玉玲

 

有机化学

 

 

 

盛寿日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孙菊如

 

政治学原理

 

 

 

胡 宜

 

综合自然地理

 

 

 

廖富强

 

区域地理

 

 

 

蒋梅鑫

 

分子生物学

 

 

 

付鸣佳、

陈雪岚

 

细胞生物学

 

 

 

涂艺声、

蔡险峰

 

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

 

 

 

李江

 

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万维其

 

教育技术学

 

 

 

谢云

 

 

教学设计

 

 

 

钟志贤/邱婷

 

教育原理

 

 

 

何齐宗

 

教育史

 

 

 

胡青

 

教育学(教师教育类公共课)

 

 

 

 

 

 

心理学(教师教育类公共课)

 

 

 

 

 

 

 

附件二: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用黑体四号)

课程编号:0052001

课程名称:专业外语

英文译名:Professional English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学    分:1学分

学    时:18课时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曹东云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专业外语》以课程与教学论领域英语文献阅读、翻译和写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使研究生熟悉专业词汇、掌握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英语阅读理解、翻译及写作能力。主要内容包括:9-12篇专业英语文献,涉及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念、学习心理学、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前沿内容;课程根据专业英语文章进行翻译和写作训练,重点放在长句翻译技巧和专业文体写作方面。教师以专题形式为主进行授课,学生通过问题/专题任务驱动展开专题研习。考核方式:写论文;平时:期末=2:8。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王斌华:《专业英语教程:教育类(第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 焦建利、叶力汉:《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3.刘世清、关伟、王肖虹:《教育信息技术专业英语》,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 Naperville, IL, and Los Angeles: Authors. enGauge 21st century skills: Literacy in the digital age. North Central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 the Metiri Group. (2003).

5.www.mindtools.com.The Mind tools E-book( 6th Edition).2009.

 

课程编号:0052002

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英文译名: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学分

学    时:54课时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杨南昌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域,通过学习理解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等一般性原理,旨在使学习者掌握学校教育的核心活动乃课程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科学态度,掌握课程研制、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突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于课程改革与教学优化。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钟启泉等编:《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年修订版。

3、拉尔夫·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高文主编:《学习创新与课程教学改革》,广州出版社,2007年版

5、高文主编:《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之《人是如何学习的》,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6、郑太年:《学习:为人的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吴刚:《从课程到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Mcneil著,徐斌艳,陈家刚译:《课程:教师的创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帕克、哈斯著:《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12、钟启泉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张华等:《课程流派研究》,山东出版社,2000年版

14、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新版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编号: 0052003

课程名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英文译名: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Scienc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杨南昌(副教授)、曹东云(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目的:以现代教育科研基本范式及一般方法为研究对象,旨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教育科研意识,树立科研兴教的思想;使其学习、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掌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操作技能,形成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内容:1.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2.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论;3.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4.教育理论形成的思维路线与方法;5.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与成果评定;6.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教学方法:教师专题讲授及学生自主探究结合,通过问题/专题任务驱动使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科研实践,运用所学进行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实际操作。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韩延伦:《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美)威廉·维尔斯马(William Wiersma),(美)斯蒂芬·G. 于尔斯(Stephen G. Jurs):《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6、叶澜:《教育科学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052004

课程名称:学与教的心理学

英文译名: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罗蓉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问题为基本线索,集中讲授学习与教学中的心理学知识、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并力求反映国内外学与教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就,以使研究生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课堂,形成自己对学习、教学的看法,并升华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技术。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考试), 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占20%、教学活动参与表现占1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70%。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

参考书目:

1、莫雷,《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4、《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5、罗伯特•斯莱文,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6、《认知心理学》及相关论文等。

 

课程编号:0052005

课程名称:语文教育学原理

英文译名:Principles of Chinese Pedagog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欧阳芬,博士、教授;曾洁,博士、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语文教育学原理”是以培养较高层次中小学语文教师为目的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运用教育学、语言学、文学、文章学、哲学、美学等原理分析语文教育教学现象,旨在揭示语文课程教育的本质、特点和教学规律,是一门以教育学和语文学的边缘学科为核心

综合型应用理论课程。

“语文教育学原理”主要选择语文教育史论、语文教育本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为教学内容,包括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简史、语文课程性质和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语文教材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与原则、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语文课程资源与开发、语文能力论为主要论域。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了解语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际,理解语文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任务,掌握科学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厘清语文教育教学系统中各种复杂关系,找到从事语文教育与教学的科学途径,提高运用理论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获得较高的语文教育与教学能力。

主要教材与参考书

1.《语文教育学概论》,倪文锦、欧阳芬、余立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定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倪文锦、谢锡金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语文教育学》,余应源等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叶澜主编,陈玉琨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手册》,美,洛伦S.巴里特等著,刘洁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编号:0052006

课程名称:阅读技能学

英文译名:Reading and  the Research of Reading Teaching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 邹花香, 副教授;曾洁,博士,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学习社会的到来,阅读学注定要从一门潜科学发展成为引世人瞩目的显科学。“阅读与阅读教学研究”以人类阅读行为及阅读教育行为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读(阅读教学)”占鳌头的现状,从基本原理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讲授阅读及阅读教育若干基本问题。通过这些理论专题的讲授,进一步强化学科教育学(语文)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扩展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阅读与语文素养、阅读与专业成长、阅读本质研究、阅读过程及基本特点、阅读语境功能、阅读基本方式及技能、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及阅读教学之规定、语文阅读教材应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基本策略及常规模式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典型案例研究等内容。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指导为主,学生课外自学1—2本有关阅读及阅读教学的专业书籍并写读书笔记,适当组织讨论交流,撰写课程论文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应有所拓展延伸,同时还应紧密结合阅读及阅读教学理论发展的现状,补充介绍和分析国内外阅读及阅读教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2. 王松泉:阅读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第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编号:0052007

课程名称:语文教育心理学

英文译名:Chines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曾洁,博士、副教授;欧阳芬,博士、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语文教育心理学是学科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语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本课程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分析了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中的认知过程,探讨了帮助学生建立适当认知过程的教学问题。其研究对象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主要内容有:语文课程内容的心理学观照,语文概念的学与教,语文规则的学与教,言语心智技能的学与教,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的语文教学设计,阅读心理与阅读教学,写作心理与写作教学等。该课程首要目标是描述和理解学习者在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的认知过程及其所应用的知识。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的目标是考察帮助学生建立适当认知过程的更为优化的教学实践的产生。简言之,语文教育心理学旨在提高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水平,改变语文教学长期经验化、缺乏学理依据的现状。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语文学习的认知过程并能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编号:0052008

课程名称:语言教学原理

英文译名:Principle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分:3学

学时:54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饶振辉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该课程系统讲授外语教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及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本课程重视对外语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对一些影响外语习得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对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界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评介。本课程还注重讲述外语教学方法论与具体外语教学方法和技巧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完此课程后应掌握外语教学的理论体系,了解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基本情况,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去。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Brown, W. 199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Larsen-Freeman.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William Littlewood. 1990."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Cook, V. 1991.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 束定芳,庄智象,1998。现代外语教学 ─ 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 蒋祖康,200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课程编号:0052009

课程名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 黄慧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二语言习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重点经历了从“第二语言教学”到“第二语言学习”的转变。了解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和了解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也是第二语言研究的核心。本课程讲授近三十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及研究范畴,(如年龄,认知方式等),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如认知和心理过程的研究,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研究)。 要求学生在学完此课程后能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能运用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和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Cook, V.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0.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2000.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Larsen-Freeman, D. et al.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2000.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4上海教育出版社

5.Eills.R.1985 unden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oio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Cohen.A.D 2000.Strata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and language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Seliger,H.W and Shohang,E 1989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0052010

课程名称:外语学习与记忆

英文译名:Foreing language study and memorization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晏小琴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习外语与记忆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检索的过程。学习者的记忆能力是存在差别的,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很多,如天生的、环境的或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正、副面的影响,但一个人的记忆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而得到显著提高。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外语学习与记忆的研讨达到帮助外语学习者提高外语学习效率之目的。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Athony D. Frederics “Thematic Unit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eaching Science and Social Studies", Ha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3

2. Jack C. Richards “Context of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 Jack C. Richards & Charles Lockhart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 James V. McConnell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Holt, Rinehart and Wilson, Inc. 1977

5. 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6. Wilga M. Rivers & Marry S Temgerley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7. William Littlewood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课程编号: 0052011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英文译名: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数信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刘咏梅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数学教学论以数学教学的课堂为其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数学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为教学、教师、学生之间围绕数学的联系,各因素都是数学教育缺一不可的要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与学生联系,在这一联系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决定了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内容,但是教师的教学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则失去了全部的价值,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行为,因而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学生自然就应该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围绕数学开展活动的。教师要顺利开展教学就必须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遵循教学的原则、把握教学的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适当选择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促进全面发展的活动。也就是说,教师、学生、教学通过数学教学这一,形成一种文化的数学课堂文化。

依据上述对教学的理解,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地理解数学教育的价值,对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状况开展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社会文化和数学本身特点开展研究型学习,大量阅读数学教学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并能结合目前数学教育中的问题开展主题研究。在学习过程中,要紧密联系中小学的教学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

联系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及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对数学教育进行分析,形成对数学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数学观、数学教育观和学生观。要求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认识数学教育,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围绕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刘咏梅,数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月第一版;

2.张奠宙等,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第1版;

3.郑毓信,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4第1版;

4.郑毓信等,数学文化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3第1版;

5.M.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第1版;

6.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第1版;

7.林夏水,数学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7第1版;

8.张维忠等,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第1版;

9.数学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第2版;

10.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9第2版。

 

课程编号:0052012

课程名称: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英文译名:Modern Mathematics and Secondary Mathematic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数信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刘咏梅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课程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学教材中的内容,结合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中学教材中那些讲得不够透彻或比较薄弱的内容进行分析、充实、提高,使研究生能够更深刻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以集合论、几何学发展及非欧几何的创立、公理化思想的产生及发展、函数思想的产生及发展、数学文化的研究等内容为主线,对中学数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中学数学的教学的目标、方法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高夯,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2.张奠宙,中学代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3.张奠宙,中学几何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4.F.克莱因著,吴大任译,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

5.胡炳生等,现代数学观点下的中学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课程编号:0052013

课程名称: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英文译名:Mathematics Teaching Design and Case Studying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数信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刘锡光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是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该专业学位的学位课程。《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建立在学习理论、课程教学理论和系统理论方法等科学基础上的教学技术。它与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思想史、课程教学论、比较教育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论等课程都有一定联系。开设该门课程对于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什么是数学教学设计,了解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2、掌握数学基本课型的教学设计;3、掌握数学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4、提高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的能力,培养数学教学反思能力;5、提高研究生数学教学综合技能。

本课程3学分,教学时数为54学时。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密切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与案例分析等方式。本课程以讲授为主,教学中结合案例适时组织讨论分析、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材建议使用何小亚、姚静主编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对于该教材的使用,不能完全受教材的限制,应有所选择,增加丰富的教学设计案例,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补充介绍和分析国内外数学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建议结合平时考勤、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综合评定。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傅国亮.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3.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张奠宙.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皮建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课程编号:0052014

课程名称: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英文译名:Physic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胡银泉,副教授;周新雅,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学位主干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系统、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体系,树立科学的物理教育理念,具备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开展物理教学研究的能力,认识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具有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内容主要涉及物理课程改革与发展、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物理课程内容与设置、物理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中学物理学习及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及教学的整合、物理课程管理与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查有梁.物理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乔际平.物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5、廖伯琴.中外物理教育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孟昭辉.中学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052015

课程名称:物理实验设计与研究

英文译名:Design and Research on Physics Experimentatio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胡银泉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方法,并能应用于研究和解决中学物理实验问题,能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理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新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方法,能自制和改进教具。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物理实验检测技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验与实验设计的类型、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实验研究中的观察及机遇、实验设计的作用与特点、物理典型实验分析与研究、计算机辅助物理实验、自制教具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张雄,王黎智.物理实验设计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

2、陶洪 阎金铎.物理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朱鹤年.物理实验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郭奕玲等.近代物理发展中的著名实验,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5、沈元华.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编号:0052016

课程名称: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英文译名: Physics education measures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黄亦斌,副教授;周新雅,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编制教育评价表的一般方法、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方法、教育测验的“标准”及其建立方法、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韩之俊,曹秀玲.标准统计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庄楚强,吴亚森.应用数理统计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王效玲.教育统计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沈钢. 教育统计与Excel.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漆书青. 现代测量理论在考试中的应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052017

课程名称:化学课程与教材分析

英文译名:Chemistry curriculum and Analysis of Chemistry textbook for Middle School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刘晓玲,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较为全面地理解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化学新课程内容,明确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任务以及当前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应熟悉各种版本的中学化学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掌握教材的内容体系和特点,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等等。本课程要结合化学实例,解读化学课程目标;选取若干内容领域,对比国内外教材中呈现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如何把握教材编制中的螺旋上升原则,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学生对化学课程理解 及解读、分析、处理、使用化学教材的能力。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化学课程的发展与启示、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化学课程标准解析、化学教材内容体系与特点分析等。

教材及参考书:

1.裴新宁,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2选修4、5)(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课程编号:0052018

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英文译名:Course design and case analysis in chemistry teaching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姜建文,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图系统解构化学教学设计模型,提供化学教学设计的方法。围绕教学设计各要素,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采用具体案例展开研讨,关注新课程热点问题,反映教学设计新成果。牢牢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适应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研究生将来成为专家型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化学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情境的设计、化学教学方法模式与策略的设计、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化学教学设计总成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听课与评课以及教学设计研究热点问题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姜建文等编著.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2.王后雄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课程编号: 0052019

课程名称:化学实验研究与设计

英文译名:Chemistry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永红,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化学实验研究与设计》以教师教育创新理论和基础教育改革理念为指导,以“理论——案例——实践”三结合为教学方式,结合中学化学课程实验内容,介绍化学实验研究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树立化学实验设计的新理念,掌握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研究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和进行化学实验设计研究的实践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中学化学实验的认知性研究与技术性研究,试验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卫子光:《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吴俊明:《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概率统计组:《正交设计——一种安排多因素试验的教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

5、金良超:《优化试验》,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6、熊言林:《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

 

课程编号:0052020

课程名称: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

英文译名:The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on ideology and politic subject curriculum theory of middle school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 3

学 时:  54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孙菊如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功能;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改革优化的过程特点和规律、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的经验教训;掌握指导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课程论和课程设计理念;了解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及其建构思想方法;了解中学思想政治各课程模块教材的目标定位、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认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地位、作用;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的要求与方法要领,学会解读、分析、处理、使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科书:

1. 刘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

参考书:

1. 吴 铎. 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欧阳超.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3. 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 新编思想政治教学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 钟启泉.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5. 陈旭远. 课程与教学论[M].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5.

6.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王淑珍.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8. 黄甫全. 高中新课程目标的研究与开发[M].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9. 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10. 车广吉. 中学德育学科教学概论[M]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

11. 张建文. 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M]. 人民出版社,2008.

12. 陈旭远. 课程与教学论[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 车广吉. 中学德育学科教学概论[M]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

14. 陈旭远. 课程与教学论[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 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 新编思想政治教学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05.

 

课程编号:0052021

课程名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英文译名:The case study and teaching design on ideology and politic curriculum theory in Middle School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 3

学 时: 54

开课单位:江西师大附中

任课教师及职称:罗亦奇 中学思想政治课特级教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教学结合典型教案和课例的展示与分析,引导中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论,认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把握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程序和方法,使之学会根据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生活热点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思想教育点;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所给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规划教学过程,形成并优化教学方案;依据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并能根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正确分析和处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

教科书:

1. 刘强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  初中思想品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02.

参考书:

1. 高凌飚. 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M].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 邝丽湛、吴少荣.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 张 昕、任奕奕. 新课程教学设计[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4. 毕田增等. 新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M].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5. 张 杰. 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M].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 刘 强.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  初中思想品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 欧阳芬.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8. 谢绍熺. 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9. 郭 友. 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0. 傅道春、齐晓东. 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1. 欧阳超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12. 肖 锋.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09.

13. 许惠英.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课程编号:0052022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英文译名: Study on Theory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 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 3

学 时: 54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孙菊如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系统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眼于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材:

1、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

参考书目:    

1. 教育部社政司.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 教育部社政司.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 教育部社政司.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 邱伟光、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王 平.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 戴艳军.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刘新庚.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人民出版社,2006.

8. 余仰涛. 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9. 张耀灿,郑永廷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10. 罗洪铁. 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 祖嘉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 刘新庚.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人民出版社2006.

13. 陈秉公.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14. 万美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5. 韩玉芳、林泉.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98.

16. 祖嘉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课程编号:0052023

课程名称:地理课程论

英文译名:The theory of Geography Curriculum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叶滢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研究学习国内外地理课程的发展历程,构建面向21世纪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探究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地理教育价值观,实施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及表述的现代化,开展地理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研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国内外地理课程发展概况、地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分析、地理课程评价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趋势和特点,研究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内容标准和地理教材的特点。要求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合,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和阅读有关课程理论的相关信息,并完成读书笔记。使学生既能掌握地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初步锻炼了开发型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是地理课程的定义及研究角度;地理课程目标;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评价;课程成绩具体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和期末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 民:《地理课程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陈 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版

4、袁书琪:《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5、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版

         

课程编号:0052024

课程名称:地理教学论

英文译名:Teaching Methodology of Geography Subject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叶滢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探究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从地理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探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研究地理教学方法和现代地理教学技术手段,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地理的教学内容和地理教材的基本结构,探索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基本规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概况、中学地理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地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合,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和阅读有关地理教学理论的相关信息,并完成读书笔记。使学生既能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初步锻炼了开发型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程成绩具体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和期末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版

2、杨 新:《地理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3、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4、江 晔:《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2003版

6、夏志芳:《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陈 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版

8、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版

 

课程编号:0052025

课程名称: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

英文译名:researching  on  teaching design  and  case study  of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蒋梅鑫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是专业学位(地理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在同学经过较为系统的地理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和现在教育技术等课程或理论学习与提升的基础上,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要求很强的课程。

在《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课程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学科基础,教学过程及教学方式也将有针对性地调整。目的是让大家通过本课程的研修,能提升他(她)们教学中的讲课、说课,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等综合能力的加强与提高。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相长。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陈 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 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陈 澄:《地理学习论与学习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王 民:《地理课程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王 民:《国外地理教育动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薛建宇:《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钟启泉 :《课程与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吕金福、祖文辰:《乡土地理研究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编号:0052026

课程名称:现代生命科学进展

英文译名:Modern life sciences progres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涂艺声,教授。曹玲珍,博士、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以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为探讨对象,从基本原理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讲授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通过这些理论专题讲授,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中心法则的补充与发展、基因组工业崛起、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技术进展、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免疫分子生物学、发育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癌基因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生物进化研究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张自立、彭永康:现代生命科学进展(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张阳德:生物信息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刘广发:现代生命科学概论(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课程编号:0052027

课程名称:中学生物教育课程论

英文译名:Biology Curriculum Theor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龙中儿(教授),余继红(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学生物教育课程论》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生物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论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物课程的若干问题。通过学习,研究生可以在本学科的专业理论基础得到加强,学术研究视野得到拓展,学术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主要内容包括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教育价值、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教材编写、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改革及其发展趋势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汪忠、刘恩山.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汪忠、刘恩山.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余自强. 生物学课程论.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郑晓蕙. 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7、王重力,卢建筠. 生物新课程的评价与资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052028

课程名称:生物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英文译名: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Design for B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胡桂平(副教授)、姚宝骏(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生物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I》以中学生物学实验设计和生物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实验设计基本原理和实验教学的创新出发,以探究性实验为主,完成中学生物实验的创新性设计、实施、得出结论并讨论等教学研究。通过以探究性实验设计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研究,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验设计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对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的视野,提高实验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概述、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地位、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类型、生物学实验技术、生物学实验设计、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的优化、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评价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陈继贞、张祥沛、曹道平:《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郑晓蕙:《生物学实验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胡兴昌:《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编号:0052029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专题研究

英语名称:Chinese History Studie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万振凡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立足于充分的资料,介绍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重新阐释中国历史的发展概貌。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朱绍候《中国古代史》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蒋廷黼   《中国近代史纲要》,上海书店1998年版。书电00现代化历程〉〉

4、虞和平主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编号:0052030

课程名称:世界历史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World History Studie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李江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立足于充分的资料,介绍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重新阐释世界历史的发展概貌。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编号:0052031

课程名称:中学历史教学法

英文译名:The Middle School Historical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院(系): 历史文化学院

任课教师:万振凡等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该课程是对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对历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历史教育评价的变革等方面展开研讨,以提升学习者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

教材: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白月桥,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1 年.

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邵瑞珍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陈玉琨著:《教育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4、 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李稚勇主编:《社会科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于友西等著:《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聂幼犁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 齐健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0、              帕尔默等著:《世界近现代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1、              《历史教学问题》双月刊 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复印报刊资料)

课程编号:0052032

课程名称:信息化教育概论

英文译名:An Introduction to E-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志贤/教授、邱婷/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信息化教育概论》以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宏观把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着手,以专题讲授、网络学习、论辩、小论文等形式学习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容,以架构和夯实本专业方向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审视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视野,掌握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学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分析信息化教育教学问题,掌握教育信息化领域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素养。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及其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信息化教育的概念、特征、功能和作用、信息化教学媒体、过程与设计、信息化教育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发、国内外教育技术标准、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型、国内外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趋势、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使命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南国农主编:《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祝智庭/钟志贤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系列国内外关键论文。

 

课程编号:0052033

课程名称:信息化教学设计

英文译名:E-Instructional & E-Learning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志贤/教授、谢云/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专题讲授、讨论、参观实习、模拟等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使学生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设计思维和设计操作的角度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程序与范式。本课程要求学生做到“讲中学、例中学、做中学、评中学、探中学”,要求建立课程电子学档,阅读核心章节并做笔记,选择1-2个主题做Presentation,选择一个题目,撰写论文,达到发表要求等,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缘起与概念,设计思维与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与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支柱、宗旨和建构的思维视角,十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用(基于资源的、项目的、问题的、WebQues、网络协作的、案例的、情境化的、概念地图的、电子学档的教学模式以及基于多元智能的个性化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基本胜任学校教育信息化、企业培训(e-learning)、远程教育教学机构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黎加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盛群力:《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

6、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

7、祝智庭/钟志贤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与本课程相关的系列国内外关键论文。

 

课程编号:0052034

课程名称:网络学习理论

英文译名:Learning Theories for E-Learning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志贤/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网络学习理论》以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心理为研究对象,运用专题讲授、翻译练习、课堂研讨、小论文等方式,从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角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定义与本质和学习理论的四大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关联主义),能自觉地运用学习理论指导信息化教学、学习和网络课程或数字化资源产品的设计,从而提高数字化教学、学习和产品的效率、效果和质量。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英文版,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英文基础,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主要内容包括Learner-Centered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Principles Of Connectivism;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Connectivism-Learning as Network-Creation;Behaviorism, Cognitivism, Constructivism: Comparing Critical Features from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Perspective;Applying Constructivist and Objectivist Learning Theories in the Design of A Web-Based Cours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Learner Support in Distance and Network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en Dimensions for Successful Design;等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钟志贤:《远程教育导论——学与教的原理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詹青龙:《网络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George Siemens, Knowing Knowledge, www.knowingknowledge.com(2006)

5、桑新民主编:《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与本课程相关的系列国内外关键论文。

 

课程编号:0052035

课程名称: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Seminar 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e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初等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斌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国际的视野和系统思考的方法来分析教师教育的现象与问题,深化对教师成长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教师与教师职业(专业)的历史发展、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与实现途径、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与优化、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与模式、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与模式、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传承与创新、教师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探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于忠海:《教师教育新论:对象、原理、策略和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刘维俭王传金:《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概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罗明东:《现代教师教育模式新探索》,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祝怀新:《封闭与开放——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朱旭东:《中国教育改革30年(教师教育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版。

12.[英]贾斯廷·狄龙,郑海霞译:《如何成为一名出色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编号:0052036

课程名称:教师学习与教学设计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f Teacher Learning & Instructional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初等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杨南昌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该课程立足于国际学习科学研究前沿与教师教学设计实践,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方式——教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技能——教学设计。在把握学习研究的发展历程、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当代学习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掌握基于学习创新的课程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模式,关注基于教师日常实践的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会应用学习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习环境的革新设计。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R.基思·索耶编, 徐晓东等译:《剑桥学习科学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文原版:Sawyer, R. K. (Eds.)(2006).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5、高文等译:《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共五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7、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高文:《学习创新与课程教学改革》,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13、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号:0052037

课程名称: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英文译名: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初等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蒋喜锋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内容旨在引领学生了解教育政策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分析和国际比较,使学生深入了解英、美、法、日等国家的教师教育政策及实践,并与中国现实进行相应的比较,以揭示教师教育政策产生和发展的特点,认识教师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的过程及规律,培养一定的政策分析和评估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政策的基本原理、早期国家教师教育政策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欧美国家政策、亚洲国家和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政策、我国的教师教育政策及实践。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郭志明:《美国教师专业规范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吴遵民:《教育政策学入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吴遵民:《教育政策国际比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杜晓利:《教师政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5、吴遵民:《基础教育决策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祝怀新:《封闭与开放: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靳希斌:《教师教育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版。

9、罗博·麦克布莱德(Rob McBride)、 洪成文:《教师教育政策:来自研究和实践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10、钟秉林:《教师教育转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邓旭、陈如平:《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范式》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版。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 (编者) , 华东师范大学 (译者):《教师政策:一个比较分析的框架》(教育展望14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卢乃桂、 操太圣:《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变迁》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白晓明、柳国梁等:《基础教育教师发展:政策与制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课程编号:0052038

课程名称:课程原理与课程开发

英文译名:The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Development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罗蓉 博士、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原理与课程开发》以课程的基本原理及课程设计、开发为研究对象,从基本原理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介绍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的原则和课程开发的模式等。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的涵义、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校本课程开发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研究生有关课程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培养现代课程开发的理念,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

2、威尔斯邦迪,著,徐学福陈静主译 《课程开发:实践指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版。

3、崔允漷林荣凑:《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

 

课程编号:0052039

课程名称: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

英文译名: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胡虹丽 博士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专题的形式介绍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及策略。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与教学理论、教学的基本问题、课堂教学的准备策略、课堂教学的行为策略和课堂教学的管理策略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研究生有关教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培养现代教学理念,掌握教学策略。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

2、迈尔,《课堂教学方法(理论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课程编号:0052040

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评价

英文译名:The Evaluation on th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姚志敏 博士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与教学评价》以课程与教学评价为研究对象,以专题的形式介绍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与类型、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策略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研究生有关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并掌握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美)艾斯纳著,李雁冰等译:《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

2、(美)戴尔蒙德著,黄小苹译:《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版。

3、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评价体系与案例研究课题组 编著:《课堂教学技能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

 

课程编号:0052041

课程名称:语文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英文译名:Linguistic Found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雷良启,教授;欧阳芬,博士、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语文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主要选择语文教学适用的当代语言学的理论成果为教学内容,包括语用指示、语用予设、言语行为、语用意义、语用结构、语用体式等,涵盖当今语用学、语篇分析和语体学研究的主要论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观,更新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系统读书,调整和完善自己关于语言学的知识结构,并特别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运用理论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建华的《语用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何自然的《语用学概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秦秀白的《文体学概论》,同上,1986.9。

4.黄国文的《语篇分析概要》,同上,1988.4。

5.桂诗春的《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于根元的《应用语言学概论》, 商务印书馆。

 

课程编号:0052042

课程名称:写作思维学

英文译名:Thinking in Writ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予锋,副教授;曾洁,副教授,博士。

教学内容及要求:

“写作思维研究”把写作学和思维学结合起来,以现代写作思维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为探讨对象,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讲授现代写作思维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通过这些理论讲授,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写作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指导写作教学的实践应用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思维与写作关系的构成,写作思维对象的选择,写作思维视角的拓展,写作思维障碍的突破,写作思维路径的解析,写作思维品质的优化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马正平主编:《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段建军主编:《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复旦出版社2008年版。

3.朱行能著:《写作思维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陈永顶著:《思维方法与写作》,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思维

5.傅修延 黄颇著:《文学批评思维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6.谢志礼 李德龙:《写作思维训练学》,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7.郅庭谨著:《为思维而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编号:0052043

课程名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英文译名: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Ar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文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熊大冶,教授;邹花香,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以中学优质语文课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大量实际教学案例的基础上,理出足以达成和评价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种种要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将可望清楚地认识、客观的分析、科学地把握乃至有效地达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本课程的主要包括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节奏、教学激情、教学幽默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熊大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编号:0052044

课程名称:语言测试

英文译名:Language Test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唐雄英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向学生讲授语言测试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及基本框架,重视对对语言测试的基本技巧进行传授,对一些影响语言测试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对当代语言测试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评介。学生在学完此课程后应掌握语言测试的理论体系,了解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基本情况,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语言测试和研究中去。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Allen, J, and Davies, A. 1977. Testing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Davies, A. 2001. Language testing symposium. A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Henning, G, Hudon, T, and Turner, J.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Cambridge, Mass.: Newbury House.

4. Heaton, B. 1982. Language testing. Hayes, Midds.: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5. Bachman, L., Davidson, K., and Choi, I.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课程编号:0052045

课程名称:心理语言学

英文译名:PsychoLinguist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刘春燕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向学生介绍了心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框架。要求学生探究心理语言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掌握心理语言学的原理对社会交际、语言运用、语言教学的实际能力。其具体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来对语言的功能进行对比研究,探究语言的发展规律。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桂诗春,1985,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John Lyons, 1981.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Ingram, E. 1995.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Wilga, R. 1999. The psychologist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 Mark Aronoff and Janie Rees-Miller. 2001. 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课程编号:0052047

课程名称: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英文译名:Mathematics Educa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数信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惠勇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是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选修课。开设这一课程对于研究生掌握当今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教育研究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总的目标是,使研究生理解数学教育测量是当今数学教育研究乃至整个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掌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理论和基本的教育测量方法。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1)掌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也即概率统计基础理论;(2)掌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方法以及基本原则;(3)掌握数学教学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相互关系,对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优势和局限性有一定的了解;(4)掌握用参数估计法、方差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基本方法开展教育研究;(5)掌握命题的基本方法和对测试结果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本课程2学分,36课时,主要以讲授为主,结合一些具体考试成绩,让学生进行一些研究报告的写作和讨论。

本课程的教材主要是刘新平等编写的《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和王全林编写的《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还可以参考章士藻编写的《数学教育研究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还有一些宏观的教育研究书籍也可以作为参考资料。由于目前我国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测量与评价研究还比较薄弱,所以,这方面的书籍相对比较少,任课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相关讲义。

本课程的考试评价结合平时成绩、考试论文、研究报告进行评定。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学科教学论(数学)专业的研究生,所以教学内容将体现重在基本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了解基础知识和数学教育评价观念的培养,并结合当前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探讨数学教育评价的发展问题。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刘新平.教育统计与测评.科学出版社,2003.6;

2.王林全.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3.章士藻.数学教育研究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8;

5.马云鹏,孔凡哲.教育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6.马云鹏,孔凡哲等.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11;

 

课程编号:0052048

课程名称:数学课件设计与制作

英文译名:Mathematics courseware design and prod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数信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鄢克雨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数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是学科教学论(数学)的专业选修课。开设这一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现在不断更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总的目标是,使研究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各种数学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即对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全面的了解;(2)掌握几何画板软件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原则;(3)掌握flash软件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原则;(4)掌握Authorware软件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原则;(5)掌握综合使用这些软件制作数学课件的方法。

本课程2学分,36课时, 在机房内进行多媒体教学,首先介绍各软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再进一步结合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典型例题制作课件,不断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构思课件制作课件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材主要是方其桂等编写的《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方法与技巧4》(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和梅全雄编写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另外参考书可用章精设编写的《Flash ActionSript 2.0编程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和刘胜利的《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科学出版社 2010版),还有很多相关的书籍均可作为参考资料。由于可以用来制作数学课件的软件种类很多,这方面的书籍相对比较多,任课教师也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选择教材。

本课程的考试评价结合平时成绩、考试论文、研究报告进行评定。由于本课程的教学以实践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学内容将体现重在基本的操作,课件的构思等实际应用方面。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方其桂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方法与技巧4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1

2.刘胜利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10.2

3.梅全雄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科学出版社 2009.9

4.陶维林 几何画板实用范例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

5.李万龙 Authorware7.0多媒体制作标准教程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1

6.章精设 Flash ActionSript 2.0编程技术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7

 

课程编号:0052049

课程名称: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数信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刘锡光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研究》是对数学思想方法及相关的解题运用进行研究。开设该门课程对于培养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数学教育研究的理论水平和素养,以及将来独立地从事数学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科教学·数学的研究生了解当代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从哲学、社会和文化,以及心理学和思维科学的视角审视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的一些新问题,提高研究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本课程的教材建议使用郑毓信,肖柏荣,熊萍著《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和徐利治著《数学方法论选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另外,组织研究生研读乔治·波利亚的名著《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和《数学的发现》等。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建议结合平时考勤、课程论文与考试相综合评定。

中国的数学方法论研究、问题解决及其策略、波利亚的数学启发法、关于解题策略的进一步研究、解题活动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关于数学解题的若干研究、 数学抽象的方法与抽象分析法、公理化方法与数学结构的分析、概念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代数与几何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数学概念思维的基本类型与性质、数学思维活动中的非逻辑成分、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学、教学思想的必要转变、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等内容。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郑毓信,肖柏荣,熊萍著《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徐利治著《数学方法论选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3.[美]乔治·波利亚 著《怎样解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4.[美]乔治·波利亚 著《数学与猜想》科学出版社,2006.

5.[美]乔治·波利亚 著《数学的发现》科学出版社,2006.

 

课程编号:0052050

课程名称:物理学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Monographic Study on Phys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黄亦斌,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物理学专题研究》以中学物理及本科物理专业的知识为基础,加深对普通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审视物理学理论的精妙。用普通物理的语言与工具作较深入的分析和展开,对某些物理规律、物理现象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注意纠正教学中典型性的错误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物理视野,加固物理专业基础,领悟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物理认知的特征,提高物理教学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力热学专题、电磁学专题、光学专题、量子物理专题。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倪光炯.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大学物理编辑部:力学热学专辑,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7年

3、陈秉乾.电磁学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4、张宪魁,王欣.物理学方法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5、李增智.物理学中的人文文化,科学出版社,2005年

6、倪光炯.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课程编号:0052051

课程名称:中学物理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英文译名:The analysis on typical case in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周新雅(副教授)、高火贵(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典型教学案例分析、研究和设计等形式,把握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教育的基本规律、特点,创新地进行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和物理教学。通过对中学物理典型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的学习,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物理学科教育专业的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与典型案例、中学物理规律教学与典型案例、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与典型案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典型案例、中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与典型案例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姚跃涌.高中新课程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胡炳元黄晓.物理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

3、李远蓉.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冯杰.高中物理探究实验及案例教学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课程编号:0052052

课程名称:物理课件设计与制作

英文译名:Physics Courseware Design and Prod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周新雅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物理课件设计与制作》以计算机技术对多媒体系统的支撑为主要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课件实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多媒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软硬件构成和典型的应用,从课件的构思、开发工具的选择,直到每一步骤的具体实现等一系列过程,学习设计和制作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何文靖.高中物理教学课件制作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张小川 邵桂芳.多媒体实用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李志河 黄堂红.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孙印杰.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编号:0052053

课程名称: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英文译名:Chemical educa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永红,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以教育测量评价理论为指导,以师生及其化学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介绍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讨论化学教育测评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通过学习,皆在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化学教育评价观,掌握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评价方法,具有开展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化学试题的编制方法与技术、化学试卷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化学教育中的专题测量与评价(包括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化学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刘知新:《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阎蒙钢:《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导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版。

4、万伟等:《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周青等:《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编号:0052054

课程名称:高等无机化学

英文译名: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王玉玲,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高等无机化学》以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无机化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成果及新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授课的方式讲授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通过专题讲授和讨论的方式介绍无机化学的新方法、新成果和新发展。通过学习,使研究生不仅具有扎实深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广博的专业背景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以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养。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分子的对称性和点群,固体结构和性质,无机合成方法,配合物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生物无机及超分子化学,无机化学的前沿研究课题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穆劲,康诗钊:《高等无机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郑化桂,倪小敏,《高等无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沈家骢,《超分子层状结构(组装与功能)》,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编号:0052055

课程名称:化学学科发展前沿

英文译名:Frontiers of Modern Chemistr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盛寿日教授、张小亮副教授、王玉玲等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报告、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并培养学生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为研究生论文工作及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二级学科中与教师教育相关的重要研究前沿进展。

教材及参考书目:

自编讲义。

 

课程编号:0052056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史与党建理论专题

英文译名:Topics on History of Ideological Politic Education and Party-Build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郭凌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通过阐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与教育体系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总结概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并从中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规律;努力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主要教材:

1.许启贤.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

1. 王茂胜.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许启贤.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赵宋太. 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 苏崇德.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 陈立思. 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6. 张耀灿.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许启贤.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8. 姜思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M]. 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1984.

9. 谈松华.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0. 苏振房. 思想政治教育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 赵宋太. 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2. 余仰涛. 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3. 王茂胜.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4. 万光侠.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  人民出版社,2006,12.

 

课程编号:0052057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f Topics on Ideological Politic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彭隆辉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研究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及其应用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及管理。

主要教材:

1. 赵志军.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参考书目:

1. 国家教委思政司.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 张耀灿 郑永廷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人民出版社, 2001.

3. 孙其昂. 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 物价出版社,2002.

4. 杨立英.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 人民出版社,2003.

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 人民出版社, 2000.

6. 邓球柏.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7. 万斌 张应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8. 彭向刚. 领导科学[M].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2.

9. 王乐夫. 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

10. 陈天生. 领导科学教程[M]. 气象出版社, 1984.

11. 夏禹龙. 领导与战略[M].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5.

 

课程代码:0052058

课程名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改前沿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n the Frontier Iss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Middle School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孙菊如副教授

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讲授并指导学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前沿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主要教材:

1、张耀灿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 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    

1、黄甫全. 高中新课程目标的研究与开发[M].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1.

2、钟启泉、张华.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冯克诚. 教学改革手册[M]. 中央编译出版社。

4、钟启泉. 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叶谰. 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M]. 教育科学出版社。

6、贺瑞虎、孙继儒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继教) 高等教学出版社 2001年9月

1.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旭远.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徐 辉. 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 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 杨九俊. 挑战与对策:基础教育改革论[ 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5. 宋乃庆等.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M].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6. 蔡铁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程[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7. 靳玉乐.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创新[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 黄甫全.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 傅道春.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0052059

课程名称:地理学进展

英文译名:Recent Advantages i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郑林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地理学进展》以地理科学及其相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及其研究动态为教学研究对象,以促使学生了解和关注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关注学科动态、追踪学科前沿的意识和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层面讲授地理学发展的最新前沿,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拓展专业教学方法,培养专业成长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新近论著导读,最新学术会议的学术报告讲解,具有本地区域特色的主要科研课题、研究特色、研究特长和进展情况介绍,以及地理学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状态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陈述彭:《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纪展望》,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来。

4、《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世界地理研究》、《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球信息科学》等学术期刊的综述性论文和代表性论文。

5、中国学术会议在线以及主讲教授亲历的学术会议报告遴选。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区域重大社会经济发展招标等项目进展及前沿导读。

 

课程编号:0052060

课程名称:地理教师专业发展

英文译名: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teacher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业喜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以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提高地理教师教学、教研、自我成长的能力为目标,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层面讲授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问题,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拓展专业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培养专业成长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地理教师专业化理念与实践、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特征、新课程与地理教师专业素质、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目标、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和评价、地理教师自我成长规律、地理教师专业教育教学研究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傅建民:《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何妮妮:《地理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刘国军:《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测量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袁孝亭:《中学地理素养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北京教育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维度(中学地理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过宝兴:《地理调查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编号:0052061

课程名称:中学地理教育改革前沿专题

英文译名:The advanced reform project of geograph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叶滢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介绍包括国内外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先进方案、方法、理念;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难点;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验探索及典型经验;一线优秀地理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和教学讲座,目的是使学生尽快了解地理学科教育理论与改革实践的前沿和焦点,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中学地理教学规律和特点的热情,提高学生中学地理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地理校本资源开发研究、自然地理教学专题研究、人文地理教学专题研究。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3、何妮妮:《地理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刘国军:《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袁孝亭:《中学地理素养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北京教育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维度(中学地理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编号:0052062

课程名称:实验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

英文译名:Experimental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罗向东 副教授,颜日明,博士、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统计方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正确的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使学生掌握现代试验统计知识,能应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设计试验,并对试验所得的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和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主要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实施、描述性统计、概率分布、统计推断、方差分析、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多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直线回归和相关、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基本统计软件使用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金益主编.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

[2] 方萍、何延《试验设计与统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3]《试验统计方法》,盖钧镒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

[4]《Excel2002函数、统计与分析应用范例》,杨世莹主编.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3

 

课程编号:0052063

课程名称:科学方法与生物学史

英文译名:Sscientific Mmethodology & The History of B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龙中儿(教授),姚宝骏(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科学方法与生物学史I》以生物科学发展史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史的角度,探讨生物科学中的方法论问题。通过教学,引导研究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科学的品质和科学精神。具体内容分别包括古代生物学、近代生物学、现代生物学与当代生物学中的科学方法。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汪子春,田洺,易华. 世界生物学史·第2版,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9

2. 鲍健强,叶瑞克. 科学方法论.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3.吴元樑. 科学方法论基础(增补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课程编号:0052064

课程名称:中学生物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英文译名:The analysis on typical case in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胡桂平(副教授)、姚宝骏(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学生物典型教学案例分析I》以中学生物典型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典型教学案例分析、研究和设计等形式,把握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物学教育的基本规律、特点,创新地进行中学生物教学设计和生物学教学。通过对中学生物典型教学案例分析研究的学习,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生物学科教育专业的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概述、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学生物概念教学与典型案例、中学生物探究性教学与典型案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与典型案例、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与典型案例、主体性教学与典型案例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郑晓蕙:《生物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王永胜:《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孙敏、霍静:《中学生物学新课程重点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课程编号:0052065

课程名称:江西地方乡土史教学

英文译名:The Jiangxi local history teaching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万振凡 教授

内容简介:

该课程主要讲授江西境内的文化遗址、秦汉至六朝时期的江西、隋、唐、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勃兴、宋代江西经济的繁荣与文化发展、宋元明时期江西的行政、经济与文化、明清时期江西的经济、文化与科技、晚清至民国时期江西社会、江西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等内容。通过对江西地方乡土史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手段、资源开发等专题的探讨,使得学习者能对江西地方乡土史教学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促使学习者能从学校教育的整体出发来把握江西地方乡土史教学。

教材:

自编

参考书目:

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课程编号:0052070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

英文译名:Chinese teaching of history in the issue of historical theor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任课教师:万振凡教授等。

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目前中国史、世界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从历史学的视角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教材和参考书目:

1、王铎全、李稚勇编著, 《比较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2、赵亚夫编著, 《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 年.版。

 

课程编号:0052067

课程名称:中学历史教案分析与研究

英语名称:Analysis and study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pla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2

学时:36

开课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万维其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立足于充分的中学历史教案资料,分析各种教学方法 的得失利弊。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历史教学》双月刊 历史教学社主办(天津)
2、《中学历史教学》双月刊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主办
3、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课程编号:0052068

课程名称:信息化教学实验研究

英文译名:E-Instructional & e-Learn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 谢云/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是以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实验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培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信息化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信息化教育实验设计能力、基础教育教学实验改革指导能力。课程主要内容为: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基本概念、信息化教育实验的主要形态、信息化教育实验研究设计、信息化实验研究数据处理、信息化教育实验典型案例分析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陆、刘菁:《信息化教育科研方法:发挥技术工具的威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与战略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4、“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5、“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标准及规范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编号:0052069

课程名称: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英文译名: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Resourc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谢云/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课程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习资源设计基本理论的讲解与资源开发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以培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信息化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资源设计素质与相关的技术开发能力。主要学习内容有学习资源基本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种类与特点、常用学习资源开发工具软件、学习平台的设计理念与基本原则、网络课程开发、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刘清堂、王忠华、李书明,《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帕凯特、祝智庭、顾小清、鲍贤清,《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工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祝智庭、顾小清,《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黄荣怀、陈庚、张进宝,《网络课程开发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5、孔凡士、田小勇,《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课程编号:0052070

课程名称:远程教育研究

英文译名:Research of Distance 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邱婷/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远程教育研究》根据知识时代对终身学习和独立学习能力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原理,讲授远程教育中学与教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远程教育研究课题的重心,把握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现状和思维兴奋点,进而把握远程教育研究的发展走势,掌握远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认识到学习理论与远程教育的关系,意识到网络时代学习的新方式,最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内容包括:远程教育研究的起点、远程教育发展的历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走势、远程教学的基本传播模式、学习理论与远程教学、远程教学系统设计基础、远程自主学习策略、远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视界、一般学习过程与教学设计引领、学习原理与学习策略对应、远程学习方式、在线学习系统的分析与运作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钟志贤 《远程教育导论—学与教的原理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France Belanger & Dianne H. Jordan著,丁兴富等译. 《远程学习的评估与实施——技术、工具和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4、 丁新《国际远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课程编号:0052071

课程名称:教师心理与教师职业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n Teacher psychology and Career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 邱婷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该课程主要以专题形式从教师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与教师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学生需要系统掌握教师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师群体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实践与转化、技巧与策略、发展与提高、体验与行为、幸福与成就、师德与人格、倦怠与促进、问题域途径,以及教师心理卫生相关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好以专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胡谊:《教师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2、胡谊:《成长的阶梯;成为专家教师之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版。

3、费斯勒等著:《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4、罗伯特.C.里尔登《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孟万金编著:《职业规划:自我实现的教育生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程振响主编《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编号:0052072

课程名称: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英文译名: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 谢云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是以信息化时代教育专业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特点、途径、策略的分析,结合“intel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项目的设计,培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主要教学内容有:教师专业化基本内涵、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专业要求、信息素养、信息化进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与标准、职前职后信息技术培训标准、现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与方法、“INTEL”未来教育项目分析、“微软携手助学”项目分析。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6

2、祝智庭译,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3

3、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

4、Joanne M Arhar著,黄宇等译,教师行动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课程编号:0052073

课程名称: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英文译名: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曹东云(讲师)、蔡连玉(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以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概况为研究对象,以专题的形式讲授当前教师专业中的若干基本问题。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法国教师专业发展、德国教师专业发展、俄罗斯教师专业发展、日本教师专业发展、印度、埃及和巴西教师专业发展、西方早期教师职业历史发展。教师以专题形式为主进行授课,学生通过问题/专题任务驱动,进行自主研究,拓展课程内容,形成一定水准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展示交流(论文/讲演/研讨等多种形式)。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陈时见:《教师教育课程论: 历史透视与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单中惠:《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肖甦:《比较教师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4.王丽丽,隋毅:《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5.谌启标:《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国际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6.王保华:《国际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王泽农,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黄崴:《教师教育体制国际比较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梁忠义:《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美英日韩四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课程编号:0052074

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

英文译名:The Schools of Thought on th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傅书红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以课程理论流派和教学理论流派为研究对象,以专题的形式介绍当代世界课程理论流派和教学理论流派。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理论流派:经验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教学理论流派:皮亚杰的认识结构发展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活的教育学”思想、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论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理论素养。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郝志军 等编著:《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版。

2、相关期刊,如《外国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

3、外文文献。

 

课程编号:0052075

课程名称:国外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

英文译名:The Schools of Thought on th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邱婷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外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为介绍发达国家(以美、英、法、日等为主要代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如教学目标的改革、课程结构的变革、教学方法和技术的改革等,引导学生对各国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作深入的比较分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拓宽其专业视野,提升其理论思辨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第二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

2、期刊:《外国中小学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

3、相关外文文献。

 

课程编号:0052076

课程名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英文译名:The Schools of Thought on th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小琴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以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以专题的形式介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内容为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包括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实践。旨在让研究生全方位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分析并提炼课程改革实践的现有成果,反思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本陆:《中国教育改革30年:课程与教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2、董建稳肖自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导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2-01

期刊:《外国中小学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

3、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08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