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4-08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403)

一、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勤奋学习,努力钻研。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等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或独立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决策咨询工作的能力。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写作论文摘要。

3.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心理。

二、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允许硕士生提前毕业,但硕士生的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硕士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三、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

1

教育政策与法规

本方向致力于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目标、任务,及确保它们得以实现的教育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研究。

陈绵水、吉 宏

2

教育行政与评价

本方向关注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致力于教育行政体系的权责划分、制度建构和考核评价研究。

万文涛

3

学校管理与咨询

本方向致力于我国各极各类学校的管理理念、制度、过程、方式的研究,以及学校管理所遇各种现实问题的研究。

胡平凡、眭依凡、

孙锦明

4

教育经济与财政

本方向主要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重点关注我国教育经费在筹措、分配、使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陈运平、吴泽俊、

陈胜祥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

1.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主要负责硕士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硕士生掌握学科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前沿问题。要求每位硕士生都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努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硕士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学期末)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五、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与课程考核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每学分以18学时为标准安排教学。课程结构分布如下:

本专业的课程分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二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属本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程。

公共课设置公共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和专业英语等4门,共8个学分,由学校统一开设。

专业基础课设置教育管理、管理思想:历史与趋势、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等3门,每门3学分,共9学分,由教育学院统一设置。

专业核心课设置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教育经济专题研究等3门,每门3学分,共9学分,由教育学院统一设置。

专业选修课设置教育决策理论与方法、系统科学与教育管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制度专题研究等4门,每门2学分。为进一步拓宽基础,扩大知识面,本专业研究生还可跨学科选修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的本科生主干课程。补修课程由指导教师选择确定、监督考核,不计学分。

2、课程考核

本专业点各门课程的考核可采用试题、论文、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位课程考核成绩75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为合格。考核成绩为合格以上者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考核分考试和考察两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考核应注重对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倡以撰写文献综述、阅读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试题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

六、实践环节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凡在本校举行或学校、研究生院及各院、室、所组织举行的学术活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均应参加。凡校外学术组织和省、部、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及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5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各学位点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学术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学术活动占1学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考核成绩由导师综合评定。

本专业研究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少于10周。教学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可在本校担当本科生任课教师的助教,并为本科生上5节以上的课程;亦可在周边高校或中小学兼任1门课程。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第四或第五学期进行,实践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参与课程调研,可以是到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进行见习,亦可以是参加社会调查或其它社会服务工作。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由研究生本人与导师共同商定,由导师进行监督考核。考核成绩采用等级制,合格以上者可计1学分。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

1.鼓励本专业研究生尽早开展研究性学习。尤其是在课程知识学习和课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深入探索和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问题,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逐步形成教育管理研究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和聆听有关学术报告5次。

3.本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

1.本专业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奋斗目标,确定自己的研究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和开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和做开题报告,须经导师和教研室审核同意,一般应在四学期完成,并报院系备案。

2.本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和特色,并符合毕业论文规范。

3.本专业在第四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筛选。中期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类。总学分末达34学分者不得开题;开题报告未通过者中期考核不合格。中期考核筛选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4.本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经导师和导师组长签字后方能送审,审查合格后方能进入论文答辩环节。答辩实行公开制和导师回避制。答辩成绩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等。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附件一: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公共必修

9992001

9992002

公共英语

4

216

1和2

学校统一安排

 

 

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学校统一安排

 

 

999201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学校统一安排

 

 

0042011

专业英语

1

18

4

曾水兵

 

 

专业基础课

0042001

教育原理

3

54

1

何齐宗

 

 

004200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

54

1

万文涛

 

0042025

管理思想:历史与趋势

3

54

1

胡海青

 

专业核心

0042034

教育行政学ABCD

3

54

2

孙锦明

 

 

0042063

学校管理与咨询ABCD

3

54

2

胡平凡

 

0042028

教育经济专题研究ABCD

3

54

2

陈运平

 

专业

选修

0042064

数据分析与教育决策方法

2

54

3

吉 宏

 

 

0042065

系统科学与教育管理

2

54

3

万文涛

 

0042066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2

54

3

蔡连玉

 

0042067

教育制度专题研究

2

54

3

陈胜祥

 

实践

环节

 

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5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1

 

 

指导教师

由导师进行考核

 

实践活动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

1

 

 

指导教师

由导师进行考核

 

补修课程

 

德育论

不计学分

 

 

刘德林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主干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谢翌

 注:A 教育政策与法规方向 B教育行政与评价方向C学校管理与咨询方向 D 教育经济与财政方向

   

    附件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042001

课程名称:教育原理

英文译名:Principles of 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何齐宗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以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专题的形式讲授和讨论个体发展与教育使命、社会变迁与教育改革、环境问题与教育对策、现代教育的嬗变与前瞻、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展望、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学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教育评价的问题与走向等。通过这些教育问题的学习,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何齐宗主编.当代教育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金一鸣.教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柳海民.教育原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中文修订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何齐宗.审美人格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编号:0042002

课程名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英文译名:Research Method in 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万文涛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探讨和寻求教育研究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简要介绍教育研究者、教育研究对象、教育研究一般过程和方法体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在教育研究中发现问题和选择课程的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法、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思维方法、论文撰写等具体方法。本课程的教学要求研究生遵守纪律,发现有人没来就点名,旷课一次扣4分,迟到一次扣1分,考勤占课程成绩的20%;要求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完成课程作业2篇,作业成绩占课程成绩20%;期末考试1小时开卷,1小时闭卷,占课程成绩6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Wiersma,W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马云鹏、孔凡哲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侯怀银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042025

课程名称:管理思想:历史与趋势

英文译名: Management Thoughts: History and Trend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胡海青博士

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以中外管理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基本理论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讲授人类管理思想发展历史和趋势中的若干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涉及西方管理思想、中国管理思想、公共管理思想、教育管理思想等。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管理专业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精读所列举的参考书目,并就中外管理思想中的某一主题结合现实进行深入探讨,形成高水平的期末论文;要求学生能够批判地、理性地对管理思想发展的过去、今天和未来进行评述。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美]斯蒂芬、罗宾斯等.管理学(第七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美]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二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

4.彭新武等.管理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0042034

课程名称:教育行政学

英文译名: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孙锦明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教育行政学是以国家教育事业的系统管理为对象,从宏观方面研究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研究在行使国家权力对教育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中,如何有效组织和协调各种管理要素的学科。因此,教育行政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学科。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核心课程,教育行政学的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研究相结合。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该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行政学的基本理论,懂得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了解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或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教育行政导论、教育行政理论的发展、系统理论、教育行政计划、教育行政决策、教育行政组织、组织文化与气氛、教育行政沟通、教育行政领导、教育行政激励、权力与政治行为、教育组织冲突管理、教育视导、教育组织发展与变革、教育行政评价、中国教育行政体制、行政程序与实质正义、教育行政人员与伦理、教育行政的趋势与展望,等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谢文全.教育行政学[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

2.孙绵涛.教育行政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课程编号:0042063

课程名称:学校管理与咨询

英文译名:School Management and Consulting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3

学时:54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老师及职称:胡平凡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以现代学校管理的现象和学校管理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讲授现代学校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管理绪论、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过程、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方法、学校管理工作、学校管理咨询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吴志宏等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萧宗六.教育管理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贺乐凡.学校管理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042028

课程名称:教育经济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The Specific Study of Educational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运平教授、赵永辉博士

教学内容及要求:教育经济专题研究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专题形式研讨学习教育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在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门学科,它致力于研究经济背景条件下的教育发展问题以及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教育经济学和其它教育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它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并注重运用数理计量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关注教育的经济功能和产业属性,在研究中注重实用性和实证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微观层面:教育活动的经济分析;(2)产业层面:教育产业结构和效率;(3)宏观层面: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教育的体制和制度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教育的回报率、教育产业的效率、入学和培训的选择、教育企业理论、教育的投入要素、政府和教育的关系、教育和经济发展、教育体制与制度、教育金融等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国教育经济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英]克里夫•R•贝尔菲尔德.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M].中信出版社,2007.

3.霍华德•格伦纳斯特.教育经济学:命运的改变[A].载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主编.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1993中译本)[C].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4.T.W.Schultze.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68,Vol.50(5)

5.Qinghua Zhang and Hengfu Zou.Return to Education,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Vol.9.

课程编号:0042064

课程名称:数据分析与教育决策方法

英文译名:Data Analysis and Decision Method in 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吉宏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等领域总体现象数量方面的方法论学科,提供数据处理、分析和统计决策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使研究生受到比较严格的量化方法论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采集数据、处理调查数据、进行决策分析的基本能力,为研究生解决本学科领域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奠定学科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収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概率与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线性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贝叶斯决策分析、多属性决策分析、模糊决策和灰色决策、其他统计分析与决策方法。

教材及参考书目:

1.于洪彦、刘金星、张洪利.Excel统计分析与决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梅长林范金城.数据分析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徐云杰.社会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从立题到发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课程编号:0042065

课程名称:系统科学与教育管理

英文译名:System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in Educ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万文涛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系统科学与教育管理是探讨系统科学在心理、教育及管理领域中运用的一门学科。它在简要介绍“旧三论”、自组织系统理论、现代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系统理论在人脑系统、团队组织、学校组织、国家或区域教育系统当中的运用。旨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本专业研究生形成系统思维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要求研究生遵守纪律,发现有人没来就点名,旷课一次扣4分,迟到一次扣1分,考勤占课程成绩的20%;积极参与课堂研讨,参与表现占课程成绩20%;要求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完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作业1篇,该作业占课程成绩6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常绍舜.系统科学方法概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安文铸.教育科学与系统科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5.常绍舜.系统科学与管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课程编号:0042066

课程名称: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英文译名: Educational HR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尹建锋博士

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以教育部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基本原理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讲授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若干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HRM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等。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熟练使用HR理论分析教育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能够对教育管理领域中的HR问题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要求学生精读所列举的参考书目,能够就教育管理中某一HR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高水平的期末论文。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俊杰等编.大学人力资源管理[M].重庆出版集团.

课程编号:0042067

课程名称:教育制度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胜祥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教育制度专题研究》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教育制度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先按专题的形式讲授西方制度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制度经济学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制度教育学),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引领研究生分析我国现行若干教育制度的变迁及其绩效等问题。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交易费用理论和科斯定律等;第二部分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一般理论,包括制度的基本理论、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制度变迁的过程和方式理论、制度变迁的影响理论;第三部分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特殊理论,包括产权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教育法制(含政策)的经济学分析等;第四部分是制度经济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介绍和评价近年来不断兴起的“制度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教育制度的案例分析,主要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举例分析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变迁及其绩效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引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系统掌握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评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制度变革等问题的学养和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3.[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4.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曹淑江.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课程编号:0042011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

英文译名:professional English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分:1

学    时:18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曾水兵博士

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经典教育名著选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精选、最新教育研究成果选读,以及最新国外教育文献资料选编等,具体涵盖教育哲学、教师教育、教学与学习策略、教与学心理等领域。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学会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初步学会英语科研论文写作,同时接触到国外教育学最新研究动态,开阔学生思路。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专业英语阅读和规范写作实践应用为中心。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曾水兵等主编:《(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英语教程》(自编讲义),2010年;

2.郑荣双等主编:《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英语》,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2008年版;

3.马丽雅主编:《教育学专业英语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 1- Jan. 1998——v. 1- Jan. 2010。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