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青根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25

张青根,男,1990年8月生,江西上饶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后、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兴趣包括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量化评估和高等教育增值。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教育与经济》、《教育发展研究》、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等CSSCI或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被《新华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等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7次。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1项,并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美国福特基金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报告10余次。博士学位论文荣获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13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学习经历:
2008.09-2012.06: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12.09-2016.1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博连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13.09-2016.12:录取为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非传统安全交叉研究中心”成员
2015.09-2016.09: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生


工作经历:
2017.07-2019.08: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9.09-至今: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教学情况


研究课题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88013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8M642860)
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技术创新基金项目(cx14-033)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8JZD049)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IA130297)


获奖及专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三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7


主要论文 [1]张青根,沈红.一流大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及其增值——基于对全国83所高校本科生能力测评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 2018,(12):109-117.(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9年第5期全文转载)
[2]沈红,张青根.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家庭资本交互作用中的文凭效应[J].教育研究, 2015,(8):22-32.(《教育科学文摘》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
[3]Zhang Qinggen, Liu Zhiyuan (2019). Substitution or complementation: 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 on sheepskin effects in the individual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China.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https://doi.org/10.1007/s12564-019-09578-0
[4]沈红,张青根.我国大学生的能力水平与高等教育增值——基于“2016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11):70-78.
[5]张青根,沈红.中国大学教育能提高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吗——基于“2016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6):69-76.(《新华文摘》2018年第19期论点摘编)
[6]张青根,沈红.出国进修如何影响高校教师收入?——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 2016,(4):48-58.(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7]沈红,张青根.我国个人教育收益中文凭效应的计量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5,(1):29-36.(《教育科学文摘》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
[8]张青根.教育信号价值在公共部门更高吗?——基于文凭效应法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 2017,(5):27-36.
[9]张青根.高校扩招降低了个人教育的经济收益吗——控制能力异质性下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3):64-73.(《新华文摘》网络版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10]张青根,沈红."一纸文凭"究竟价值几许?——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6,(3):26-35.
[11]张青根,沈红.教育能缓解性别收入差距吗?[J].复旦教育论坛,2016,14(4):62-69.
[12]张青根,沈红.收敛还是发散?——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J].复旦教育论坛,2018,16(04):58-64.
[13]张冰冰,张青根,沈红.海外访学能提高高校教师的论文产出吗?——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8,7(02):96-110.
[14]刘之远,张青根.治理视角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发展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 2019,(2):42-49.
[15]张青根,沈红.早期流动求学经历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增值的影响[J].教育经济评论,2018,3(01):100-119.
[16]张青根,刘之远.博士后经历能给高校教师带来经济收益吗?[J]现代教育管理, 2019,(3):62-68.(《新华文摘》2019年第12期论点摘编)
[17]许宏,张青根.教育实证研究中的规范意识:基于教育研究核心期刊文本的考察[C].许宏,著.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科学意识探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137-150.


著作教材 张青根.中国文凭效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研究生情况 在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等专业招生。欢迎有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外语等跨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





相关话题/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