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郭奕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15

头像


中山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8.9—1991.7 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化遗传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1.8—1998.2在中山医科大学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任职。
1998.3—2018.8中山医学院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担任过副主任和支部书记。
2018.9—2019.12?中山医学院 遗传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支部委员兼工会组长。
2020.1—至今 ?中山大学医学院 医学遗传室任职。
【联系方式@qq.com;guoyibin@mail.sysu.edu.cn
1991年硕士毕业分配到中山医后,一直在从事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教医研工作,现为中大医学院“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遗传性骨病/代谢病的病因学及防治研究”。先后开展并已确诊的疑难、罕见遗传性骨病多达40多种。期间先后获得省级首批“产前诊断(分子遗传)技术资格证书”、国家级“临床遗传咨询能力专项培训合格证书”和中国遗传学会颁发的“第一届肿瘤遗传咨询专项培训班结业证书”等。现为全国优生科学协会专家组成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基因诊断学’分会”的常务委员,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罕见病学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是国、内外10多家杂志的审稿专家。
近十年来主持或参与的国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等近10项。以第一或并列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包括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0.16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4.784)在内的SCI论文及中文核心论著近60篇。参与完成的“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曾获“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论文“十多种遗传性骨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荣获“第七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报告奖。在近几年“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和“广东省遗传学会学术研讨会”上,“重型短肢畸形高危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及TD-I型R248C高发突变和纯合突变机制的初步探讨”、“四种罕见疑难骨病的病因学研究”等多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教学方面:从事高教工作近30年,先后承担本、硕、博、7年制、8年制等各个层次的《医学遗传学》、《医学遗传学进展》、《医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遗传性疾病专题》、《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技术》、《基因突变检测与染色体显带技术》、《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医学技能》等10多门课程的理论或实验教学工作,还独立开设公选/专选课《常见单基因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遗传性侏儒症专题》、《致残致死的罕见病》、《智商情商与遗传》等5门。在担任八年制本博直读生的全程导师期间,曾连续两年荣获“优秀长学制全程导师”称号。已发表的有“怎样提高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远程教育与医学教育改革”、“《医学遗传学》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和“多媒体技术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等20多篇。其中,论文“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战略刍议”曾被《中国西部经济文化探索》丛书编委会评为特等奖;论文“肿瘤遗传学网络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研究”被《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编委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医学遗传学》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被中山大学评为优秀研究论文三等奖。
教材与专著
【1】《罕见的遗传性骨病——致残致死性的侏儒症》(主编)
【2】《临床分子诊断学》(副主编)
【3】《现代生殖健康》(副主编)
【4】《临床遗传学》(参编)
【5】《医学遗传学》(第3版,参编)
【6】《宝宝未来早知道—人类遗传的奥秘》(主编)
【7】《当代高新科技》(编委)
【8】《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进展》(参编)
【9】《神经遗传病学》(第3版,参编)
等10多部,其中参编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进展》获省级优秀图书二等奖。
基金项目
【1】IDS基因突变谱研究及基因诊断/产前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8万,?2008-1至2010-12,课题负责人。
【2】Hunter综合征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研究,闽粤横向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8万,2006-1至2010-12,课题负责人。
【3】遗传性骨病的分子诊断和产前/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研究,闽粤横向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0万,2012-10至2020-9,课题负责人。
【4】胎儿泌尿系畸形的早期产前诊断和宫内干预的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计划类别: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09B),2010-1至2012-12,4万,第二。
【5】中国人群中G6PD位点抗疟疾选择优势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0万元,2004/05-2005/04,第二。
【6】广东省客家人G6PD遗传多样性研究,广东省科技厅重点引导项目,?2004B**,2004/10-2006/12,15万元,第二。
【7】重型甲型血友病及多囊肾的遗传学诊断,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计划类别: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编号:?2014A),2015-1至2017-12,20万,第二。
【8】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遗传性疾病综合检测技术的集成研发和规模应用,2016/04- 2018/03,200万元,第七。
【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精准医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2018YFC**(子课题),精准医学大数据的有效挖掘与关键信息技术研发,2018/07-2020/12,291万元,在研,参加。中山大学团队(排第三)。
学术成果
【1】参与完成的“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1999年荣获“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主持完成的课题“《医学遗传学》网络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4年获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证书号:**)。
【3】主持完成的《医学遗传学系列网络课件》2004-12荣获中山大学教学软件评比三等奖。
【4】主持完成的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染色体病专题学习网站”2008年1月荣获广东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一等奖。
【5】独立开设的“在线网络课程《医学遗传学》(课程号:B**W5000)”2008年12月荣获“中山大学2008年优质在线课程评选结果”二等奖。
【6】主持完成的“《医学遗传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2008年12月荣获“中山大学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7】在 “首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中,“青年学术沙龙”墙报评奖结果中,参赛论文“ARMS、DHPLC结合测序法快速产前诊断MPSII高危胎儿”荣获“首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青年学术奖”优秀奖。
【8】共同主持完成的“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2月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9】作为主要人员完成的《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获得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奖。
【10】参会论文“十多种遗传性骨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荣获“第七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报告奖。中华医学会,2010年4月在河南郑州。
【11】学术论文“重型短肢畸形高危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及TD-I型R248C高发突变和纯合突变机制的初步探讨”被评为“2016年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广东省医学会,2016年9月4日广东韶关。
【12】2016-11-30在中山医学院召开的“第八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青年学术沙龙”墙报评奖结果中,本人的“Prenatal diagnosis of severe short limb malformation and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high mutation incidence and homozygous mutation of R248C of TD-I”学术墙报荣获“第八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青年学术奖”三等奖。
【13】论文《广东一矮小症大家系的病因学研究》被评为2017年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暨基因组新技术与人类遗传性疾病学习班优秀论文三等奖。?
【14】论文《四种罕见疑难骨病的病因学研究》被评为2018年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5】所带2016级硕士生谢杰同学 在广东省遗传学会主办、深圳国家基因库承办的《广东省遗传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论文“一罕见骨病-代谢病家系的病因学研究”荣获二等奖。广东省遗传学会,2018-7-21
【16】所带硕士生谢杰2018-12-6在第十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青年学术墙报”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招生学科专业:071000 生物学-07 遗传学,100100 基础医学-J2 基础医学(分子医学),086000 生物与医药。
?

著作[1] Carboxypeptidase A4 promotes cell growth via activating STAT3 and ERK signaling pathways and predicts a poor progn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Hongda Pan, Jingxin Pan, Lei Ji, Shibo Song, Hong Lv, Zhangru Yang,?Yibin Gu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138 (2019) 125–134.( IF=4.784)
[2] Mutation analysis and pathogenicity identification of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VA in 8 south China families. Jie Xiea#?, Jingxin Pan#?, Dongwei Guo#?, Weimian Pan, Rong Li, Chunmiao Guo, Minlian Du, Weiying Jiang, Yibin Guo*. Gene 686 (2019) 261–269.
?[3] Whole-exome sequencing assists effective clinical diagnosis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muscle atrophy. Hui Jiang#, Chunmiao Guo#, Jie Xie#, Jingxin Pan, Ying Huang, Miaoxin Li*, Yibin Guo*.?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20, in press.
[4] Pathogenicity analysis of novel variations in Chinese Han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Zishui Fang , Shiyan Xu , Yonghua Wang , Liwei Sun , Yi Feng , Yibin Guo?, Hongyi Li*, Weiying Jiang*. Gene(IF=2.415), 2017 Aug 30, 626(2017):433-441.
[5] Chunliu Huang#, Junjie Shi#,?Yibin Guo#(并列第一), Weijun Huang, Shanshan Huang , Siqi Ming , Xingui Wu , Rui Zhang , Junjun Ding, Wei Zhao , Jie Jia , Xi Huang , Andy Peng Xiang , Yongsheng Shi, Chengguo Yao. A snoRNA modulates mRNA 3’ end processing and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a subset of mRNA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7, 45(15): 8647–8660. (IF=10.162)
[6]?Yu Jiang , Jingxin Pan, Dongwei Guo, Wei Zhang, Jie Xie, Zishui Fang, Chunmiao Guo , Qun Fang, Weiying Jiang, Yibin Guo*.?Two novel mutations?in the PPIB gene cause a rare pedigree of osteogenesis imperfecta?type Ⅸ.?Clinica Chimica Acta, 2017-04-05, 469 (2017) 111–118.
[7] Zishui Fang, Chengrui Jiang, Jia Tang, Ming He, Xiaoying Lin, Xiaodan Chen, Luhao Han, Zhiqiang Zhang, Yi Feng, Yibin Guo, Hongyi Li, Weiying Jiang.?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embrane and morphology of erythr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J] , 2016, 194(3): 235–243. IF=2.57(2015统计)。
[8] Zishui Fang , Chengrui Jiang , Yi Feng, Rixin Chen, Xiaoying Lin, Zhiqiang Zhang, Luhao Han, Xiaodan Chen,Hongyi Li, Yibin Guo, Weiying Jiang.?Effects of G6PD activity inhibition on the viability, ROS gene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rvical cancer cells.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 2016, 2245–2254.
[9] Tang J, Jiang C, Xiao X, Fang Z, Li L, Han L, Mei A, Feng Y, Guo Y, Li H, Jiang W. Changes in red blood cell membrane structure in G6PD deficiency: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tudy. Clin Chim Acta. 2015, 444:264-270
[10] Zishui Fang,?Chengrui Jiang,?Jia Tang,?Ming He,?Xiaoying Lin,?Xiaodan Chen,?Luhao Han,?Zhiqiang Zhang,Yi Feng,?Yibin Guo,?Hongyi Li,?Weiying Jia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embrane and morphology of erythr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 .2015.
[11] Yibin GUO, Yang AI, Xiaoyun WU, et al. A rare case of complicated osteopathy. Research, 2014;1:845.?
[12] Xiaoyun Wu, Jingxin Pan, Yibin Guo*,et al. Molecular Diagnosis of a Chinese Pedigree with Alpha-Mannosido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Missense Mutation. 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J Pediatr Endocr Met, 2014,?27(5-6):491-495.
[13] Jia Tang, Jingxin Pan, Yibin Guo*, Yang Ai, Weiying Jiang, Minlian Du, Qun Fang.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IIB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identification of two novel NAGLU mutations and analysis of two cases involving prenatal diagnosis. Clinica Chimica Acta, 2013, 419 : 33-38.
[14] AI Yang,ZHANG Mengmeng, GUO Yibin*. Research Advance of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J Mol Diagn Ther, January 2011,Vol.3 No.1, 1-5.
[15] GUO Yi-bin,PAN Jing-xin,MENG Ya-xian.A new mutation(1062 del 16)of iduronate-2-sulfatase gene from a Chinese patient with Hunter syndrome.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JZUS-B),2007,8(8):566-569.
[16] GUO Yibin, DU Chuanshu, WANG Jingjing. Detection of a new mutation (T1140C) in a patient with Hunter syndrome from Guangdong,China. Frontiers of Biology in China,2007,2(4):383-386.
[17] GUO Xun-yang, GUO Yi-bin*. Non-invasive Prenatal Gene Diagnosis: Progress through Cell-free Fetal DNA and RNA in Maternal Plasma and Urine.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2008, 29(4S):140-142.
[18] GUO Yibin,?PAN Jingxin, DU Chuan-shu. Detection of a new mutation (1467-A) for the pedigree with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I from a Chinese famil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50 (21):2534~2536.

研究方向遗传性骨病/代谢病的病因学及防治研究



联系我们
邮编: 510080
电话: ,
邮箱: yxyszdzb@mail.sysu.edu.cn
相关话题/深圳 中山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侯琳琳
    头像工作经历2019.04-至今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2014.11-2019.03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学习经历2010.09-2014.07InstituteforMicrobiologyandMolecularBiology,Justus-Liebig-University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江志强
    头像江志强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2005年就读于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7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从事慢性呼吸疾病的功能遗传学的博士后研究,2017-2019年转入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蒋璇
    职位中山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副教授、硕导。头像蒋璇,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2005年就读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于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8年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18-2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初文
    职位副教授头像个人介绍:林初文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于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师从贺林教授。同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始博士后研究,2014年-2019年历任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19年9月作为中山大学“****”引进副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春梅
    职位副教授头像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导。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获得赫尔辛基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博士毕业后进入赫尔辛基大学医学院哈特曼研究所进行博士后训练,2010年转入赫尔辛基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2015年回国,担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颖
    职位中山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副教授、硕导。头像2006-2010年于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0-2015年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2015-2018年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从事与整合素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以第一作者以及共同作者身份在S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忠钰
    头像刘忠钰,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于军事医学科学院(现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8年在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黄病毒(flavivirus)复制与致病机制相关研究,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牟相宇
    职位副教授头像个人简介牟相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引进人才;于2008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2008-2013年在罗德岛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13-2018年在麻省总医院及哈佛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加入中山大学医学院并组建课题组。牟相宇博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马孔阳
    头像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1年获聘中山大学“****”引进人才。目前主要围绕自身免疫病及代谢性疾病中T/B淋巴细胞的诱导分化机理开展相关研究。免疫细胞的稳态调控广泛参与了自身免疫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课题组早期工作探讨了免疫抑制剂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治疗作用。近期也在系统性红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潘婷
    头像个人简介潘婷博士,200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09-2014年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抗病毒药物研发和艾滋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014-2019年先后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从事博士后和专职科研的工作,研究方向包括(1)抗病毒药物研发,包括艾滋、乙肝、寨卡、埃博拉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