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构。
信号肽是未成熟蛋白质中,可被细胞转运系统识别的特征性氨基酸序列。已对相当
多的信号肽进行过一级结构分析,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图13-12)。信号肽一般由10多
个至4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并大致分为三个区段。N端有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如赖氨酸和精氨酸,此段称为碱性氨基末端。中间较大的20个或更多的以中性氨基酸为主组成疏水核心区。常见有亮氨酸、异亮氨酸等。C-端含有小分子氨基酸如甘、丙、丝氨酸较多,是被信号肽酶(signal peptidase)裂解的部位,亦称为加工区。
实验上,不同蛋白质甚至不同物种的信号肽之间,可以互通使用。但把A蛋白的
信号肽连接到B蛋白分子,B蛋白到达原来只有A蛋白才会到达的位置。这个结果似乎
说明信号肽对靶向输送的决定性作用。而另一些实验把某一分泌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加以
人工变更后,虽然信号肽不变,也未能把蛋白质输送到应在的位置。而且,尚有为数不少的分泌性蛋白,未能查找到完整的信号肽序列。可见,蛋白质本身的结构也是决定靶向输送的重要因素。不过这一问题目前尚未能像信号肽的研究那样,找到一些共同的规律。
至于分泌性蛋白质的转运系统由什么组成和如何运作,目前有多种不同学说。其中
以信号假说(the signal hypothesis)能较广泛地被接受。这一假说认为:分泌性蛋白质在合
成过程中就开始与转运系统相联系。真核细胞胞浆内存在一种信号肽识别粒子(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ales ,SRP),它是由六种不同蛋白质与一低分子量的 7s-RNA组成复合体。信号肽一出现即被SRP辨认、结合。SRP还有暂停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而且随即把正在在合成蛋白质的核蛋白体带到细胞膜的胞浆面。在此,SRP与膜内的一种称为对接蛋白
dockking protein,DP)的蛋白质结合。 DP也可称为 SRP受体。靠这样的一组核酸一蛋白质组成的输送系统,促使膜蛋白的通道开放。信号肽带动着合成中的蛋白质穿过膜,然后
信号肽又沿通道折回膜内,并被膜外侧面的信号肽酶在其加工区上切断,使成熟的蛋白质释放至胞外,完成了分泌过程(图13-13)。
除了信号假说外,有学者提出过:膜触发假说、直接转移模型等分泌机制包括信号假说
斓在内,目前各种假说都尚有未完善之处.但毕竟对分泌性蛋白如何输送,已经有了深入一步的认识
第四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复制、转录、翻译过程,在体内是非常严格、准确地进行的,其中已发现各过程均
受体内各种因素调控,将在下一章专门论述。这里介绍一些外环境因素影响基因表达,
作为预防治疗的基础医学知识。
抗生素(antibiotics),是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一类药物,自从20世纪30年代磺胺
类药物,物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的种类已经十分繁多,药效各异。但其设计制造的原则,多数是利用这些药物能干扰、抑制代谢过程或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但它们必须是作用于微生物而对人类的损害不大。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上面谈到在复制、转录、翻译过程,高等和低等生物都是既相似又有差别。例如翻译过程,都以核蛋白体作为翻译场所,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较真核生物的为小,所含的rRNA和rpS,则也有些差别。生化的研究就是要为药物设计尽量提供这些差别,以便设计~些对人体损害不大,对病原微生物却有特效作用的药物。
抗代谢药物是指能干扰生物代谢过程,以抑制细胞过度生长的药物。这一类药物是
肿瘤化学治疗的方向之一,药物设计上常用竞争性抑制的原理,而且药物的作用点也常
利用基因信息传递的各环节作为依据。例如6-巯基嘌呤,5-氟尿嘧啶等碱基类似物(base
anologues)常用于抑DNA复制过程,以达到肿瘤治疗目的。
某些毒素也作用于基因信息传递过程,对毒素作用机制深入了解,一方面用于研究
致病机制,而毒素的利用,也是寻找新药的途径之一。下面举几个例子,并用图加以总
结,作为将来学习药理学、药物学的生化基础。
一、抗生素
图13-14示各种常用抗生素对翻译过程的作用位点。
1.四环素(tetracyclin)族包括土霉素等,能抑制氨基酸.tRNA与原核细胞的核蛋白
体结合,抑制细菌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2.氯霉素(chloromycetin)能与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阻断翻译延长过程。高浓度时,对真核生物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也有阻断作用。
3.链霉素(streptomycin)和卡那霉素(karamycin)能与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改变其构象,引起读码错误,使毒素类的细菌蛋白失活。结核杆菌对这两种抗生素特别敏感。
4.嘌呤霉素(puromycin)结构与酪氨酸一tRNA(Tyr-RNAtyr)列相似,从而可取代一些氨基酸tRNA进入翻译中的核蛋白体A位,当延长中的肽转入此异常A位时,容易脱落,终止肽链合成。(图13-15)。由于嘌呤霉素对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均有干扰作用,故难用作抗菌药物,有人试用于肿瘤治疗。
5.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抑制核蛋白体转肽酶。而且只对真核生物有特异性作
用,因此,只限于作研究的试剂用。
二、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
由白喉杆菌产生的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是一种对真核生物有剧毒的毒素蛋白质,其实它是一种修饰酶,可对真核生物的延长因子-2(EF-2)起共价修饰作用,生成EF-2的腺苷二磷酸核糖衍生物(图13-16),从而使EF-2失活。毒素的作用通常都是极低剂量即发生效应的,与酶的高效催化性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