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码:055300)
一、学科简介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创办于1946年,历史悠久,发展快速,优势明显。1986年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1年获传播学硕士学位点,2006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学博士点,2011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建立了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在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媒经济学等学科方向上,均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扎实丰硕的科研成果。现有学科发展平台包括:广东省名牌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广东省和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新闻学学科,广东省第一个文科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华南新闻传媒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媒体实验中心”,及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52位专任教师中,现有博导6人、教授19人、副教授15人。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新闻出版总署“行业领军人才”1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1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1人,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1人。“十一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30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50多部,获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省级1项,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2门。本学科特别重视与主流媒体强强联合,创新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传媒人才,如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合作举办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传媒领袖讲习班”等,在学界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遵守法律、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职业理想,勇于创新,敏于实践,敢于担当。
(二) 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范围涉及新闻与传播行业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技能。核心知识包括: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广告公关传播机构、政府或企业宣传部门的运作及其特点;国内外新闻与传播产业以及IT产业、文化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及其政策启示;我国新闻与传播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建设;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知识对媒体发展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对国家新闻与传播行业发展战略及其实施的探讨;我国新闻、广电、广告、公关行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等等。
关键技能包括:全面熟练地掌握各类媒体的新闻、公关、广告等业务技能,扎实系统地掌握新闻与传播产业和市场的调查、分析理论和方法,经培养具备入职和职业发展所需的个人能力,经培养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运营和管理协调能力。
(三)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三、学习方式及学制、在学年限
学习方式包括兼读制、全日制。全日制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兼读制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课程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训练、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本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在全面提升学生新闻传播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指导方式采取“双导师制”,即每名学生均由一名学术型指导老师,及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综合业务素质高的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由业界资深从业人员和有实际从业经验的校外专家组成,以加强本培养单位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联系和交流。指导教师以师生互选方式确定,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和实践计划。导师组由3至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研究视野。
(二)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方法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在读期间,在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发表有实用价值的论文,研究报告,鼓励参与申请科研项目,参与“挑战杯”竞赛等科技创新或创业实践。
五、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应用性、实务性。
课程体系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三种类别组成。
实行学分制,修读总学分为3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8学分,专业学位课9学分,非学位课程17学分。其中,新闻传播实务前沿讲座为限定选修。实践教学为全日制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计4学分。
非学位课程可以跨一级学科选修不超过4学分。跨一级学科选修是指可选修除新闻传播学以外的暨南大学其他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学时、学分、开课时间、考核方式都遵循相应院系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选课在网络上进行。在网络上选修的课程,应在规定的学期内完成学习,并记入学习成绩;未完成课程学习而又无特殊原因的,该门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记入成绩单。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开课单位 |
考核 方式 |
公 共 学 位 课 |
105590maf2 |
基础英语 (Fundamental English) |
60 |
3 |
1 |
外国语 学院 |
考试 |
105590ma1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he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6 |
2 |
1 |
社科部 |
考试 |
|
105590maf7 |
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
20 |
1 |
1 |
|
考试 |
|
105590maf6 |
知识产权 (Information Retrieval) |
20 |
1 |
1 |
|
考试 |
|
055300ma05 |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
40 |
1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 |
|
专业学位课 |
055300mb01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
40 |
2 |
1 |
本专业点 |
考试 |
055300mb02 |
新闻传播理论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Theories) |
60 |
3 |
1 |
本专业点 |
考试 |
|
055300mb03 |
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 (China and Foreign History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
40 |
2 |
1 |
本专业点 |
考试 |
|
055300mb04 |
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Industry)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 |
|
非 学 位 课 程
非 学 位 课 程 |
050301mb04 |
新闻采写研究 (Study of News Gathering and Writing) |
60 |
3 |
1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050301mc13 |
新闻编辑研究 (Study of News Editing)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0301mc15 |
新闻评论研究 (Study of News Commentary)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5300mc01 |
新闻摄影与视觉传播 (News Photography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5300mc02 |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Study of Broadcast Journalism) |
40 |
2 |
1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0301mc14 |
广播电视节目专题 (Monograph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5300mc03 |
广播电视艺术专题 (Study of Radio & Television Art)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0302mc13 |
网络与新媒体研究 (Study of Internet and New Media)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5300mc04 |
广告与品牌策划 (Advertising and Brand Planning)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0301mc35 |
公关理论与实务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Public Relations)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5300mc05 |
危机传播与应急管理 (Crisis Communication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5300mc08 |
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 (Media Culture and Media Criticism) |
40 |
2 |
2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0301mc17 |
中外名记者研究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Noted Journalists) |
40 |
2 |
3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0302mc19 |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 (Rules and Ethic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
40 |
2 |
1 |
本专业点 |
考试或考查 |
|
055300mc09 (必修) |
新闻传播实务前沿讲座 (Lectures on the Frontier Issues of 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
40 |
1 |
1-3 |
本专业点 |
学习报告 |
|
105590mc06 (必修) |
实践教学 (Practical Teaching) |
120 |
4 |
3、4 |
|
考查 |
《新闻传播实务前沿讲座》为讲座课程,限定选修,可在1-3学期内任选听20场专题讲座,也可以是暨南传媒学术大讲坛或是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电视台、广东省广告公司等机构合作开办的各类“专业训练营”中的讲座。每次须携听课证完成相应考勤登记,在此基础上独立撰写听讲心得报告,交指定教师评定成绩。学科前沿讲座考核合格计1学分。
对跨学科、专业招收的硕士研究生,若确需补修本科课程,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研究生自学为主进行。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区别于科学学位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未在新闻与传播行业工作满一年以上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本专业学位期间,必须保证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已在新闻与传播各行业工作满一年以上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本专业学位期间,不必安排专门的实践教学,但应按实践教学的要求提交相关作品及其心得报告。
实践教学考核的依据是所在实习单位开出相关鉴定材料,及一份本人的实践教学报告。考核合格者,可计4学分。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位课程成绩和所修总学分、实践教学环节等情况。具体参照《暨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进行。
根据《暨南大学研究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规定》,学位课程成绩不低于70分为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非学位课程成绩不低于60分或考查及格,即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平均成绩不得低于75分。
对严重违纪或有严重思想、学术道德问题或不具备科研潜质的硕士研究生,将予以中期淘汰,进行退学处理。
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八、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通过中期考核,可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时间原则上安排在第三学期末进行。
学位论文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来源于工作实践,面向新闻传播业的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类型可以是学术性学位论文,也可以是调查报告、案例研究、专业作品等多种形式的学位论文。
学术性学位论文须完成一篇一万五千字以上的学位论文。论文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又要考虑科学研究的可行性以及社会应用价值。
调查报告、案例研究、专业作品等形式的学位论文,须提供由学生本人完成的高水平系列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或广告、公关策划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与成效,以及传媒经营管理的创新个案,一万字以上;同时完成对自己本次系列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或广告、公关策划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与成效,以及传媒经营管理的创新个案进行全面总结与理论阐释的专业论文,不少于五千字。
评价学位论文水平主要考查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其内容是否有独创性的见解,或者看其已经产生的实际价值和经济效益。
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等工作按《暨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十、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暨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