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罗燕

清华大学 /2013-06-12

教育是一种完善他人

  而成就自我的事业

 

                               

      

 

  电子邮件:luoy11@tsinghua.edu.cn

 

 

 个人基本情况

罗燕,江西南昌人,九三学社成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学术经历

2011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UNESCO Headquarter, Paris),高等教育部门专家(P4)。

2007年7月——2008年6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评估与教育政策中心(Center of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al Policies),博士后(NSSE-China Project Director)。

2006年12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2005年——2006年,英国海外发展部(DFID, UK)中国西南基础教育项目(SBEP),国家级咨询专家(National Consultant)。

2002年8月——2006年12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讲师。

1998年8月——2002年8月,获教育部——太古奖学金,公派赴香港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

1996年7月——1998年8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助教。

教育经历

1998年8月——2003年12月,香港大学社会学系,General Sociology 方向攻读博士学位,获社会学博士学位。

1993年9月——1996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方向)攻读研究生,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89年9月——199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保送),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社会学,讲授《教育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中的运用》、《中国社会转型与教育问 题分析》等课程。研究兴趣为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理论以及教育组织的制度分析与制度改进。

围绕制度理论与制度主义分析主要发表的研究成果如下:

1.“教育的新制度主义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2. “The Socialist State and Global Capital: educational retrenchment and crisis in China” (English),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 40, no. 1. Jan/Feb 2007, pp.9-21.

3.  "Build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English), in Jung Cheol Shin and Barbara M. Kehm (eds.).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y in Global Competition, Dordrecht: Springer, 2013. pp. 165-183.

4.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Social Justice (1949-)" (first author), in Heinze-Dieter Meyer, Edward P. St. John and Maia Chankseliani (eds.). Fairness in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Reconciling Excellence, Efficiency and Justice. Sense Publishers, 2013.

5. "Crisis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1980-2010: A Sociological Neo-Institutionalist Analysis" (English), forthcoming, Chinese Society and Education.

6.“教育产业化: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1期.

7. “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正义:在扩张与平等之间——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清华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8.“2003年北大人事制度改革: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教育学报》,2005年第6期。

9.“大学排名:一种高等教育市场指引制度的构建——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江苏高教》2006年第2期。

10.“国家危机中的大学制度创新——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11.“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机制分析——兼论清华之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12.“中国社会问题与和谐战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角”,《北京观察》,2007年第2期。

13. “谁改变了我们的常识?——美国教育保守主义运动和教育不平等”,(迈克尔.阿普尔著,罗燕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围绕大学组织的诊断与改进(结合承担的NSSE-China 项目),主要发表的研究成果如下:

14.“清华大学和美国大学在学习过程指标上的比较:一种高等教育质量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15. “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测量——NSSE-China工具的开发:文化适应与信效度报告”,《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5期。

16. "Developing  College Education Process Indicators: validation of Nsse-China scaletes", CIES Annual Conference (March 2, 2010), Chicago.

17.“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报告 2009”,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