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博士、讲师
电子邮件: wenwen00@gmail.com
办公地点:文南楼411
办公电话:86-10-62797991
基本情况
女,1981年生,湖北宜昌人,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讲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学(Found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国际与比较教育,教育评价,批判性话语分析
主要经历
2010.5——至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讲师
2007.6——2007.10 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巴黎总部教育局高等教育管理项目组研究助理
2006.10——2010.1 牛津大学教育系博士研究生 专业:比较和国际教育,教育政策
2004.9——2006.7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专业:教育经济和管理
2000.9——2004.7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科实验班
教学工作
硕士课程: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
本科课程(英文授课):世界著名大学赏析,大学的历史和文化(全校本科生人文素质核心课)
留学生课程(英文授课):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科研工作
1 “批判性话语分析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中华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项目号:12WJX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号:11YJC880124)、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 20121028405)
2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福特基金会、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号:2011Z04107)
3 “北京市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来京留学生学习经验及就学满意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号:11JYC017)
4 "从留学生文化体验视角看北京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项目号:2012SKL005)
5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理论和实践”,朝阳区委托课题
论文及专著
学术专著:
1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的实证研究》,2006,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关于教育公平的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及其初步证明》,2008,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术论文:
1“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1
2“大学自主招生学生学习性投入初探——以九所985、211高校自主招生群体为例的实证研究”,复旦教育论坛,2011.8
3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变化”,高教探索,2011.11
4 “英国教育研究伦理的规范和实践及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1.8
5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资源布局的实证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10.4
6 “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与国家创新——来自OECD成员国的经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
7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的层次结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2007.9
8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学科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与实证分析”中国高教研究, 2007.3
9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资的结构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0
10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外国教育研究,2006.4
11“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综述”高等教育研究,2005.6
12“1976年以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变迁——一种新制度主义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 3
13 ‘China in the emerging reality of Asia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收录到《Higher Education
Regionalization in Asia Pacific: Implications for Governance, Citizenship and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一书中,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2012
会议论文:
1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ate’s education policy discourse---China’s marketisation policy as an example’, presented at the 10th the UK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15-17 September, 2009
2 ‘China’s experience in sustaining an expanding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 Presented in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7 Conference, September,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