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益探索--以《辩证法唯物论怎样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益探索--以《辩证法唯物论怎样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为例
外文标题:Ai Siqi’s Explora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Based on How to Study Society and History by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纪萍萍[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卷:29
期:5
页码范围:970-974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1-647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hlgdxxb-sk201605034.aspx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34
关键词:艾思奇;《辩证法唯物论怎样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艾思奇的《辩证法唯物论怎样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是延安整风运动时期的重要文献之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该文一方面借鉴了斯大林的哲学体系,一方面又根据当时中国革命所面对的具体形势在观点和内容上进行了相应的创造。这种创造主要表现为:突出地批判了社会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客观精神的历史作用。这种借鉴和创造相统一的模式虽然仅是一定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潮流中的一种尝试,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即在中国化意识的指导下,一方面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另一方面又通过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来实现中国化。因此,在本质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作者其他论文



解读《论十大关系》的现实意义.纪萍萍.知识经济.2012,70-71.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性的实践理解.纪萍萍.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91-93.

相关话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 社会 哲学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