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进程与展望(2006—2015)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进程与展望(2006—2015)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郭星华[1]郑日强[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年:2016
期刊名称:社会学评论
期:02
页码范围:3-13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ISSN:2095-5154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社会转型;法律意识;纠纷解决;司法系统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国本土法律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成果进行评述,藉此展望法律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当代中国传统纠纷解决方式弱化,诉讼日益成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这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纠纷解决机制的转型有需求解释和治理解释两种观点,但其互动关系仍缺乏令人信服的研究。学者们运用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对民众的法律意识加以研究,探究了民众的纠纷解决倾向以及对法律的认知。我们认为,要想理解法律意识的变迁与形塑,尚需结合两种方法的研究成果。当代中国司法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学者们多从国家法与民间规范的张力入手开展研究,已形成十分成熟的研究框架,但学术增量不足。民间规范的转型与新生,民间规范如何引入立法等,或可成为研究增长点。...
作者其他论文



社会规范:多元,冲突与互动.郭星华;石任昊.中州学刊.2014,62-69.
基层纠纷社会治理的探索--从"枫桥经验"引发的思考.郭星华;任建通.山东社会科学.2015,65-69.
探索人民调解专业化的新路径.郭星华;刘蔚.社会学评论.2014,59-67.
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适应的法社会学研究--主体间性的视角.郭星华;任建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64-69.
制度移植与本土适应--社区矫正本土化面临的困境.郭星华;李飞.中州学刊.2013,68-74.

相关话题/社会学 法律 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