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科学终结论”社会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科学终结论”社会反思
外文标题:“Science end” Social Reflection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欧阳志远[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自然辩证法研究
卷:32
期:7
页码范围:101-106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SCI(11B0042016070018)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科学;终结;社会;反思
摘要:进入20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重大发现逐渐稀缺。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关于科学终结的质疑。虽然该说争论已久,但疑云至今仍然遮蔽着科学视野。面对国家创新大势,有必要进行系统深入的再认识,以正确制定应对方略。重大科学发现应该具有革命性、受验性和简单性。科学衰落的成因包括研究客体的尺度变化、研究手段的力量限制和研究主体的内质嬗蜕,其中社会因素居于主导地位。根据科学前沿的实际,研究方向应该由纵向"掘进"改为与横向"回采"并举。科学不会终结,但其进步是一个量变和质变交互进行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与技术不同,科学量变中包括思想积累和灵魂自洁,经历的时间可能较长。
作者其他论文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的类存在主义".欧阳志远.教学与研究.2009,19-23.
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欧阳志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1),96-104.
生态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欧阳志远.教学与研究.2008,46-51.
"无待自由"及其对当代科学的意义.马佰莲;欧阳志远.理论学刊.2008,114-117.
取消博士生学制是维护博士学位尊严的根本措施.欧阳志远.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5.

相关话题/科学 社会 哲学 中文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