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派出多名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论坛并发言。周六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做了题为“对新文科大外语时代外语专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的发言,探讨了在新文科大外语时代背景下,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困境与出路,并以英语专业建设为例,重点论述专业教育与新文科与大外语的关系、英语专业建设的特色与优势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陈世丹做了题为“后人文主义批评”的主旨发言,指出后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能够揭示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导致的种种现代性危机,积极倡导并建构后人文主义和谐社会。以上两位教授都作为点评嘉宾参加了下午的分会场论坛。
大学英语教研室博士生姜艳和英语系博士生要新乐在青年****论坛发言,报告题目分别为“中国英语学习者课堂情绪的混合方法研究”和“条条大路通罗马?对比语言研究中的回归模型和基于树的模型”。2019级文学方向博士生师艺荣在博士生论坛汇报了“论《乌托邦彼岸》”的历史诗学研究”。此外,外国语学院多名师生旁听会议并参与了讨论。
作为一年一度的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外语博士论坛和青年****论坛是我国外语界年轻学子展示自我、切磋学术、汲取营养的平台。通过与本领域的专家****和同行深入交流,青年教师和博士生既能充分反思自己的研究,又能获得职业发展方面有针对性的建议。我们期待明年在人大举办的论坛能秉承优秀传统,聚集更多青年人才和优质学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