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外国语学院举办“外研在线·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教学研讨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6

10月26日,“外研在线·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教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四楼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智慧引领教学 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四十余名****参会。****们探讨了智慧教育领域的技术发展、智慧教育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以及高校外语智慧教学的课堂实践等议题。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红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向前、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田丽丽、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商其坤先后致辞。李向前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对智慧教学的高度重视,正在兴建七十多间各种类型的智慧型交互教室,并把智慧教学的发展与打造600门金课的目标结合起来,以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的深层次和系统化改革。田丽丽介绍了外国语学院在推动智慧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包括鼓励多位教师参与使用新建的智慧教室、举办智慧教学分享等活动,探讨如何将智慧教学平台与外语学科特色相结合,助力外语教学课堂。商其坤从信息技术角度分析了智慧教育的发展前景,介绍了外研在线利用外研社的教材资源打造的Unipus生态系统,旨在为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和教师发展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开幕式之后,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勤华做了“智慧教育发展的双轮驱动——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主旨报告,指出智慧教育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规律、环境设备和创新应用等层面;要使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体现在教学规律、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的创新,最终通过从弱到强的智慧教育应用,实现教书育人的创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李莉文以自己讲授的综合英语课为例,做了“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搭建智慧学习共同体”的主旨报告。李莉文介绍了自己使用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教、学、评、测、研等环节的特色,分享了智慧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具体操作,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变化:课堂效率大幅提升,教学内容更有深度和挑战性,最终形成了师生良性互动的智慧教学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三位教师王红、王晓彤、田丽丽随后分别就大学英语视听说、读写和写作课进行了智慧教学说课分享。王红作为人民大学最早使用智慧教室的教师之一,向参会者介绍了她切身感受的智慧教室优势与特点,分享了她在英语听说课上进行的智慧教学实践。她的智慧课堂实现了生动、主动和互动三联动,教学模式突出了融合线上线下、创设任务情境、实施小组协作、实现多维互动四大特色。王红用精心准备的教案设计、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科学严谨的评估标准、大量的活动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了一个师生全面参与、合作探究、多维互动、快乐收获的智慧听说课堂,获得了参会同行的高度评价。

王晓彤分享了她在智慧教室讲授大学英语读写课的经验。她在课堂设计理念上注重读写课程特点和智慧教室功能的高度结合,从而摸索出了自己的读写课程特色,实现了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尝试了翻转课堂,探索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合作学习并改善评价体系。王晓彤以阅读圈活动(Reading Circle)和借助iWrite系统的自评和互评为例,介绍了她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进行的智慧教学尝试,以及学生的快乐体验和积极反馈,给参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田丽丽介绍了智慧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于2016年制定了《英语写作能力标准》,随后建设了配套的英语写作课程,分为线下的高级英语写作课程和在线大学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线上线下课程高度融合:线下课程也使用iWrite自动评阅系统帮助学生进行在线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批改;线上课程也在学期中安排三次线下面授机会,充分利用并结合了实体课堂和在线视频的优点,受到了广大选课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三位老师都提到选课学生对大学英语智慧教学的正向反馈,认为教学环境智能化,教学方式新颖灵活,学习氛围自由和谐,教学过程交互性强,极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用英语的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在讨论交流环节,三位智慧教学老师和参会老师及外研在线的工作人员就教学管理、教学系统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

在闭幕式上,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推行智慧教学是大势所趋。智慧教学也是教学智慧,如何使信息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利用智慧教学赋能课堂,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智慧之人,是值得高校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郭英剑高度评价了外国语学院率先试验智慧教学的老师们,殷切期望学院更多的教师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引领外语智慧教学,并把我们的优秀经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相关话题/课程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