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受邀参加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筹) 工作研讨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6

7月22日上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筹)工作研讨会在贵州大学举办。来自全国知名高校、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及培训服务机构等30余位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商产教融合专委会(筹)发展之计。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韩民,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刁庆军等出席会议,研讨会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李桂云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丁凯受邀参加会议。

韩民在致辞中指出,产教融合是新时代国家推进教育和人才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下设20余个专业委员会。产教融合专委会(筹)的设立一次性通过学会办公会论证,这与产教融合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有直接关系。韩民对专委会的筹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期待专委会从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实际需求出发,整合校企双方力量,更快、更好地完成筹备工作,未来在产教融合的学术研究、咨询服务、能力建设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刁庆军代表产教融合专委会(筹)主要发起单位作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专委会的筹备进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刁庆军指出,产教融合是指行业企业和教育机构为了各自的发展需要建立的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对接的合作活动、关系和机制,其本质是通过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产业主体与教育主体在生产与教学的过程中互相交融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十九大报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都把产教融合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刁庆军表示,成立产教融合专委会(筹)能够更好地依托国家一级学会平台,建立与国家部委合作的渠道,广泛吸纳高校、企业、职业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参与,形成合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
会上,高校代表和企业代表围绕专委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关注的主要问题及方法建议、开展工作的方式与活动、理事会组成及运行模式几大问题进行了研讨。高校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丁凯,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童晓明,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陶正苏,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邸德海,郑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志远,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晓地,以及企业代表北京祥龙大学校长史晓鹤、中铁四局集团企业大学执行副校长李继荣、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运营总监秦国炜、北京搜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保林、清华科技园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田力、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熙等就相关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研讨会达成以下共识:第一,产教融合专委会(筹)的成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有利于携起手来破解产教融合困局,各单位一定会全力支持和参与专委会的工作。第二,秉承开放、赋能、共创的发展理念,专委会要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色,要有一两个“爆点”。第三,发挥行业企业各自的优势,在透彻研究校企双方需求和供给的基础上,专委会要既有整合能力,又有创新能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是经教育部、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会,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会主要致力于组织和推动我国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重大问题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是国家教育战略研究和政府决策咨询的重要智库。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委会(筹)由清华大学、《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等单位发起。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筹)将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的指导下,以国家产教融合相关政策为依据,从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实际需求出发,致力于搭建一个汇聚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跨界合作、研究交流平台,在产教融合的理念、政策、机制与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突破当前产教深度融合的困局,实现产教的“真融”“真合”提供智慧和解决方案。
相关话题/教育 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