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会伊始,作为主持人的仇雨临向孙光德88岁米寿表示祝贺,并向她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与突出贡献表示感谢。仇雨临表示,孙光德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是令人敬仰、尊重和爱戴的****。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坚持真理,表里如一是孙光德品行的真实写照。她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对待同事平易近人,助人为乐,待人以诚,交友以信。仇雨临特别提到,孙光德教授主编的《社会保障概论》自2000年6月出版第一版,到2016年第五版累计销售30万册,年均销量2万册,读者好评率达到99.5%。由此,仇雨临当之无愧应当被授予社会保障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奖。

杨伟国在致辞中向孙光德表达了生日祝贺,并代表学院感谢孙光德等老一辈学院创始人对劳动人事学院所做的贡献。他指出,虽然孙光德离开教学岗位很长时间,但是她一直心系着学院的发展,并且在退休以后一直为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和发展倾注极大的精力和投入。学院每次举办教学标兵比赛邀请老教授出任嘉宾评审,孙光德都毫不犹豫应邀参加,并为学院的年轻老师们做出指导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孙光德在学术与工作上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乐于助人、待人真诚的美好品质,对劳人院的师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唐鑛在致辞中对孙光德对自己工作和学术上的教导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他表示,孙光德对于学术研究的敬业热情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孙光德无论是对党务工作还是行政工作都任劳任怨,义不容辞,是真正热爱学术、关爱学生、心系学院的前辈。在孙光德等老一辈劳人创始人的引领以及广大师生的努力下,劳动人事学院的社会保障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相信在未来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向“双一流”建设阔步迈进。
随后,孙光德回顾了自己学习、教学、研究社会保障的历程,发表了《我的社会保障路》的主题发言,与在座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四个时期的社会保障学术历程。

以卫生经济医疗保险为起点,开启社会保障研究之路。在第一阶段,孙光德讲到自己是1984年进入社会保障领域的,在这之前是在北京医科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在向国外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了卫生经济学,并将卫生经济学介绍到了中国。随后在各部门、各地方培训的过程中接触了医疗保险,开始学习研究医疗保险,参加关于医疗保险的会议,明晰了对医疗保险的筹资、运行、管理、支付等的认知。在此同时,思考了什么是社会福利、谁要承担社会福利等问题,并发表了《福利性质、福利水平、福利费用承担者》的文章,得到了实践部门的认可。自此孙光德以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的研究为发端,进入了社会保障研究领域,开启了自己的社会保障研究之路。
以院系建设国家需要为使命,开拓社会保障星星之火。孙光德社会保障之路的第二阶段从1984年进入劳动人事学院开始,由于学院的建设当时需要和劳动人事部的实际工作对口,而与劳保福利相关的社会保障却从来没有过高校的理论研究。她则承担了社会保障的教学任务,通过在图书馆阅读查找资料,思考、准备课程。随后,国家开始了对社会保险的高度重视,孙光德和部委的工作人员一起编写教材,并在1987年出版了改革开放后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本社会保障教材《社会保险职工福利》。与此同时,孙光德也参与了劳动部承担的《中国的劳动工资和保险福利》的编写。在教材、书籍的编写中,孙光德逐渐开始开辟社会保障这块“处女地”的研究,建立社会保障学科,编写社会保障书记,并成为了第一代的社会保障教师。
以传播中国福利全景为目标,建构社会保障学科体系。在1986年以后,国外想了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其中也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但当时缺乏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的全面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孙光德萌发了写一本系统地、逻辑性地、完整地反映新中国对各种弱势群体如何保障的书,建构一个结构完整、有逻辑、系统的学科体系。而后孙光德主持了1990年教育部的一个题为“中国社会保障”的特别科研基金,带领全院的研究生参与撰写,同时也寻找了实践部门的帮助。最终形成了中国劳动出版社的劳动经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教材,将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整体,对它的历史、基本理论原则、各种要素等系统阐释,也有了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保障概论》的雏形。而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在人大出版社更新出版的《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版,纳入了很多其他教材中没有的项目,重新从四个方面思考整合了社会保障产生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而这本书的编写团队,大都是社会保障各个项目分支的第一人。自此,孙光德建构一个系统的社会保障学科的想法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产生这一认识,80年代末初步成型,2000年《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版出版,这一过程成为了社会保障学术之路的第三段。
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为坚守,延续社会保障历久弥新。从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版的出版,到现在18年共发行了五版即将出第六版,孙光德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不断更新教材的内容,很多细微之处孙光德都一丝不苟得做了完善。同时,孙光德也希望劳动人事学院的同仁,继续延续社会保障的学科发展,再出一本“全新”的《社会保障概论》。
孙光德总结表示,自己的社会保障之路就是一个普通教师的路。最开始就是为了上好课编好教材,后来有了一个梦想,即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时势造英雄,每个人都是时势力造就的,没有改革开放的形势,没有劳动人事学院的成立,也没有自己的事业,也没有这本书和这些成果。而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单枪匹马完成,而要靠众人帮扶。
与会嘉宾也进行了发言。曾湘泉回顾了自己与孙光德相识以来的学术合作经历,他表示,孙光德为人师长,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生严格要求,公平公正,树立了榜样;周石教授向孙光德对于自己工作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他将孙光德对待他人的态度比喻成“一团火”,这团火温暖了身边的同事和学生;作为孙光德夫妇的老朋友,潘锦棠讲述了多年前与孙光德及家人相处的趣事,引得在场老师捧腹大笑,也使人感受到艰辛岁月老一辈****们的严谨治学的精神;易定红回顾了自己与孙光德的相处经历,表达了对孙光德人格魅力的深深折服,并对孙光德在推动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和劳动人事学院发展所做的巨大努力和突出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韩克庆提到,孙光德在研究学术和从事工作的过程中,体现了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敬业乐群的人格魅力;郭瑜向孙光德表达了由衷的敬佩和感激;鲁全提到孙光德编写的经典社会保障教材是引导他深耕学术的精神指南,并对孙光德健康长寿表达了美好的祝愿。李莹认为孙光德是一位敬业、友善和优雅的前辈,是值得后辈们学习的楷模,而孙光德为社会保障学科的创建和发展打下的研究基础,必定成为学科典范。作为年轻一代社会保障专业研究者,王天宇从老龄化专业视角,提到自己在参与孙光德发起的新版教材章节修订的过程中,感受到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自主选择,老龄化意味着更加睿智更加成熟,“如果人人都能像孙教授一样优雅地老龄化,那将是人类的财富”。白晨则感恩于孙光德为晚辈们上了一堂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历史课,其师德师风让人备受感动。后辈们在孙光德的感染下将更加勤恳为学,踏实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