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秉勤从贫困发生的原因引出话题,以科技创新为视角,阐述科技创新在应对贫困困境中的作用,并针对目前科技创新带来的影响分享了自身的观点。
李秉勤介绍了学术界现有的几种贫困的定义,并介绍了贫困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资源与缺乏能力。针对贫困问题,世界银行提出了几大减贫措施,包括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人力资本等,以保证弱势群体不陷入更深的贫困。

李秉勤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不仅包括创造就业机会,还会对就业产生破坏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在座师生针对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并发表了自身对科技创新的正面与负面影响的观点。讨论过后,李秉勤对科技创新影响就业这一问题做出了总结:科技创新从短期上看可能会导致一些就业岗位的消失,但从长远来看,科技创新总体带来了就业的增长,新兴产业的产生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就科技创新与就业这一问题而言,李秉勤详细介绍了科技创新导致就业需求的变化。第一,就业由高度暴露于自动化转变至较少暴露于自动化。例如,澳洲许多岗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第二,科技创新帮助残疾人群体脱离贫困。身心障碍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等发挥自身的创意设计能力。第三,针对不同的群体而采取不同的科技手段来创造就业岗位或提高经济收入,从而达到减贫的目的。科技创新还会导致工作组织的变化。李秉勤结合了自身在澳大利亚工作的经历,进一步讲述了澳大利亚年轻劳动力在未来5-10年受到的科技创新的影响。
最后,在场师生就讲座内容向李秉勤提出了“科技手段能否帮助所有身心障碍者脱贫”“减贫的目标是减轻贫困状态还是减少贫困人数”以及“贫困者生活保障能否真正提升贫困者的就业意愿”等问题。李秉勤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并与在座师生展开了讨论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