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 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7



赵忠教授

基本情况
赵忠,教育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A岗)、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国发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任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期刊和China & World Economy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兼任IZA和Center fo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Mannheim) 的Research Fellow、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Working Group的成员、UNU-MERIT的Professorial Fellow。
曾担任国务院办公厅 “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第三方评估”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首席专家。
入选教育部”奖励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获得2013年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库兹涅茨优秀论文奖。

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公共政策与社会项目评估、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和中国经济
教育和工作简历
1、教育经历
1996年9月—2001年8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2年5月获经济学博士, 1998年5月获经济学硕士
1987年9月—199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国际经济学专业, 1991年7月获经济学学士

2、工作经历
2019年11月—教育部“奖励计划”
2017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A岗)
2015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
2008年12月—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2013年3月访问, 美国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12年4月杰出访问, 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Canberra
2011年7月访问, 英国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05年1月—2008年12月 Research Associate 和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德国劳动研究所(IZA)
2008年1月—2008年12月 副主任, IZA转型和新兴国家研究项目
2005年10月访问, 荷兰 Tinbergen Institute
2001年9月—2005年12月 讲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4年1月—2004年5月 客座助教授, 南加州大学(USC)经济系
1991年7月—1996年8月 公务员, 云南省财政厅

3、社会服务
2019年— Associate Editor, China & World Economy
2018年— 副会长,劳动经济学会劳动力市场分会
2017年— 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
2016年— 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劳动经济学会
2016年—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16年— Professorial Fellow, UNU–MERIT
2016年— Research Fellow, Center fo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Mannheim
2011年— Member,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Working Group
2009年— Research Fellow, IZA
2016年—2017年 ILO/IZA/Renmin/UCW Workshop on the Chinese Labor Market in Transition, 研讨会组织者
2013年5月—2019年4月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2年—2017年 Associate Editor, IZA Journal of Labor & Development
2009年—2015年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德国劳动研究所劳动经济学国际研讨会组织者
2011年—2015年 德国劳动研究所—世界银行就业与发展研讨会学术委员会成员
2010年—2014年 芝加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家庭经济学国际研讨会组织者
2009年—2010年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会主席
2009年 欧洲经济学会第24次年会程序委员会成员
2008年 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程序委员会成员
2008年 欧洲经济学会第23次年会程序委员会成员
2007年 国际西部经济学协会第7次环太平洋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
2005年 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程序委员会成员
2004年—2005年 理事,留美经济学会

4、匿名审稿人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Biometrika, China Economic Review,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Economic Systems,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Empirical Economics, Health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tatistics, Journal of Causal Inferenc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Labour Economics, Regional Stud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Research in Labor Economic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经济学季刊, 世界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

学术论文
1、期刊论文
“Free Education Helps Combat Child Labor? The Effect of a Free Compulsory Education Reform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已接受, (与汤璨和赵丽秋合写);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China’s New Labor Contract Law on Unemployment and Welfare Loss of the Workers,” China Economic Review, 第53卷, 2019年2月,(与Randall Akee和赵丽秋合写);
“Child Labor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第51卷, 2018年10月, (与汤璨和赵丽秋合写);
“The Health Implications of Social Pensions: Evidence from China’s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第46卷, 2018年3月, (与程令国、刘宏和张晔合写);
“Where AreMigrants from? Inter- vs. Intra-Provincial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第47卷, 2018年2月, (与苏亚琴和Petros Tesfazion合写);
“The Heterogeneous Impact of Pension Income on Elderly Living Arrangements: Evidence from China's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第31卷第1期, 2018年1月, (与程令国、刘宏和张晔合写);
“What Drives Spatial Clusters of Entrepreneurship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第46卷, 2017年12月,(与郑亮合写);
“Height, Weight and Well-Being for Rural, Urban and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第132卷第1期, 2017年5月, (与Wang-Sheng Lee合写);
“Glass Ceiling Effect in Urban China: Wage Inequality of Chinese Rural-Urban Migrants during2002–2007,” China Economic Review,第42卷, 2017年2月, (与曲兆鹏合写);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and Their Labor Market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PopulationEconomics, 第30卷第1期, 2017年1月, (与王非和赵丽秋合写);
“The Impact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on the Health of the Left-behind Parents,” (with Xiang Ao and Dawei Jiang), China Economic Review, 第37卷, 2016年2月, (与敖翔和姜大伟合写);
“Social–Family Network and Self-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Temporary Rural-Urban Migrants in China,” IZA Journal of Labor & Development, 4:4, 2015年, (与张俊富合写);
“Parental Job Loss and Children’s Health: Ten Years after Massive Layoff of SOEs’ Workers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第31卷, 2014年12月, (与刘宏合写);
“Does Health Insurance Matter?Evidence from China’s Urban Resident Basic Medical Insurance,”Journal of ComparativeEconomics,第42卷第4期, 2014年12月, (与刘宏合写);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Rural-Urban Migrant Labor Market from 2002 to 2007,”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第6卷第2期, 2014年6月, (与曲兆鹏合写);
“Social Learning and Health Insurance Enrollment: Evidence from China's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 第97卷, 2014年1月, (与刘宏和孙琦合写);
“Vouchers and Caseworkers in Training Programs for the Unemployed,” Empirical Economics, 第45卷第3期, 2013年12月, (与Ulf Rinne和Arne Uhlendorff合写);
“The Impact of Training Duration on Employment Outcomes: Evidence from LATE Estimates,” Economics Letters, 第120卷第3期, 2013年9月, (与 Jochen Kluve, Ulf Rinne和Arne Uhlendorff合写);
“Urban–Rural Disparities of Child Health and Nutritional Status in China from 1989 to 2006,” Economics and Human Biology, 第11卷第3期, 2013年7月, (与刘宏和方海合写);
“Evaluating Continuous Training Programs Using the Generalized Propensity Score,”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第175卷第2期, 2012年4月, (与Jochen Kluve, Hilmar Schneider和Arne Uhlendorff合写);
“The Fertility Effect of Catastrophe: U.S. Hurricane Births,”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第23卷第1期, 2010年1月, (与Richard Evans和胡颖尧合写);
“Earning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Indian Wage Earners, 1987-2004,”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第55卷第s1期, 2009年7月, (与 Olivier Bargain, Sumon Kumar Bhaumik 和 Manisha Chakrabarty合写);
“Sensitivity of Propensity Score Methods to the Specifications,” Economics Letters, 第98卷第3期, 2008年3月;
“Health Demand and Health Determinants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第6卷第1 期, 2008年2月;
“Migration, Labor Market Flexibility, and Wage Determination in China: A Review,”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第43 卷第2 期, 2005年6月;
“The Short-Term Impacts of SARS on Chinese Economy,” Asian Economic Papers, 第3卷第1期, 2004年冬季, (与海闻、王健和侯振刚合写);
“Using Matching to Estimate Treatment Effects: Data Requirement, Matching Metrics and MonteCarlo Evidenc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第86 卷第1 期, 2004年2月;
“内部晋升还是外部聘任——组织规模与企业补缺路径的选择,”社会学研究,2019年5月,(与石磊和李路路合写);
“人才大战中的市场、政府与政策,”中国劳动关系学报, 2018年8月;
“我国就业结构变动与技术升级再讨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年6月,(与孙文凯、郭杰和汤璨合写);
“中国儿童健康不平等的演化和影响因素分析,”劳动经济研究,2016年12月,(与马哲合写);
“如何从生命周期理解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16年4月;
“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的新趋势——基于雇佣合约的视角,”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16年4月, (与李小瑛合写);
“全面二孩政策不足以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经济资料译, 2015年10月, (与王非和赵丽秋合写);
“高校扩招、职业代际流动与性别差异,” 劳动经济研究,2015年12月, (与吕姝仪合写);
“企业雇员离职行为分析——中国经验的经济学审视,” 经济学动态, 2015年11月,(与徐凤辉合写);
“老龄化、社保缴费与企业诞生,”经济理论经济管理,2015年11月,(与徐凤辉合写);
“加拿大失业保障政策的变迁、现状及影响,”教学与研究,2015年1月,(与王水连和马哲合写);
“如何看待最低工资?”经济资料译, 2014年第4期, (与马哲合写);
“户籍制度和企业特征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5月, (与徐凤辉合写);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城镇劳动力的工资与工资方程:文献综述,”劳动经济研究,2013年12月, (与张珂合写);
“我国农村移民基本特征从1989年至2009年的演变,”经济资料译, 2013年7月, (与宋艳姣合写);
“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外出、回流还是再迁移,”管理世界, 2013年第1期, 2013年1月, (与王子成合写);
“我国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年11月, (与陈玥合写);
“城镇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12年第9期, 2012年9月,(与李小瑛合写);
“中国高校毕业生收入预期的动态变迁和影响因素分析,”世界经济,2011年3月, (与张珂合写);
“老龄化对我国农村消费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2008年12月, (与曲兆鹏合写);
“使用自评健康数据度量我国健康的不平等,” 中国劳动经济学, 第2卷第4期, 2006年4月;
“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管理世界, 2006年第3期, 2006年3月;
“公共卫生与传染病中的经济学,” 卫生经济研究, 2005年第11期, 2005年11月;
“我国城镇居民的健康需求与Grossman 模型——来自截面数据的证据,” 经济研究, 2005年第10期, 2005年10月, (与侯振刚合写);
“健康卫生需求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方法,” 世界经济, 2005年第4期, 2005年4月;
“中国的城乡移民——我们知道什么, 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 经济学季刊, 第3 卷第3期, 2004年4月;
“再谈卫生保健市场中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第17卷第10期, 2003年10月, (与王健和石光合写);
“勤工助学对毕业生收入的影响,” 经济学季刊, 第2卷第3期, 2003年4月;

2、专著章节
“Analysis of Health and Longevity in Oldest-Old Population: A Health Capital Approach,” 载Healthy Longevity in China: Demographic, Socioeconomic, and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Yi Zeng, Dudley Poston,Denese Ashbaugh Vlosky和Danan Gu主编, Springer出版社, 2008年4月;
“影响我国儿童医疗服务利用的家庭、社会和经济因素分析,”载《从增长到发展》, 阿马蒂亚∙森、刘民权、夏庆杰、王小林等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 (与马哲合写);
“农村移民的特点和经济分析,” 载《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 蔡昉和白南生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6月;
“经济因素对高龄老人死亡率与健康的影响,” 载《健康长寿影响因素分析》, 曾毅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学术著作
《首都人口、就业与可持续发展》(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1月;
《健康、医疗服务与传染病的经济学分析》(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政策报告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化指数编制”, 国发院年度报告第十五期, 2019年3月, (与孙文凯、单爽和刘问鼎合写);
“我国月度劳动力调查与调查失业率介绍与讨论”, 国发院政策简报第三十三期, 2018年6月, (与葛鹏整理);
“人工智能等自动化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国发院政策简报第二十九期, 2018年4月, (与孙文凯、葛鹏合写);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后果及应对措施”,国发院政策简报第二十一期, 2017年5月, (与王非合写);

其它文章

“防治SARS,中央财政义不容辞,” 当代医学, 第9卷第9期, 2003年9月;
“非典之役与中国经济,” 人民日报社大地杂志, 2003年第9期, 2003年6月;
“防治‘非典’是一场战争,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 医院管理论坛, 2003年第5期, 2003年5月(与海闻、王健、侯振刚、李卫平和郭岩合写);
“‘非典’流行对北京市及全国经济影响的初步分析,” 北京大学文科通讯, 总第十一期, 2003年5月(与海闻、王健和侯振刚合写);
“正视非典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经济,” 北京大学文科通讯, 总第十一期, 2003年5月(与海闻合写);
“上海将率先走出SARS 阴霾,” 外滩画报, 总第29期, 2003年5月(与陈秋霖合写);
“SARS 之虐甚于1998 洪灾,” 外滩画报, 总第28期, 2003 年5月,(与海闻合写);
“避免隐形‘国进民退’”财经网, 2015年2月;
“全面二孩政策难解老龄化难题,”英大金融, 2017年6月, (与王非和赵丽秋合写);
“如何做到少有所学、中有所为、老有所托?”中国网, 2017 年10月;
“政府主导的人才争夺战面临多重风险,”界面, 2018 年4月;
“人才争夺战中的市场逻辑,”人民日报内部参阅, 2018年7月;
“勿用户籍打造地方保护主义,”英大金融, 2018年7月;
“推动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国就业, 2018年8月;
“降低养老保险费率,更应考虑省际公平,”界面, 2018 年11月;
“除了工作,中国人的时间都花在哪了?”界面, 2019年1月;
“996应该是员工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和匹配”界面, 2019年4月;

科研课题
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 2019年, “关于当前就业形势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2018年, “地区劳动力市场化指数构建”;
人社部, 2018年, “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分析项目”;
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 2018年, “人工智能对就业体系的影响”;
国务院办公厅, 2016年—2017年, “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第三方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 2016年—2018年, “影响我国企业诞生因素的经济学分析”;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2014年, “我国劳动合同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 2012年—2013年, “Europe Meets China: Imag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中方负责人; 合作单位德国IZA, 捷克CERGE-E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年—2015年, “我国儿童健康状况与健康不平等的经济学分析,” (课题负责人);
北京市教委, 2010年—2012年,“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首都经济学科群建设项目:人口、社会与就业可持续发展子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 2010年—2012年, “我国农村移民的劳动力市场行为研究”;
加拿大国际贫困网络, 2010年—2011年,“我国农村移民收入不平等由2002年至2007年的演化,” (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3年—2004年, “SARS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课题主要参加者, 课题负责人: 海闻);
211 工程, 2003年—2005年, “WTO 后的中国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市场”;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2003 年—2004 年, “社会项目评价中倾向度匹配方法的敏感性分析”;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2003年—2004年, “中国健康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实证研究,” (课题负责人);
世界银行, 2003年, “Migration, Labor Market Flexibility and Wage Determination in China”;

获奖情况
2019年 入选2018年度“奖励计划”
2013年Kuznets Prize,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12年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杰出访问(University of Canberra Distinguished Visitor)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4年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联系方式
地址: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求是楼329室)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邮编: 100872
电话: +86-
传真: +86-
信箱: mr.zhong.zhao@gmail.com




相关话题/中国人民大学 师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丁大建
    丁大建副教授 基本情况丁大建,男,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中国统计学会劳动统计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劳动力市场、就业与失业测量、劳动人事统计分析、社会与市场调查、人力资源指数理论与应用 开设课程应用统计学、现代统计方法与分析、劳动力市场测量与分析、计量经济学 教育和工作简历1983年毕业於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留校任教,1991年获经济学硕士,1994年任副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尔铎
    刘尔铎副教授 基本情况经济学博士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劳动学会理事 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 曾参加国家科协重点课题“人才交流理论与政策研究”、国家“七五”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国家科委人才资源研究所课题“我国专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研究”、广东省“七五”社科规划课题“我国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北京市“八五”社科规划课题“北京市城乡劳动就业综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葛玉好
    葛玉好副教授 基本情况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8年6月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①劳动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③老年经济学;④ Stata软件的使用。 开设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Stata软件的使用 教育和工作简历教育经历: 2003年9月-2008年1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读博。 2000年9月-2003年7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读硕 1996年9月-2000年7月,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耿 林
    耿林副教授 基本情况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①劳动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③收入分配;④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⑤宏观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的关联性研究。 开设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专业统计 教育和工作简历2002年9月-2009年7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原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读博 1991年9月-199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原商品系)读硕 1985年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相波
    刘相波 副教授 基本情况 职称职务: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经济学副教授、院长助理 学历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失业、搜寻匹配模型、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货币政策开设课程高级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专题、劳动经济理论等教育和工作简历 教育经历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国际关系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中国人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韩 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系主任、副教授办公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407室Email:jhan@ruc.edu.cn电话: 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 开设课程:劳动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应用数量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 教育经历: 200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CCER,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 轩
    陈轩 联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 号, 求是楼 335 100872 电话: (8610) ** 邮箱: xchen11@ruc.edu.cn 研究领域: 项目效果评估,微观计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13年9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讲师 2013年8月 迈阿密大学(美国佛州) 经济学 博士 2010年5月 迈阿密大学(美国佛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丽秋
    赵丽秋副教授 基本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系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个人主页:https://liqiuzhaoecon.weebly.com/ 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工作经历 2017年8月-目前: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2012年8月-2017年8月: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教育经历 2008年8月-20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邹先强
    邹先强 基本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系助理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劳动组织(GLO)会员,经济学博士电子邮箱:zouxianqiang@gmail.com; zouxianqiang@ruc.edu.cn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工作经历2019年9月-目前: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系2019年12月-目前,全球劳动组织(GLO)会员(F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翁 茜
    翁茜讲师 基本情况 讲师,经济学博士 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行为和实验经济学 教育及工作简历 教育经历: 2014年毕业于哥德堡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讲师 2006年,森林趋势,市场分析员 访问经历: 2010年8-11月,加州大学伯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