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性干细胞能够转化为体内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典型的多能性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胚胎干细胞分离自哺乳动物胚胎早期的内细胞团,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细胞核重编程,将已终末分化的、仅具有单一潜能的体细胞转变为可多向分化的、具有多能分化特性的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具有类似的特性,可分化为三胚层,亦可产生原始生殖细胞(PGCs)。因此,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替代胚胎干细胞的能力,不仅可避免医学上使用胚胎干细胞存在的伦理问题,还可为细胞治疗、自体医疗、药物筛选以及毒理学研究提供有利帮助。
Nac1表达的蛋白最初发现于大鼠脑的伏核中,多种癌症细胞中也存在高表达。在胚胎干细胞中,Nac1与多种干细胞因子具有相互作用,特别是和多能性相关的Nanog,以及和已被诺贝尔奖得主Yamanaka证实的重编程因子Oct4、Sox2均具有相互作用,但这些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机制尚未阐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Faiola研究员与美国科学家合作,证实转录因子Nac1通过调节粘附因子E-cadherin的表达,进而影响体细胞重编程过程。Nac1下调E-cadherin的阻抑基因Zeb1,直接作用于基因位点抑制转录,并间接通过影响miR200家族从而调控Zeb1的mRNA水平。
论文链接


Nac1调节Zeb1和E-cadherin介导的重编程。(A):Nac1表达情况下体细胞重编程示意图;(B):Nac1缺失情况下体细胞重编程示意图。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