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成都 610106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1
3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
4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2
5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北京 100732
收稿日期:
2021-02-08发布日期:
2021-10-26通讯作者:
蔡华俭E-mail:caihj@psych.ac.cn基金资助:
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文化与心理变化”的阶段性成果。(17ZDA324)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psychologists
HUANG Zi-Hang1,2,3, WANG Jun-Xiu4,5, SU Zhan2,3, JING Yi-Ming2,3, CAI Hua-Jian2,3()1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
2Center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4School of Psycholog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China
5Institute of Soc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Received:
2021-02-08Published:
2021-10-26Contact:
CAI Hua-Jian E-mail:caihj@psych.ac.cn摘要/Abstract
摘要: 社会心理学有着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取向。虽然多数时候相对独立发展, 但两者都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和变迁非常关注。社会学家从社会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的变化两个方面对社会转型进行了大量研究, 前者主要涉及城市(镇)化、社会阶层、社会流动性、家庭结构等, 后者主要涉及中国体验、社会心态、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等。总体上, 现有研究显示, 现代社会个体主义上升, 同时许多传统集体主义价值在日渐式微。和心理学取向的研究相比, 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具有这些特点:倾向于采用本位概念、质性研究方法, 特别关注中观群体心理, 关注政治和政策影响, 更具历史宏观视野等, 这些都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期待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合作, 共同促进对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
参考文献 193
[1] | 边燕杰, 李颖晖. (2014). 体制转型与户籍身份转化: “农转非”微观影响机制的时代变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4), 124-134. |
[2] | 边燕杰, 缪晓雷. (2020). 如何解释关系作用的上升趋势?. 社会学评论, 8(1), 1-19. |
[3] | 蔡禾, 曹志刚. (2009). 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珠三角的实证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9(1), 148-158. |
[4] | 蔡华俭, 黄梓航, 林莉, 张明杨, 王潇欧, 朱慧珺, … 敬一鸣. (2020). 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8(10), 1599-1618. |
[5] | 蔡继明, 高宏, 刘媛. (2017). 城市化路径选择: 大城市优先还是小城镇优先. 河北学刊, 37(6), 140-146. |
[6] | 曹慧中. (2011). 传承抑或断裂: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与代际关系演变--以1994年保定家庭调查为例. 中国研究, (11), 204-216. |
[7] | 曹丽娟. (2001). 组织架构: 由宝塔式转向扁平化. 经济论坛, (11), 31-32. |
[8] | 陈彬, 张仁鹏, 陈济生. (2019). 社会参与, 自评健康评价与社会心态关系研究--基于CGSS2015数据.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0(5), 78-84. |
[9] | 陈嘉明. (2006).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0] | 陈皆明. (2010). 中国养老模式: 传统文化, 家庭边界和代际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0(6), 44-50. |
[11] | 陈进华. (2017). 中国城市风险化: 空间与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 (8), 43-60. |
[12] | 陈云松, 范晓光. (2016). 阶层自我定位, 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 中国社会科学, (12), 109-126. |
[13] | 陈云松, 张翼. (2015). 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与社会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 (6), 78-95. |
[14] | 邓志强. (2013). 青年的阶层固化: “二代们”的社会流动. 中国青年研究, (6), 5-10. |
[15] | 刁鹏飞. (2012). 城乡居民的公平意识与阶层认同--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初步报告. 江苏社会科学, 263(4), 107-113. |
[16] | 杜艳华. (2009). 马克思恩格斯对英国现代化起源的科学论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9(2), 20-27. |
[17] | 范和生, 唐惠敏. (2015). 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的重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1), 66-73. |
[18] | 樊景立, 郑伯埙. (2000). 华人组织的家长式领导: 一项文化观点的分析. 本土心理学研究, 13(1), 127-180. |
[19] | 范力, 丁宁. (2010). 中国居民个人收入流动性--计量分析. 中国软科学, (6), 177-185. |
[20] | 方文. (2008). 转型心理学: 以群体资格为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 (4), 137-147. |
[21] | 费孝通. (1985). 从事社会学五十年.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2] | 高文珺, 杨宜音, 赵志裕, 王俊秀, 王兵. (2013). 几种重要需求的满足状况: 基于网络调查数据的社会心态分析. 民主与科学, (4), 73-76. |
[23] | 何燕, 周靖祥. (2013). 城市化与城镇化之辩: 构建区域联动发展研究新框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4), 1-12. |
[24] | 侯佳伟, 顾宝昌, 张银锋. (2018). 子女偏好与出生性别比的动态关系: 1979-2017. 中国社会科学, (10), 86-101. |
[25] | 侯佳伟, 黄四林, 辛自强, 孙铃, 张红川, 窦东徽. (2014). 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 1980-2011. 中国社会科学, (4), 78-97. |
[26] | 侯晋雄. (2006). 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4(4), 24-27. |
[27] | 胡鸣铎, 牟永福. (2008). 从马克思, 韦伯到哈贝马斯: 关于现代性异化的批判与反思.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1(6), 65-69. |
[28] | 黄四林, 辛自强, 侯佳伟. (2014). 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及其趋势--基于北京某重点大学2007- 2012年的调查. 中国青年研究, (3), 46-52. |
[29] | 黄盈盈, 潘绥铭. (2016). 中国人的性技巧之变--21世纪全国18-61岁总人口四次随机抽样调查的实证分析. 中国性科学, 25(11), 150-154. |
[30] | 黄梓航, 敬一鸣, 喻丰, 古若雷, 周欣悦, 张建新, 蔡华俭. (2018). 个人主义上升, 集体主义式微? --全球文化变迁与民众心理变化. 心理科学进展, 26(11), 2068-2080. |
[31] | 姬广绪, 周大鸣. (2017). 从“社会”到“群”: 互联网时代人际交往方式变迁研究. 思想战线, 43(2), 53-60. |
[32] | 计迎春, 郑真真. (2018). 社会性别和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低生育率. 中国社会科学, (8), 143-161. |
[33] | 江立华. (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人口流动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社会发展研究, (2), 22-40. |
[34] | 金一虹. (2010). 流动的父权: 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 (4), 151-165. |
[35] | 景怀斌. (1989). 从依赖集体主义到关系自私主义--十年来中国社会心态变异探析. 社会科学家, (5), 65-68. |
[36] | 景怀斌, 丁太平, 傅承哲. (2019). 中国民众现代理念20年变迁及其世代与年龄效应. 青年探索, (3), 38-53. |
[37] | 李汉林, 魏钦恭. (2014). 嵌入过程中的主体与结构.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
[38] | 李路路. (2003). 再生产的延续: 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39] | 李路路. (2008). 社会分层结构的变革: 从“决定性”到“交易性”. 社会, 28(3), 24-30. |
[40] | 李路路, 王鹏. (2018). 转型中国的社会态度变迁(2005- 2015). 中国社会科学, (3), 83-101. |
[41] | 李路路, 朱斌. (2015). 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 (5), 40-58. |
[42] | 李培林. (1992).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社会结构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 (5), 3-17. |
[43] | 李培林, 崔岩. (2020). 我国2008-2019年间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其经济社会影响. 江苏社会科学, (4), 51-60. |
[44] | 李强. (2003).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1), 125-136. |
[45] | 李强. (200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北京社会科学, (5), 47-60. |
[46] | 李强, 陈宇琳, 刘精明. (2012).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7), 82-100. |
[47] | 李晓梅. (2012). 中国城镇化模式研究综述. 西北人口, 33(2), 45-48. |
[48] | 栗志强. (2006). 都市村庄流动人口社区认同状况及成因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7(2), 9-11. |
[49] | 梁波, 王海英. (2010). 城市融入: 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人口与发展, 16(4), 73-85. |
[50] | 梁玉成. (2018). 走出“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的误区. 新视野, (4), 49-54. |
[51] | 林聚任. (2008). 论多元现代性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文史哲, (6), 155-160. |
[52] | 林聚任, 张月阳, 向维. (2015). 近十年来居民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心态变化趋势与问题--基于CGSS有关数据的分析.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31(3), 6-19. |
[53] | 林伟龙. (2018).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社会心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 |
[54] | 刘爱玉. (2020). 转型中国的大样本调查及核心议题.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1), 1-16. |
[55] | 刘爱玉, 杨善华. (2000).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59-70. |
[56] | 刘东超. (2004). 当代中国文化变迁和社会心态演变. 学术探索, (3), 102-105. |
[57] | 刘军强, 熊谋林, 苏阳. (2012). 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追踪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12), 82-102. |
[58] | 刘力. (2006). 社会形态与社会心态. 社会心理研究, (1), 12-17. |
[59] | 刘平. (2007). 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1), 104-117. |
[60] | 刘小枫. (2018). 现代性与现代中国.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61] | 陆学艺. (2003).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 江苏社会科学, (4), 1-9. |
[62] | 陆学艺. (2010).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1-12. |
[63] | 龙书芹. (2010). 转型期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及其阶层差异性―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6), 32-37. |
[64] | 龙书芹, 风笑天. (2015). 社会结构, 参照群体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公平感. 青年研究, (1), 39-46. |
[65] | 卢海阳, 郑逸芳, 黄靖洋. (2016). 公共政策满意度与中央政府信任--基于中国16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中国行政管理, (8), 92-99. |
[66] | 罗楚亮, 刘晓霞. (2018). 教育扩张与教育的代际流动性. 中国社会科学, (2), 121-140. |
[67] | 罗峰, 文军. (2014). 转型期中国的底层群体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2), 101-107. |
[68] | 马春华, 石金群, 李银河, 王震宇, 唐灿. (2011).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 社会学研究, 25(2), 182-216. |
[69] | 马德普. (2005). 渐进性, 自主性与强政府--分析中国改革模式的政治视角.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5), 19-23. |
[70] | 马广海. (2008). 论社会心态: 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 社会科学, (10), 66-73. |
[71] | 潘绥铭, 侯荣庭. (2013). 弥散与炫彩: 后革命的性化时代. 社会学评论, 1(5), 12-21. |
[72] | 潘泽泉. (2011). 被压抑的现代性: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1), 57-63. |
[73] | 彭希哲, 胡湛. (2015).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 中国社会科学, (12), 113-132. |
[74] | 沈毅. (2012). 体制转型背景下的本土组织领导模式变迁--以某国有改制企业的组织 “关系” 实践为例. 管理世界, (12), 132-154. |
[75] | 沈奕斐. (2010). 个体化与家庭结构关系的重构- -以上海为例(博士学位论文). 复旦大学, 上海. |
[76] | 沈原. (2006).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社会学研究, (2), 13-36. |
[77] | 史亚丽, 柳礼泉. (2015). 近年来国内社会心态研究述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6(9), 211-215. |
[78] | 苏理云, 柳洋, 彭相武. (2015). 中国各省离婚率的空间聚集及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人口研究, 39(6), 74-84. |
[79] | 孙德梅, 王正沛, 康伟. (2014). 转型期我国公民社会心态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CGSS2008调查数据的分析. 科学决策, (1), 1-14. |
[80] | 孙立平. (2001). "道德滑坡"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5), 65-69. |
[81] | 孙立平. (2003).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82] | 孙立平. (2005).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83] | 孙立平. (2007). 转型社会学: 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问题. 见高翔 (编).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6-2007) (pp. 403-421).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84] | 孙立平. (2009).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 南京社会科学, (5), 93-97. |
[85] | 孙秀丽, 王辉, 赵曙明. (2020).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国领导学研究路径评述. 管理学报, 17(8), 1254-1264. |
[86] | 唐兵. (2010). 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 |
[87] | 唐灿, 陈午晴. (2012). 中国城市家庭的亲属关系--基于五城市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调查. 江苏社会科学, (2), 92-103. |
[88] | 唐世平. (2019). 国际秩序变迁与中国的选项. 中国社会科学, (3), 187-203. |
[89] | 田丽, 贾哲敏. (2011). 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关系探析. 图书情报工作, 55(6), 6-10. |
[90] | 田雪原. (2013). 城镇化还是城市化. 人口学刊, 35(6), 5-10. |
[91] | 童正容, 翟玮玮. (2008).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 经济与社会发展, 6(6), 85-88. |
[92] | 王春光. (2001).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社会学研究, (3), 63-76. |
[93] | 王华, 彭华. (2009). 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迁移意愿模型--对广州的实证研究. 地理科学, 29(1), 50-55. |
[94] | 王俊秀. (2013). 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 社会科学战线, (2), 167-173. |
[95] | 王俊秀. (2014). 社会心态: 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 社会学研究, 29(1), 104-124. |
[96] | 王俊秀. (2020). 中国社会心态十年.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97] | 王俊秀, 刘晓柳. (2019). 现状, 变化和相互关系: 安全感, 获得感与幸福感及其提升路径. 江苏社会科学, (1), 47-55. |
[98] | 王天夫, 王飞, 唐有财, 王阳阳, 裴晓梅. (2015). 土地集体化与农村传统大家庭的结构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 (2), 41-60. |
[99] | 王渝陵. (2004). 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中国人口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2), 51-53. |
[100] | 王跃生. (2006).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1), 96-108. |
[101] | 王跃生. (2011).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维系, 变动和趋向. 江淮论坛, (2), 122-129. |
[102] | 王跃生. (2013). 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中国社会科学, (12), 60-77. |
[103] | 文军, 王谦. (2017). 从发展社会学到转型社会学: 发展研究学科范式的新探索. 江海学刊, (1), 96-104. |
[104] | 吴奇, 邵长斌. (2015). 中国城市化水平研究综述与评价.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 42-49. |
[105] | 吴莹, 杨宜音, 卫小将, 陈恩. (2016). 谁来决定“生儿子”? --社会转型中制度与文化对女性生育决策的影响. 社会学研究, 31(3), 170-192. |
[106] | 吴愈晓. (2013). 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 中国社会科学, (3), 4-21. |
[107] | 夏学銮. (2011). 值得关注的八种不良的社会心态. 党政干部参考, (5), 29-29. |
[108] | 谢伏瞻. (2019). 新中国70年经济与经济学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 (10), 5-22. |
[109] | 谢天, 俞国良. (2016). 社会转型: 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特征嬗变及其走向. 河北学刊, 36(3), 166-171. |
[110] | 谢宇. (2018). 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 社会学研究, 33(2), 1-13. |
[111] | 徐安琪. (2012). 家庭价值观变迁: 去传统化? 去集体主义化?. 中国研究, (2), 171-199. |
[112] | 徐安琪, 叶文振. (2002). 中国离婚率的地区差异分析. 人口研究, 26(4), 28-35. |
[113] | 许琪. (2016). 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变迁趋势, 来源和异质性--以“男主外, 女主内”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两个指标为例. 妇女研究论丛, (3), 33-43. |
[114] | 颜廷平. (2011). 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理论与当代, (1), 12-15. |
[115] | 阎云翔. (2016).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16] | 杨斌, 丁大巍. (2012). “兄长式”而非“家长制”: 基于文化视角的当代中国企业领导模式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7(2), 151-157. |
[117] | 杨东, 吴晓蓉. (2002). 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 心理科学进展, 10(1), 71-77. |
[118] | 杨国枢, 黄光国, 杨中芳. (2005). 华人本土心理学. 台北: 远流出版公司. |
[119] | 杨慧芳, 郭永玉, 钟年. (2007). 文化与人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心理学探新, 27(1), 3-7. |
[120] | 杨江华, 程诚, 边燕杰. (2014). 教育获得及其对职业生涯的影响(1956-2009). 青年研究, (5), 1-11. |
[121] | 杨菊华. (2015). 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2), 61-79. |
[122] | 杨菊华, 何炤华. (2014). 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 人口研究, 38(2), 36-51. |
[123] | 杨菊华, 李红娟, 朱格. (2014). 近20年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 妇女研究论丛, (6), 28-36. |
[124] | 杨朦晰, 陈万思, 周卿钰, 杨百寅. (2019). 中国情境下领导力研究知识图谱与演进: 1949-2018年题名文献计量. 南开管理评论, 22(4), 80-94. |
[125] | 杨文伟. (2014). 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 (博士学位论文).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
[126] | 杨宜音. (2006). 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 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 社会学研究, (4), 117-131. |
[127] | 游五岳, 姚洋. (2020). 女性的政治地位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基于1950-2000年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4), 66-89. |
[128] | 俞国良, 王浩. (2017). 社会转型: 社会心理变迁影响社会舆论引导.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4(4), 97-103. |
[129] | 俞国良. (2016). 社会转型: 国民幸福感的震荡与变迁. 黑龙江社会科学, (2), 80-89. |
[130] | 俞国良. (2017). 社会转型: 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 心理与行为研究, 15(4), 433-439. |
[131] | 郁乐. (2014). 社会转型中的规范缺位与评价错位--关于“道德滑坡论”的理性反思. 伦理学研究, (2), 18-22. |
[132] | 俞宪忠. (2004). 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一个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发展框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4(5), 86-90. |
[133] | 翟学伟. (1993). 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 社会学研究, (4), 74-83. |
[134] | 翟学伟. (2018). 社会学本土化是个伪问题吗. 探索与争鸣, (9), 49-57. |
[135] | 张帆, 钟年. (2017). 中国人的信任与生命史策略.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13, 44-61. |
[136] | 张国胜. (2007). 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 42-46. |
[137] | 张荣天, 焦华富. (2016).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与展望. 世界地理研究, 25(1), 59-66. |
[138] | 张晓军, 韩巍, 席酉民, 葛京, 刘鹏, 李磊. (2017). 本土领导研究及其路径探讨.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36-48. |
[139] | 张翼. (2011).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全国性CGSS调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 65-74. |
[140] | 张振刚, 徐洋洋, 余传鹏. (2013). 家长式领导研究述评与展望.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3), 22-30. |
[141] | 赵吉林. (2009). 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 |
[142] | 赵泽洪, 朱亚兰. (2013). 组织扁平化趋势中员工关系管理的变化与重构--基于自我领导理论的视角. 江淮论坛, (4), 71-75. |
[143] | 郑伯埙, 黄敏萍. (2019). 组织行为研究在台湾五十年:路线、转折及反思. 中华心理学刊, 61(4), 341-359. |
[144] | 郑伯埙, 周丽芳, 樊景立. (2000). 家长式领导量表: 三元模式的建构与测量. 本土心理学研究, 14(3), 1-54. |
[145] | 郑杭生. (2008). 改革开放30年: 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 社会科学研究, (4), 1-9. |
[146] | 郑杭生. (2009). 改革开放三十年: 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 (2), 10-19. |
[147] | 钟杨, 王奎明. (2015). 关于民众对中央政府信任度的多维度分析. 政治学研究, (6), 87-97. |
[148] | 周福林. (2014). 我国家庭结构变迁的社会影响与政策建议. 中州学刊, (9), 83-86. |
[149] | 周晓虹. (1994). 本土化和全球化: 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 社会学研究, (6), 13-21. |
[150] | 周晓虹. (1998).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 社会学研究, (5), 58-71. |
[151] | 周晓虹. (2000). 文化反哺: 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 社会学研究, (3), 51-66. |
[152] | 周晓虹. (2009). 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 河北学刊, 29(5), 1-6. |
[153] | 周晓虹. (2010). 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 社会学研究, 25(2), 1-29. |
[154] | 周晓虹. (2011). 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 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 天津社会科学, (6), 12-19. |
[155] | 周晓虹. (2014a).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南京社会科学, (1), 1-10. |
[156] | 周晓虹. (2014b). 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 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 社会学研究, 29(4), 1-23. |
[157] | 周晓虹. (2014c). 焦虑: 迅疾变迁背景下的时代症候.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6), 54-57. |
[158] | 周晓虹. (2015). 文化反哺: 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59] | 周晓虹. (2017). 中国体验: 全球化, 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60] | 周晓虹. (2020). 社会学本土化: 狭义或广义, 伪问题或真现实--兼与谢宇和翟学伟两位教授商榷. 社会学研究, 35(1), 16-36. |
[161] | 周怡. (2009). 布劳-邓肯模型之后: 改造抑或挑战. 社会学研究, 24(6), 206-225. |
[162] | 周怡. (2019). 传统与现代的交叠- -分层话语体系下的中国社会形态及其变迁(1978-2018). 社会科学, (8), 57-66. |
[163] | 周占杰, 方奕. (2016). 中国农村婚姻形态的流变. 青年学报, 18(1), 60-66. |
[164] | 朱伟民. (2009). 组织扁平化与管理变革. 江苏商论, (2), 108-109. |
[165] | Bian, Y.(2002).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8(1), 91-116. doi: 10.1146/soc.2002.28.issue-1URL |
[166] | Bian, Y.(2013). The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of guanxi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Saskatoon: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
[167] | Bian, Y.(2017). The comparative significance of guanxi.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13(2), 261-267. doi: 10.1017/mor.2017.20URL |
[168] | Bian, Y.(2018). The prevalence and the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of guanxi. The China Quarterly, 235(3), 597-621. doi: 10.1017/S0305741018000541URL |
[169] | Bian, Y., & Zhang, L.(2014). Corporate social capital in Chinese guanxi culture. In D. J. Brass, G. Labianca, A. Mehra, D. Halgin, & S. P. Borgatti (Eds.),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Vol. 1, pp. 421-443). Bingley, UK: Emerald Books. |
[170] | Brockmann, H., Delhey, J., Welzel, C., & Yuan, H.(2009). The China puzzle: Falling happiness in a rising economy.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0(4), 387-405. doi: 10.1007/s10902-008-9095-4URL |
[171] | Chang, K. C.(2011). A path to understanding guanxi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Variations on network behavior. Sociological Theory, 29(4), 315-339. doi: 10.1111/j.1467-9558.2011.01401.xURL |
[172] | Chen, C. C., Chen, X. P., & Huang, S.(2013). Chinese guanxi: An integrative review and new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9(1), 167-207. doi: 10.1111/more.12010URL |
[173] | Cheung, G. W., & Rensvold, R. B.(2000). Assessing extreme and acquiescence response set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s modeling.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31(2), 187-212. doi: 10.1177/0022022100031002003URL |
[174] | Chirkov, V.(2020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sociocultural model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3(2), 143-162. doi: 10.1111/ajsp.v23.2URL |
[175] | Chirkov, V.(2020b). The sociocultural movement in psychology, the role of theories in sociocultural inquiries, and the theory of sociocultural model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3(2), 119-134. doi: 10.1111/ajsp.v23.2URL |
[176] | Davis, D. S.(2014). Privatization of marriage in post- socialist China. Modern China, 40(6), 551-577. doi: 10.1177/0097700414536528URL |
[177] | Eisenstadt, S. N.(2000). Multiple modernities. Daedalus, 129(1), 1-29. |
[178] | Fourie, E.(2012). A future for the theory of multiple modernities: Insights from the new modernization theory.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51(1), 52-69. doi: 10.1177/0539018411425850URL |
[179] | Gergen, K. J.(2012).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A historical analysis. In A. W. Kruglanski & W. Stroebe (Eds.),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social psychology (pp.137-58).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
[180] | Giddens, A.(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81] | Greenfield, P. M.(2009). Linking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al change: Shifting pathways of human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5(2), 401-418. doi: 10.1037/a0014726pmid: 19271827 |
[182] | Greenwood, J. D.(2014). The social in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8(7), 303- 313. doi: 10.1111/spc3.v8.7URL |
[183] | Grossmann, I., & Varnum, M. E.(2015). Social structure, infectious diseases, disasters, secula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in America.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3), 311- 324. doi: 10.1177/0956797614563765pmid: 25656275 |
[184] | 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Kiesler, S., Mukopadhyay, T., & Scherlis, W.(1998).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9), 1017-1031. pmid: 9841579 |
[185] | Lee, R. L.(2013). Modernity, modernities and modernization: Tradition reappraised.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52(3), 409-424. doi: 10.1177/0539018413482779URL |
[186] | Lin, K., Button, D. M., Su, M., & Chen, S.(2016).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ing factors. Sexualit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13(2), 158-172. doi: 10.1007/s13178-016-0223-3URL |
[187] | Luo, Y., Huang, Y., & Wang, S. L.(2011). Guanxi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8(1), 139-172. doi: 10.1111/j.1740-8784.2011.00273.xURL |
[188] | Oishi, S., Kesebir, S., & Snyder, B. H.(2009). Sociology: A lost conne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3(4), 334-353. doi: 10.1177/1088868309347835URL |
[189] | Serpa, S., & Ferreira, C. M.(2019). Micro, meso and macro levels of soci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Studies, 7(3), 120-124. doi: 10.11114/ijsss.v7i3.4223URL |
[190] | Tu, W.(2000). Implications of the rise of "Confucian" East Asia. Daedalus, 129(1), 195-218. |
[191] | Wang, X., & Nehring, D.(2014). Individualization as an ambition: Mapping the dating landscape in Beijing. Modern China, 40(6), 578-604. doi: 10.1177/0097700413517618URL |
[192] | Yeung, W. J. J., & Hu, S.(2016). Paradox in marriage values and behavior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3), 447-476. doi: 10.1177/2057150X16659019URL |
[193] | Zhang, J., & Pimpa, N.(2010). Embracing guanxi: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 23-31. |
相关文章 10
[1] | 蔡华俭, 黄梓航, 林莉, 张明杨, 王潇欧, 朱慧珺, 谢怡萍, 杨盈, 杨紫嫣, 敬一鸣. 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0): 1599-1688. |
[2] | 黄梓航, 敬一鸣, 喻丰, 古若雷, 周欣悦, 张建新, 蔡华俭. 个人主义上升, 集体主义式微?——全球文化变迁与民众心理变化[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 26(11): 2068-2080. |
[3] | 李永帅, 黄桢炜, 谭旭运, 刘 力. 互联网数据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变迁[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6): 1045-1057. |
[4] | 陈维扬;谢天. 常人眼中的社会变迁:普通人如何感知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2): 370-380. |
[5] | 徐江;任孝鹏;苏红;.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影响因素:生态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8): 1309-1318. |
[6] | 苏红;任孝鹏. 名字的心理效应:来自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5): 879-887. |
[7] | 姜永志;白晓丽. 文化变迁中的价值观发展:概念、结构与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5): 888-896. |
[8] | 闫志民;李丹;赵宇晗;余林;杨逊;朱水容;王平. 日益孤独的中国老年人: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7): 1084-1091. |
[9] | 丰怡;蔡华俭;施媛媛. 文化产品研究——文化心理学的独特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2): 326-335. |
[10] | 周明洁;张建新.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水平 与中国人群体人格变化模式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2): 203-210. |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journal.psych.ac.cn/xlkxjz/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5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