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张智勇
职 称:
副教授
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 组织管理心理学
联系电话:
(010)6275-8271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100080
电子邮件:
zzhang@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
教育背景:
● 1981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先后获北大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 1989 年参加 “高级人事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班”( UNDP 资助项目、中国高级人事管理官员培训中心举办);
● 1997 年 1 - 5 月 美国密执安大学做访问学者;
● 1999 年 9 月- 2000 年 8 月 日本法政大学经营学部(人力资源管理)交换研究员;
● 2004 年 6 - 9 月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皇后大学心理学系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 1988~ 北京组织人事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 1992~ 北京海淀先锋电子公司市场部 工程师;
● 1995~ 北京大学 心理学系 讲师(1995)、副教授(2000)
社会培训、咨询服务
曾经为建行山东分行、建行四川分行、建行云南分行、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商业银行、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潍坊商业银行;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航空结算中心、北京卓飞科技有限公司、百信鞋业有限公司、北京康得机电发展总公司;北京电信、吉林网通、延吉移动;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中国节能投资总公司、中国南车集团、燕山石化、中国航天一院;法雷奥(温岭)、广西电力、贵州电力;北京双高人才、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清华大学职业经理培训中心、武汉大学EMBA项目、西安交通大学EMBA项目等提供培训、技术支持或咨询服务。
先后为人民日报社、外交部、农业部、财政部、中国国家专利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奥组委、国家爱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统战部、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组织部干部培训中心、中宣部、中联部、中纪委;深圳市委组织部、广东国税、内蒙赤峰地税局、广州花都党校、广州天河区委区政府、深圳宝安区委组织部、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武汉市公安局、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等单位做过领导心理或领导能力培训。
科研课题
1996.6
中国人人格结构研究
国家教委人文社科 95 规划青年基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
1996.6
高级管理人员风险与成就动机及训练方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参与
2000.3
中国人对日本人及德国刻板印象的比较研究
日本住友基金会
项目负责人
社会兼职和奖励
北京社会心理学会 理事 副秘书长
●1998 北京大学 教学优秀奖
●1998 北京大学 桐山奖教金
●2001 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研究集中在社会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的心理机制;招聘与选拔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心理机制研究;薪酬激励与考核方案。
主要研究兴趣:
管理心理学 领导技能开发 社会心理学 人格结构
英文论著
Spina,R. R., Ji, L.J., Guo, T., Zhang, Z., Li, Y., & Fabrigar, L.(2010).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Expecting a Correspondence in Magnitude Between Cause and Effec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583-597
Spina, R., Ji, L., Ross, M., Li, Y., & Zhang, Z.. (2010). Why best cannot las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redicting 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3), 153-162.
Guan, Y., Bond, M., Huang, Z., Zhang, Z., Deng, H., Hu, T., & Gao, H.. (2009). Role of personal endorsement of outgroup members' distinctive values and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in attitude towards the outgroup.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1), 54-62
Ji, L.J. Guo,T.Y. Zhang, Z, & Messervey, D.(2009). Looking Into the Pas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as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96(4):761–769
Ji, L., Zhang, Z., & Guo, T.. (2008). To buy or to sell: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tock market decisions based on price trends.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1(4), 399-413.
Ji, L.J., Zhang, Z., & Nisbett, R.E. Is it Culture, or is it language? Examination of language effect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categor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87(1), 2004, 57-65
Ji, L.J., Zhang, Z., Usborne, E., & Guan, Y. Optimism across cultures: In response to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outbreak.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7(1), 2004, 25-34
Kashima, Yoshihisa; Kashima, Emiko S; Gelfand, Michele; Goto, Sharon; Takata, Toshitake; Takemura, Kazuhisa; Zhang, Zhiyong. War and peace in East Asia: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nd national stereotypes. Peace &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Psychology. Vol 9(3) 2003, 259-276
Zhiyong Zhang & Shanhong Luo.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ollege students on SCL-90.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1998. Vol. 12. No. 2. 77-78
中文论著
海小娣,马俊,苑春永,张智勇.(2009). 职业成熟度、工作价值观与工作适应状况之间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Vol. 17(5):605-608
张智勇. 招聘和应聘中的心理学. 寇彧(主编). 名家谈心——12位心理学家为你讲述生活中的心理学. 科学出版社. 2007年4月,175-193
张智勇,刘江娜. 基于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 应用心理学,2006,12(3): 214-218
张智勇,荣煜. 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5): 1-6
张智勇,袁慧娟. 社会支配取向量表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2): 17-21
荣煜,张智勇(等). 大学生梦境主题的质的研究.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 11-15
袁慧娟,张智勇. 招聘情景下内隐化相貌偏见的表达.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1(2): 303-308
管延军,张智勇. 大学生网络行为因素分析及相关研究. 中国社会心理学年会(太原),2005年8月
林鸣,张智勇. 招聘程序公平感研究. 中国社会心理学年会(太原),2005年8月
刘江娜,张智勇. 媒体招聘广告中的性别偏见研究. 中国社会心理学年会(太原),2005年8月
王春燕,张智勇. 招聘:外貌不应偏见.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5): 47-49
张智勇,郭铁元. 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研究. 收录在北京社科联04年论文集
Wang, C. & Zhang, Z.. On the facial attractiveness bias in recruitment. Annual Conference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China(Jinan). Oct, 2003
张智勇主编. 应用心理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
张智勇等(译). 市场营销教程(上下册). 华夏出版社. 2001年1月
张智勇,王垒,漆鸣. 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研究:大学生自我评定的因素分析。心理学报,1998, 30(1): 85-92
张智勇,王登峰. 论人格特质"大七"因素模型。心理科学,1997, 20(1):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