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张亚旭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4-12


姓  名:
    张亚旭
职  称:
    副教授 博导
研究领域:
    认知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心理语言学 句子加工 双语认知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100080
电子邮件:
    yxzhang (at) pku_edu_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

张亚旭 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1998),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语言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编委。1998年8月~1999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2000年1月~2001年12月: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后;2002年2月~2002年8月:北京大学心理系讲师;2003年9月~2004年4月: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2002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曾讲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心理学》课程(1997~2001年),近期讲授《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专题》和《注意、记忆与语言中的抑制过程》等课程。曾获北京大学2006-2007年度教学优秀奖和北京大学2010年度正大奖教金。近期主要采用ERP和眼动记录技术,研究汉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Brain and Language, Brain Research,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Neuropsychologia和NeuroReport等期刊。是以下期刊的审稿人:Cogni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Human Brain Mapping,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Neuropsychologia, Brain and Language, BMC Neuroscienc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PLoS ONE,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Dyslexia,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中国科学》、《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等。

1)汉语句子加工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和眼动记录等技术,研究汉语句法与语义在认知神经机制上是否可以分离,以及语言理解过程中二者如何相互作用。

2)双语认知与第二语言句子加工

 

主持的基金项目:

2014-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语者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加工的认知/神经时间动态性》(#31371021)。
2011-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句子加工过程中词类句法优先性的ERP与眼动研究》(#31070898)。
2004-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句子加工过程及其脑基础》(#30300112)。
2011-2012  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Korean Studies Grant 2011 (Competitive Research Grant)《The Nature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s in Korean Monolinguals and Korean-Chinese Bilinguals》(AKS-2011-R-36)。
2011-201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老年性痴呆患者语义记忆损伤模式及其性质》(#7112069)。
2006-200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帕金森氏病中汉语句子加工损伤模式及其性质》(#7062035)。
2000-20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老年性痴呆与语义记忆损伤》(第27批)。
2007  北京大学心理系-密歇根大学心理系合作项目《Syntactic Ambiguity Resolution in Chinese》。

参加的基金项目:

2005-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感知学习和语言认知的智能计算模型》(#60435010)。
2001-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言语产生过程及其脑基础》(#30070260)。
2001-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词汇、句法和语义——基于认知实验的汉语加工过程研究》(#60083005)。
1997-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句子加工中词汇和句法歧义解决》(#39670254)。
1998-200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脑损伤病人的语义障碍与康复》(#7982021)。

英文论著

Arduino, L.S., Veronelli, L., Cai, L., Xue, S., Corbo, M., & Zhang, Y.* (2016). Pseudoneglect in sentence bisec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Italian and Chinese.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28, 575-584. (* Corresponding Author). DOI: 10.1080/20445911.2016.1170689

Yu, J., Zhang, Y.*, Boland, J.E., & Cai, L. (2015). The interplay between referential processing and local syntactic/semantic processing: ERPs to written Chinese discourse. Brain Research, 1597, 139-158. (* Corresponding Author). DOI: 10.1016/j.brainres.2014.12.013

Zhang, Y.*, Li, P., Piao, Q., Liu, Y., Huang, Y., & Shu, H. (2013). Syntax does not necessarily precede semantics in sentence processing: ERP evidence from Chinese. Brain and Language, 126, 8-19. (* Corresponding Author). DOI: 10.1016/j.bandl.2013.04.001

Zhang, Y.*, Zhang, J., & Min, B. (2012). Neural dynamics of animacy processing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ERP Evidence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fier-noun combinations. Brain and Language, 120, 321-331. (* Corresponding Author). DOI: 10.1016/j.bandl.2011.10.007

Zhang, Y., Yu, J., & Boland, J. E. (2010). Semantics does not need a processing license from syntax in reading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6, 765-781. DOI: 10.1037/a0019254

Zhou, X., Jiang, X., Ye, Z., Zhang, Y., Lou, K., & Zhan, W. (2010). Semantic integration process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yntactic hierarchy during sentence comprehension: An ERP study. Neuropsychologia, 48, 1551-1562. DOI: 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10.02.001

Yi, K., Park, K., Abe, J., Liu, Y., & Zhang, Y. (2010). 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n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Hanja words: Naming and lexical decision. The Korean Journal of Cognitive and Biological Psychology, 22, 277-291 (in Korean).

Hsieh, Y., Boland, J. E., Zhang, Y., & Yan, M. (2009). Limited syntactic parallelism in Chinese ambiguity resolution.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24, 1227-1264.

Zhang, Y.*, & Zhang, J. (2008). Brain responses to agreement violations of Chinese grammatical aspect. NeuroReport, 19, 1039-1043 (* Corresponding Author).

Yu, J., & Zhang, Y.* (2008). When Chinese semantics meets failed syntax. NeuroReport, 19, 745-749 (*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Y., Jiang, X., & Yu, J. (2007). Filler-gap dependency, reading span and attentional set in Chinese sentence comprehension.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7 (Special Issue.), 181-182 (Abstract).

Zhang, Y., Wu, N., & Yip, M. (2006). Lexical ambiguity resolution in Chinese sentence reading. In P. Li, L H. Tan, E. Bates, & O.J.L. Tzeng (Eds.), Handbook of East Asian Psycholinguistics (Vol. 1: Chinese, pp. 268-278).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hang, Y., Zhou, X., Min, B., Jia, J., & Li, J. (2004). Phonological encoding in Chinese speech production: Evidences from speech errors of aphasic patients and oral response inhibition paradig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Suppl.), 99 (Abstract).

Li, J., Zhang, Y., & Gao, J. (2004). Cue detection and inhibitory control in prospective memory: Evidence from semantic negative prim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Suppl.), 64 (Abstract).

Liu, Y., Zhang, Y., Shu, H., Sun, M., & Hong, A. (2004). The parsing of disyllabic words with syntactic category ambiguities in Chinese sentence reading: Evidence from moving window reading and eye trac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Suppl.), 504 (Abstract).

Zhang, Y., Zhou, X., Shu, H., & Cao, F. (2003). Lexical and sublexical contribution to phonological activation in reading Chinese: Interaction with children’s reading ability.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5 (Supplement), 6-13.

Li, P., Shu, H., Yip, M., Zhang, Y., & Tang, Y. (2002). Lexical ambiguity in sentence processing: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 M. Nakayama (ed.) Crosslinguistic Sentence Processing (pp. 111-129). Stanford, C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Publications.

Zhang, Y., Shu, H., Li, P., Liu, Y., & Zhou, X. (2001). Inhibitory processes, homophone meanings recognition, and spoken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in Chinese. In L. Chen & Y. Zhuo (Ed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cience (pp. 221-226).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ese Press.

中文论著

蔡林, 张亚旭. (2014). 句子理解过程中句法与语义加工的EEG时频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2, 1112-1121.

周爱红, 魏翠柏, 张亚旭, 唐毅, 宋海庆, 闵宝权, 黄丽, 杨延辉, & 贾建平. (2012). 语义性痴呆患者的临床, 影像及神经心理学特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45, 84-89.

张亚旭, 朴秋虹, 喻婧, 杨燕萍. (2011). 句子理解过程中词类加工的功能性质. 心理科学进展, 19, 1741-1748.

闵宝权, 周爱红, 张亚旭. (2011).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中的范畴特异性语义记忆损伤. 心理科学进展, 19, 1453-1459.

周爱红, 闵宝权, 张亚旭, 魏翠柏, 宋海庆, 唐毅, 杨延辉, & 贾建平. (2011). 语义性痴呆患者语义记忆障碍特征研究.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 417-420.

张明, 张亚旭主编. (2010). 实验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舒华, 张亚旭. (2008). 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亚旭. (2007). 人类的交流. 载苏彦捷等译. 生理心理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p. 309-333).

张亚旭, 蒋晓鸣, 黄永静. (2007). 言语工作记忆、句子理解与句法依存关系加工. 心理科学进展, 15, 22-28.

杨洁, 张亚旭. (2007). 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 心理科学进展, 15, 288-294.

莫书亮, 苏彦捷, 张亚旭. (2007). 特定句法提示对3-4岁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 心理学报, 39, 104-110.

张亚旭. (2006). 记忆过程. 载陈烜之主编. 认知心理学. (简体字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pp. 146-199);(繁体字版)台湾:五南出版社 (pp. 163-222).

王勇慧, 周晓林, 王玉凤, 张亚旭. (2005). 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停止信号任务中的反应抑制. 心理学报, 37, 178-188.

张学民, 舒华, 周爱保, 张亚旭, 韩在柱. (2005). 高等院校“实验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高等理科教育, 693, 59~63.

张亚旭. (2003). 认知过程. 载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著, 王垒, 王甦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pp. 224-258).

张亚旭, 刘友谊, 舒华, 孙茂松. (2003). 汉语句子中双音节兼类词句法分析历程初探. 心理学报, 35, 433-440.

张亚旭, 王黎, 舒华. (2003). 汉语同音异形词意义识别中的抑制过程. 心理学报, 35, 291-299.

张亚旭, 周晓林, 闵保全, 贾建平. (2003). 范畴特异性损伤与人脑中一般知识的组织. 心理科学, 26, 698-700.

张亚旭, 周晓林, 舒华, 邢红兵. (2003). 汉字识别中声旁与整字语音激活的相对优势.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 126-133.

徐岩, 张亚旭, 周晓林. (2003). 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11, 35-43.

张亚旭, 舒华, 张厚粲, 周晓林. (2002). 话语参照语境条件下汉语歧义短语的加工. 心理学报, 34, 126-134.

杨炯炯, 周晓林, 张亚旭, 尹岭. (2002). 逆行性遗忘、额叶与远期记忆的组织. 心理学报, 34, 141-147.

杨炯炯, 尹岭, 张亚旭, 周晓林. (2002). 脑外伤病人记忆功能的康复特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0, 68-70.

张亚旭, 闵保全, 贾建平, 周晓林. (2002). 顶叶损伤、视觉忽视与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86-90.

张亚旭, 周晓林, 杨炯炯, 闵保全, 贾建平, 桂冰. (2002). 左侧额下回梗塞与汉语言语产生中的音位编码障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2, 41-42 (摘要).

杨炯炯, 张亚旭, 尹岭, 周晓林. (2002). 早期帕金森综合症病人的选择性空间记忆障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2, 61 (摘要).

张亚旭, 周晓林. (2001). 认知心理学.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张亚旭. (2001). 老年性痴呆与记忆损伤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 24, 240-241.

张学民, 舒华, 张亚旭. (2001). 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高等理科教育, 40, 33-38.

张亚旭, 周晓林, 贾建平, 周卫东, 杨炯炯. (2001). 血管性痴呆与计算损伤:一个个案研究.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17(增刊), 218 (摘要).

张亚旭, 周晓林, 尹岭, 杨炯炯. (2001). 阿尔茨海默病与语义记忆损伤:一个个案研究.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17(增刊), 225 (摘要).

张亚旭, 张厚粲, 舒华. (2000). 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 心理学报, 32, 13-19.

舒华, 唐映红, 张亚旭. (2000). 汉语双音节同音词词汇歧义消解过程的研究. 心理学报, 32, 247-252.

张亚旭, 舒华, 张厚粲. (2000). 句法歧义消解与句子理解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 23, 88-91.

张亚旭, 舒华. (2000). 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研究:理论、方法与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96-101.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臧寅垠
    姓  名: 臧寅垠 职  称: 研究员 博导 研究领域: 临床心理学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相关障碍 实施科学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哲学楼 100871 电子邮件: Yinyin.Zang@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臧寅垠研究员2008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 (原第一军医大学)心理学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易莉
    易莉姓  名: 易莉 职  称: 研究员 博导 研究领域: 异常儿童心理学 孤独症谱系障碍 认知发展 眼动研究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100080 电子邮件: yilipku@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易莉研究员于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方方
    姓  名: 方方 职  称: 教授 博导 研究领域: 视知觉 意识 注意 脑成像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100080 电子邮件: ffang@pku.edu.cn 个人主页: http://www.psy.pku.edu.cn/kxyj/kysys/238242.htm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钱铭怡
    姓  名: 钱铭怡 职  称: 教授 博导 研究领域: 变态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联系电话: 86-10-62751093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哲学楼 100871 电子邮件: qmy@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博士,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铭怡教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刘兴华
    姓  名: 刘兴华 职  称: 研究员 博导 研究领域: 临床心理学 正念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哲学楼225房间 电子邮件: xinghua_liu@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长聘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6年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王垒
    姓  名: 王垒 职  称: 教授 博导 研究领域: 管理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经济心理学 人格-社会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联系电话: +86-10-62757551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100080 电子邮件: leiwang@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王垒,北京大学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陆昌勤
    姓  名: 陆昌勤 职  称: 研究员 博导 研究领域: 管理心理学 职业健康心理学 职业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联系电话: (010) 62750065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邮编 100080 电子邮件: lucq@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王莉
    王莉姓  名: 王莉 职  称: 副教授 研究领域: 儿童社会性发展 联系电话: (010) 62761169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哲学楼 100871 电子邮件: liwang@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教育经历:学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1995 年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陈立翰
    陈立翰姓  名: 陈立翰 职  称: 副教授 研究领域: 跨感觉通道信息整合 认知神经科学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100080 电子邮件: CLH AT pku.edu.cn 个人主页: http://www.multisensorylab.com/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个人简历1999在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方敏
    方敏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电话:86-传真:86-Email:fm@pku.edu.cn接待学生日周四12:00——15:00教育背景1996-1999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93-1996经济学硕士四川大学经济系1989-1993经济学学士四川大学经济系工作经历1999.7至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2009.10-2010.10: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2003.3-200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